摘 要:《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拓展延伸”是課堂教學中教師由課內向課外、突破時間和空間限制的適當的知識延伸,是學生在教師的帶動下進行發散性、創造性思維的教學遷移環節。
關鍵詞:語文課堂;閱讀教學;拓展延伸
中圖分類號:G623.23
文獻標識碼:A
葉圣陶先生說過,“課文無非是個例子” “ 教是為了不需要教”。這就是說語文教學要以課文為舉,舉一反三,讓學生掌握課文知識的同時,聯系社會生活,從而獲得更多的知識和能力。下面我結合閱讀教學中的拓展與延伸的有效性問題的案例談談自己一些粗淺的認識。
案例一:《最后一課》的教學設計。
這篇小說的結尾給讀者留下了無窮的聯想,收到了言已盡而意無窮的效果。請同學們設想小弗郎士上了最后一課,在回家的途中再看到上學路上看到的景物(包括操練和布告牌)時的感受,以“回家的路上”為題,續寫《最后一課》。
寫作提示如下。
(1)續寫是對原文的延伸,要從原文出發,遵循原文的思路。“放學路上”與文章開頭“上學路上”所見所聞也許差別不大,但小弗郎士的情感態度思緒已經截然不同了。
(2)續寫有賴于聯想和想象。續接作文要求的 “真實”,所以它允許而且要求我們沿著一定的思路去虛構、去想象。但注意虛構的內容要合情合理。
(3)續寫離不開推測,按照原文的邏輯線索合理判斷情節發展,按照人物的性格預想其在特定的情境中做什么、怎么做。
賞析:拓展閱讀是以課文為中心,由課內學習拓展到課外閱讀,讓學生更好地獲取語文知識與語文能力。此案例巧妙地設計了小弗郎士的所見所聞所感,來真切地體會了阿爾薩斯和洛林兩地被普魯士占領后法蘭西人的愛國情懷。續寫對比鮮明、情真意切,引起讀者的共鳴。
案例二:《都市精靈》的教學設計。
師:剛才我和大家交流時一直在想一個問題,都市里鋼筋如叢林,房屋鱗次櫛比,卻沒有一只小小鳥的歸宿,學到這里,你的心情如何呢?請你說……
生1:難過。
生2:郁悶。
生3:傷心、悲憤。
師:是誰制造了這個結局?請與同桌交流,并把你最想對這些“罪魁禍首”說的話寫在卡片上。(生寫后交流)
生4:人類,請對待精靈如同對待朋友一般,生活會因為多了動物朋友而精彩。
生5:朋友,請停下您手中的槍,給精靈一條活路。
生6:如果人類沒有這種愛鳥、護鳥的意識,那么,將來的世界除了人還是人,那是我們最不愿看到的悲劇……
師:太好了,老師希望大家把卡片上的標語向身邊所有的人散步,讓精靈得到保護,讓環境得到保護,讓世界更美好!
賞析:語文教學的拓展與延伸其實并不局限于形式,而應根據學生的需要穿插于課堂之中。為了適應現代社會的需要,教師應該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材料。此案例巧妙架設,深挖文本,讓學生與文本對話,與心靈對話,使課內與課外快捷鏈接,促進學生知識的立體化與綜合化。
案例三:《小荷露角——創廣告》的教學設計。
欽州素有“大蠔之鄉”的美稱,請大家說說我們家鄉還有哪些特產。我們學習了擬廣告詞,知道廣告詞的特點、現在給各小組發一種“特產”,它就是你們需要推銷出去的產品,請各小組創作廣告詞,我們以產品能否推銷出去作為評價廣告詞優劣的標準。
賞析:將拓展作為培養學生思維的有效手段,以此實現語文走向生活、走近其他學科、走進更廣闊的天地的宏偉目標。語文課程應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初步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語文實踐能力。此案例很好地體現了教材作為例子的地位和作用,讓學生學以致用。
但是,在設計拓展延伸環節中也出現了一些令人堪憂的現象:有的拓展沒有必要,牽強附會,生搬硬套一些與文本關聯不大的材料,只圖熱鬧,對學生解讀文本起不到幫助的作用;有的拓展沒有主次,材料與文本間缺乏必要的過渡,粗淺地結束課文閱讀教學,花大量的時間拓展,喧賓奪主,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起不到促進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沈新康.語文閱讀教學拓展延伸技巧例談[J].文學教育(下),2009,(3):82-83.
[2]朱麗霞.論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拓展延伸[D].蘇州:蘇州大學,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