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土木工程專業作為一門操作性非常強的專業學科,應著重培養應用型人才。本文根據培養應用型人才的需要,針對目前湖南科技學院土木與環境工程學院(以下簡稱“我院”)“房屋建筑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擬在教材內容選用、教學方法及自身素質提升等方面做出相應的改革和完善,以適應培養應用型人才的教學需要。
關鍵詞:應用型人才;房屋建筑學;教學改革
1.改革意義
目前,我國高等教育已經從精英教育走向大眾教育,我國很多本科院校也開始積極向應用型本科院校轉型,培養各個行業緊缺的應用型人才。這類人才不僅要具備相關專業知識,更應具備相應的實踐操作能力。因此,應用型人才的培養不應僅僅局限于專業知識的學習,更應加強實踐操作能力的鍛煉。
“房屋建筑學”作為土木工程專業的重要課程,在教學當中也應加強與實踐的聯系,改變傳統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實踐操作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
2.現存問題
本文結合我院自2008年開設“房屋建筑學”課程以來教學實踐中出現的具體問題進行了總結,其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下面幾個方面。
(1)教材內容陳舊。目前建筑及土木行業知識更新速度非常快,相關標準也經常發生變化,現有的教材在更新速度上未能及時體現這些改變。由于該門課程與實踐關聯緊密,因此,應加強教材的選用,做到與時俱進。
(2)師資隊伍建設亟待加強。我校土木專業辦學時間不長,教師相對較為年輕,實踐能力有待加強。
(3)教學方法有待改善。目前針對“房屋建筑學”的授課方法主要以講授為主,師生之間缺乏互動。同時引入教學的實例以及現場觀摩實踐都非常欠缺,導致學生無法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這對培養應用型人才非常不利。
(4)支持力度有待加大。學校對教師的教學方式及相關短期外出參觀學習的支持力度不夠,導致教學主要通過視頻及圖片講解來開展,學生缺乏切實體會,教學效果及學生的操作能力大打折扣。
3.改革措施
(1)更新和優化教學內容。在教材的選用上,應該選用新版教材,保證內容的及時更新。在教學過程當中,應及時更新相關規范及做法,國家新頒布的相關規范應該在教學過程當中及時體現,同時行業中已經廣泛使用的建筑技術應在教學過程中予以補充。在建筑設計部分應該向學生講解說明無障礙設計及建筑防火設計相關要求;涉及總平面圖及與規劃相關內容也應予以補充。通過加強理論的更新,使學生能夠在今后的應用當中更好地與實踐進行結合來開展學習。
(2)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培養應用型人才的關鍵在于教師自身實踐能力的提升,只有實現教師自身實踐能力的提升,知識及時更新,才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因此,我們在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中應該注重教師隊伍應用能力的提升。如鼓勵教師到相關企業及設計院進行鍛煉,從校外聘請相關技術人員擔任兼職教師,鼓勵教師參加相關職業資格考試,取得職業資格證,成為“雙師型”教師。
(3)提倡多元化教學方式。在教學過程當中,應該豐富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采用啟發式教學,課堂引入當中加入一些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引發學生的思考;增加現場教學,通過現場參觀及實踐操作,以增強學生的應用能力。如,在建筑構造講解當中,帶學生參觀校園內建筑的門、窗、屋頂等細部構造,以加強學生的理解和認識。將課后作業與實踐相聯系,為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課程作業的布置應該擺脫傳統的課后習題布置方法,更多地采取課題形式進行,鼓勵學生查閱資料,現場觀察,同時與其他同學進行相關問題的探討,以上方法不但可以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還能增強學生的合作能力,有利于應用型人才的培養。
(4)加大學科支持力度。學校應鼓勵教師采用多元化教學方式,鼓勵教師帶學生進行實地觀察和實地測量,應該創造條件帶學生去相關施工現場進行參觀,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同時應建設相關的實驗室,購入相關模型,鼓勵學生動手制作相關建筑模型,提升操作能力。
以上是筆者在“房屋建筑學”教學中就如何提升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和培養符合企業需求的應用型人才上的一些思考,希望能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自身能力等方面進行一些改進和提升。
參考文獻:
[1]李麗娟.房屋建筑學教學改革探討[J].山西建筑,2013,39(26): 224-225.
[2]白 音.《房屋建筑學》課程教學改革探索[J].亞太教育,2016(2): 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