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社會主義醫療衛生事業是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以推動人類社會文明進步和發展為導向的偉大事業。各醫學院校為我國培養出了大批具有堅定共產主義信念的優秀醫務工作者。現今,隨著我國社會、經濟、文化等的快速發展,醫學院校的黨員培養工作也面臨著新的挑戰。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創新黨員發展對象的教育培訓與考核模式是推進學生黨建工作進程的重中之重,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發展對象;教育;培訓
1.選題背景
學生黨員群體是中國共產黨新生骨干力量的重要來源和黨的干部隊伍的后備力量。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國社會形勢發生了深刻的變革。在全新的時代條件下,高校辦學形式多樣化、師生工作及學習方式多樣化,使得高校黨校面臨前所未有的新形勢、新任務,因此對黨員發展對象的教育培訓與考核模式不能仍停留在原有的方式上,應當與時俱進,積極探索新途徑,培養并發展醫學院校的學生黨員,為醫療領域培養醫德高尚、思想先進的醫務工作者。
2.發展學生黨員的重要意義
醫學院校的黨員教育應以培養有崇高的共產主義信念、醫德高尚、醫術精湛的學生黨員為目標,使學生成為具有堅定共產主義信念的合格接班人,同時成為救死扶傷、為人民服務的合格醫務工作者。需先加強思想教育,才能從根本上提高醫學生的素質,使其成為有精湛的醫術、崇高的醫德,有豐富的社會人文知識,心理健康、身體強健的醫務人員,提高我國的醫療水平。
現今醫學生學習內容廣泛,課業負擔重,雖文化水平相對較高,但由于精力有限,很多學生只專注于掌握醫學專業知識與專業技能實踐,從而容易忽視在思想層面上的自我提高,導致學生人文精神欠缺,道德水平下降,對是非的辨別力差。受獨生子女特有的家庭教育環境影響,一些學生習慣于以自我為中心,難免會出現集體意識不強的問題。因此,應加強思想教育,增強集體意識,以防其搞個人主義、小集團主義。
醫學院校學生培養周期長,學業任務較重,導致發展黨員進程緩慢;且醫學行業具有實踐性強的特殊性,因此醫學生黨員發展對象的教育培訓與考核模式不能單純效仿其他高校,能結合其專業特點構建符合醫學生黨員發展的新模式才是關鍵。為保證黨員隊伍穩定發展,在黨員發展中應堅持“早發現、早培養”的原則,不斷擴大入黨積極分子隊伍,對他們進行深入細致的啟發引導,使學生在組織的培養下爭取實現個人職業發展的最大化。同時鼓勵學生能深入艱苦的環境中去,多為社會做貢獻。
3.探討當下的教育培訓與考核模式
在教育培訓方面,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的《中國共產黨發展黨員工作細 則》(中辦發〔2014〕33號)明確了在發展黨員的各個環節要開展教育培訓,包括開展入黨啟蒙教育、開展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發展對象集中培訓,預備黨員教育培訓等。高校黨員的教育培訓工作使學生不僅了解并掌握了黨的基本理論知識,也牢固樹立了共產主義理想信念。
高校黨員教育體系不斷發展壯大,現今已初具規模,在對學生的教育工作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在維持學校的穩定與發展、干部隊伍的管理與建設、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都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績。但受醫學專業性強、課業負擔較重的影響,學生的政治思考能力較弱,自主形成的對黨的認知有限,向黨組織靠攏的主觀能動性不足。因此,在其他高校普遍使用的教育培訓方式下,教育的深度和廣度體現出不足,成效不盡如人意。
在考核形式方面,包括學業因素考核、非學業因素考核、群眾基礎考察和黨校結業考核。其中學業因素在考核標準中占有很高的比例,容易出現成績優秀即“萬事大吉”的錯誤認知,因而在政治思想培養及提高綜合素質方面容易出現松懈的情況。應當注意從多方面考察黨員發展對象的先進性,使其充分發揮帶頭作用。
4.總結
綜上所述,創新高校黨員培養模式有利于完善醫學院校特色的學習型黨支部建設,是培養優秀黨員、優秀醫務工作者的必經之路,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教育部.衛生部、教育部關于印發中國醫學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的通知 [EB/OL].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19/ 200107/295.html.
[2]中共中央辦公廳.中國共產黨發展黨員工作細則[N].人民日報,2014-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