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教學改革在我國的民辦高校教學中不斷深入,而我國民辦高校的專業建設和課程設置以及教學內容等方面都急需教學改革。因此,我國高校教學改革的步伐需要加快,這樣才能為我國社會培養出更多復合型、實用型的高素質專業技術人才。本文主要針對當今我國民辦高校改革面臨的挑戰,對其改革策略進行具體的探討和分析。
關鍵詞:民辦高校;教學改革;挑戰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B
一、民辦高校教學改革面臨的挑戰
1.民辦高校實驗室建設投入過少
我國民辦高校在發展初級階段,主要專業普遍就是人文和社科以及經營類等具有很強實用性的專業,而這些專業在人們的印象中用不到實驗室,因此我國民辦高校的實驗室建設環節比較薄弱,而且教學缺乏一定的實踐性,民辦高校教師內部缺乏基本的科研氛圍,這導致民辦高校的實踐教學環節嚴重滯后。
2.學生理論學習能力不足
民辦高校的學生,由于學習習慣和學習基礎等原因,他們理論學習的能力較差,他們對教學實驗沒有引起重視。但是筆者通過調查發現,民辦高校學生具有很大的潛能,需要進行挖掘。
3.課程教學和實驗教學環節脫節
民辦高校對實驗課缺乏足夠的重視,課程教學和實驗教學出現脫節的情況。教師對實驗內容和技術缺乏了解,不能對實驗的內容進行很好的設計,導致實驗體系缺乏創新性,使學生不能對其產生興趣,缺乏積極性,教育與實踐脫節的情況就會越來越嚴重。
二、當今民辦高校教學改革的具體措施
1.實現教學管理信息化
當今社會屬于信息技術時代,在民辦高校內設立計算機網絡,將民辦高校的行政管理和信息管理以及教學服務等各個系統進行有效的連接,各個系統可實現信息的交換,并和國際互聯網進行有效的連接,使民辦高校教育資源和社會知識資源得到有效整合,在校園內部建立開放的知識平臺。
校園管理者可以通過校園網對校園內部各個方面的信息加以全面掌握;可以針對一些已出現的問題及時采取應對措施,使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和管理質量得到有效提高。
學校各個部門可以在網上進行交流和討論,以提高教學工作質量,這也是民辦高校教學質量得到提高的有效保障。
2.使教學手段不斷現代化
當今科學技術不斷發展,民辦教師不僅要轉變教學觀念,對自己的教學手段也要進行創新和改進。民辦高校要以實際基礎,以現代信息技術為核心,使教學手段不斷向現代化的方向轉變。
當代大學生接收信息的渠道很廣,現代教育要求學生自己去發現知識,而教師只是為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提供輔助,因此,這就需要教師關注學生的成長,提高教學的有效性,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可以豐富學生的學習課堂,更好地進行因材施教和個性化教學;教學內容方面利用多媒體教學軟件和設備,會使課堂變得生動和形象。
教師可以充分利用計算機技術,和學生一起進行實驗模擬,可以去模仿病房、模仿股票市場、模仿建筑工程……這樣一來,各個專業的教學效果都會得到有效提高,教師的教學方式不會再顯得機械和重復,也會解決民辦高校教學改革中所遇到的相關問題,使民辦高校在發展過程中不再受到制約,從而利用現代科學技術,使學生和教師一起參與到實踐活動當中。
教師可以擁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對教學方法加以改革和創新,促進教學研究工作的順利開展。
3.實現遠程教育
在當今這個信息時代,信息的傳播速度非常快,民辦高校并不能做到及時掌握最新知識動態。
遠程教育屬于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將各種形式的教學優勢進行充分吸收,及時掌握相關信息,可以提高民辦高校的教學質量。
本文對我國民辦高校教學改革的挑戰進行具體的論述,提出以下觀點:我國民辦高校缺乏實踐性。在當今這個信息時代,民辦高校進行教學改革需要借助現代科學技術的力量,為我國培育出更多的人才。
參考文獻:
[1]楊 蘭.合作性行動研究過程及關鍵行為——基于一項民辦高校教學改革試驗的反思[J].教育學術月刊,2012,(11):100-104.
[2]裴麗杰.民辦高校物流管理專業教學改革探究——物流人才培養對教學改革的導向分析[J].物流工程與管理,2010,(11):12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