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現行高考制度影響下,一些學生重理輕文,導致初中地理課一直不受重視,本文采用問卷調查法對初中生地理情感態度價值觀教育進行調查分析,得出初中地理情感態度價值觀教育現狀不容樂觀。
關鍵詞:中學生;價值觀;地理;調查
隨著世界人口、資源、環境問題的日益突出,人類在加速現代化進程中也面臨著一系列新問題和挑戰。當代社會對人才的要求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健康心理的全面人才。對初中生進行地理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能夠正確地引導他們關注周圍自然和人文環境的變化并做出正確評判,自覺形成一種對自己、對他人、對社會、對未來的責任感,因此,情感態度價值觀教育在其中所起的作用越來越重要。本文利用調查問卷對初中生地理情感態度價值觀教育進行調查,為以后的教學提供參考。
1.調查結果分析
筆者于2015年9月對江西省九江市永修縣九合中學、江西省永修縣第二中學、燕坊中學等3所中學的5個班級的初中生進行地理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問卷調查,了解目前初中生地理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現狀。本次調查共發放218份調查問卷,收回問卷206份,有效問卷190份,有效率為87%。
(1)地理學習興趣。在初中生對地理學科的興趣的調查中,感興趣的初中生占29%、比較感興趣的占46%,不感興趣占的25%。而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類型中,樂趣型學生的占43.3%,知趣型的占30%,為了考試的占25.7%。樂趣型學生占比重最大,這部分學生學習地理時受當時情景、情緒影響大,學習興趣維持時間短且不穩定。
(2)地理態度。調查表明,大部分學生的學習態度不是很積極,其中學習地理比較主動的學生占48%、學習態度一般和不主動的占52%。73%的學生學習態度一般或者不積極參與課堂教學和主動回答老師的提問,39%的學生能夠認真完成作業,能基本完成的占44%,不完成的只占27%,學生還是比較聽老師的話的,而相關數據表明,認為地理不難學的學生只有30%,學生對教師的依賴程度很高。
(3)地理價值觀。地理價值觀包括資源觀、環境觀、人口觀、全球意識、可持續發展觀。調查結果顯示,95%的學生認為他們具有熱愛祖國的情感與行為,86%的學生具有可持續發展觀念和環保意識,95%的學生具有全球意識。
對調查結果進行分析,從中可以看出,初中生地理情感態度價值觀教育存在一定的問題:第一,初中生對地理的學習興趣并不是很高,對地理的學習態度不主動,還未形成真正的科學態度和合作態度;第二,雖然大部分學生認為他們具有愛國情感與行為、可持續發展觀念以及環境資源保護意識和行為,但是他們形成的價值觀念并不穩定。由此可見,初中地理情感態度價值觀教育現狀不容樂觀。
2.教學實施策略
(1)教學過程策略。地理教學是地理情感態度價值觀教育實施的主要途徑,地理教師要善于把情感態度價值觀教育同地理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傳授結合起來,通過恰當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式,營造特定的教學氛圍,適時地進行地理情感態度價值觀教育。
(2)教學內容策略。教材作為教學“三要素”(教師、學生和教材)之一,是整個教學過程的基礎,它既是師生之間傳遞知識的媒介,又是學生接受知識的主要途徑和載體。因此,充分挖掘地理教材中蘊涵的豐富情感態度價值觀教育因素,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的必要保證。
(3)地理教師策略。教師是教育活動的組織者和指導者,其主導性地位決定了教師對教育活動具有很大的能動作用。只有具有良好的情感和豐富的教學經驗的地理教師,才能在教學領域游刃有余。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教育關系到學生的價值取向,其效果如何關系到學生能否全面發展。初中地理情感態度價值觀教育不是一個簡單的認識過程,它是在動態的課堂學習和實踐活動中進行的。作為一名中學地理教師,首先要轉變教育和教學觀念,要從思想上重視,應具有正確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應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情感態度價值觀教育因素,利用科學的情感態度價值觀教育方法引導學生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
參考文獻:
[1]張衛青.初中地理情感態度價值觀教育內容體系研究[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7,(4).
[2]張大均.教育心理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3]李家清.新理念地理教學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4]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