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大學生就業質量評價是高校就業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近年來國內學者對高校畢業生就業質量評價的相關探討總體上體現出三種研究類型與特征,即就業質量評價原則研究、就業質量評價體系研究、就業質量評價方法研究。類型化的分析與探討方法,有助于推進高校畢業生質量評價的深入研究。
關鍵詞:就業質量評價;研究類型;評價體系;評價原則;評價方法
一、高校畢業生就業質量評價原則研究
目前,學界對高校畢業生就業質量評價的研究從不同角度確立了不同的評價原則。代表性的觀點主要有兩類:一類是從評價標準出發,主要包括一級指標、二級指標、指標權重、評價等級等。另一類是從評價等級確立的原則出發,將其分為優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四個等級,其中優秀為A,良好為B,合格為C,不合格為D,最后根據所有評價指標的評價結果確定最終的評價等級。整體上而言,就業質量評價原則的研究基本符合基本要求,但是不夠具體化、科學化,缺乏針對性。
二、高校畢業生就業質量評價體系研究
1.國內普通本科畢業生就業質量評價體系研究
縱覽相關文獻,國內本科院校關于大學生就業質量評價指標體系的設計大致可以分為宏觀和微觀視角。從宏觀方面看,指標體系的設計主要考慮指標的全面性、綜合性,更多注重畢業生的主觀感受。畢業生最需要考慮的三項指標選擇,從多到少依次是發展空間、薪酬水平、專業對口等。從微觀角度審視,更多的在于對就業質量的把握。多數研究者認為,就業質量應該包括多方面內容,比如就業率、專業對口率、職業穩定性、薪酬水平、享受福利待遇情況、畢業生滿意度、用人單位滿意度、工作創新程度、職業發展情況等因素。在形式上主要采用量化來體現,即通過選取多項能夠衡量畢業生就業狀況的具體指標,分別進行實際的考核測算,獲得各個單項的指標數據,進而用合理、科學、實際的綜合分析與計算方法,得出具有一定可比性、數學性、可量化的綜合結果。
2.國內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質量評價體系研究
我國的高等職業教育是國民教育體系中高等教育的一種類型和層次,它是按照職業分類,根據一定職業崗位實際業務活動范圍的要求,培養生產建設管理與社會服務第一線實用型人才,這種教育更強調對職業的針對性和職業技能培訓,所以,根據高職院校畢業生的特點,應制訂不同的就業質量評價標準。
筆者通過對“高職院校畢業就業質量評價體系”相關文獻查閱發現,多數是參照國際勞工組織標準有所側重地對就業質量進行衡量和評價,基本都是比照本科院校進行研究,專門研究高職院校的文獻資料甚少。由此可見,對高職院校就業質量評價體系的研究亟待加強。
三、高校畢業生就業質量評價方法研究
筆者在對高校畢業生就業質量評價方法的研究中發現,其中有代表性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問卷調查法和層次分析法。問卷調查法即按照畢業生就業質量評價體系設計畢業生就業質量調查問卷,通過在畢業生就業主管部門、畢業生及家長、用人單位等幾個層面開展問卷調查,將獲得的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得出評價指標體系相關數據,進而對畢業生就業質量進行科學評價,得出評價結論。層次分析法是用來解決多目標復雜問題的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的決策分析方法。它通過建立評價指標體系、構建判斷矩陣和進行相關計算而得出科學評論,有利于科學評價體系的建立。這兩種方法在研究上保障了評價主體的科學性和合理性,但是研究者還需要從問題本身入手,用更多的研究方法對相關理論加以完善。
總體看來,有關高校畢業生就業質量的研究已從單純借鑒外國經驗階段向本土化階段轉變,高校畢業生就業質量研究工作已經取得了一定成績,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在學理層次上停留于泛泛而論層面,缺乏深入系統研究,重復性研究太多;在實證研究層次上,應加強實證調查數據的積累,進行研究領域的深入擴展,從而加深對高校就業問題的深入探討。
參考文獻:
[1]秦建國.大學生就業質量評價體系探析[J].改革與戰略,2007,(1).
[2]曾向昌.構建大學生就業質量系統的探討[J].廣東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3).
[3]陳 歡,劉春風.高校畢業生就業質量評價體系構建[J].現代教育管理,2012,(12):5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