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韓寒宣布,由他執導的兩部電影——《天空制造》和《三重門》將于2017年和2018年面世。繼2014年其第一部電影《后會無期》席卷6億多票房,成為那個夏天的票房口碑贏家后,電影世界里的韓寒,終于又開始了一個“三重門”式的自我再造之路,恍惚間,時光倏忽而過。
80后的集體記憶:輝煌的《三重門》
十幾年了,回憶起當年的《三重門》,無數80后心生共鳴。
那是新世紀交接的時候,“天才少年”韓寒橫空出世,攜帶著他的兩部作品——《零下一度》和《三重門》。那個時代,屬于韓寒。
猶記得在閉塞的縣城高中里,同學們傳閱《三重門》時的情景。一方面是對韓寒的崇拜,另一方面,真的是被這部作品折服,要知道,那時候,作為一名高中生,看到一個同齡人在《三重門》里認真地說“知人知面不知心不及知人知心不知面的痛苦”,我們瞬時間就愛上了他,愛上了這個冷面的驕傲的文字老到的17歲男孩;那時候的韓寒,自大自傲,以錢鐘書自稱,一個毛頭小孩,讓無數80后崇拜。
《三重門》的名字來自《禮記·中庸》——“王天下有三重焉,其寡過矣乎”。“三重”指的是“禮儀”,“制度”和“考文”。小說通過少年林雨翔的視角,向讀者揭示了一個真實的高中生的生活,把親子關系、師生關系、同學關系的種種矛盾和問題展現開來,體現了學生式的思考、困惑、夢想。
重述此書的內容,意在懷念一個曾經的時代。
從某種意義上說,《三重門》寫的就是韓寒自己。本書創作于韓寒出道之時,韓寒當時還只是一個小有名氣的“混混”,他放蕩不羈,出言無忌。學習不好,卻偏偏有著寫作的才能。他在當時的教育體制之下不堪重負,有所感慨,又沒有人阻止他去思考,于是他的獨特的思想便如脫韁野馬,把一腔情緒發泄于紙張上面。以自身的經歷為主角背景,創造了林雨翔這個角色,也把新一代年輕人的叛逆思想寫得入木三分。
韓寒以自己的方式思考著、激動著、憤怒著、抗爭著、改變著,透過那些犀利的、尖銳的甚至是刻薄的語言,我們感受到的是一個天才少年的靈光閃現。
小說也并非作者的刻意之作,在韓寒看來這是一個“巨大的歷練”,用以鍛煉他的“寫作能力”和“硬筆書法水平”。小說至今銷量200多萬冊,曾經為中國近二十年來銷量最大的文學類作品。
從此以后,“韓寒”成為同齡人的一個符號,直到后來的“韓三篇”抵達頂峰。
最后的偶像:再見了,那個帶領我們向前的“勇士”
《三重門》第一版于2000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由曹文軒為之作序。該書剛發行即銷售一空。曾在日本、中國臺灣、中國香港、法國等地出版,銷量過200萬。同名電視劇由金琛執導,于2001年開播。
曹文軒說:“作品的成熟,首先表現在思想銳利上。一個少年對社會、對人世、對人生、對周圍的一切,常能發出一些直抵要害的見解來,既使人感到可怕,又使人感到驚羨。”
2018年暑假,這部承載了80后青春記憶的小說即將在大銀幕與觀眾們見面。韓寒表示,“《三重門》非常難以改編,弱故事沖突,強語言風格,是電影改編最頭疼的事情。但是團隊將全力以赴,讓大家十八年前的青春再次沸騰。”這是韓寒第一次將自己的作品做改編、拍攝,他也開玩笑說,萬一跳票了,宣傳語就變成“十八年,熱血重燃”。
不過,作為經典的偶像,韓寒的形象也因《三重門》二出現偏差。
2012年1月15日,麥田發表博文《人造韓寒:一場關于“公民”的鬧劇》,指出韓寒的第一部小說《三重門》是有人代筆,第二天,韓寒發表博文《小破文章一篇》回應麥田質疑:“我的每一個字都是我親手寫下的”,并懸賞兩千萬“獎勵”找到韓寒背后有團隊操作證據的人。
隨后,方舟子加入了質疑行列。韓寒一度準備起訴方舟子,但最終撤銷了起訴,他還把自己的《三重門》小說的草稿付印出版,一本只賣10塊錢,以此來證明自己的清白。
韓寒稱:“我深知這種污蔑對一個作家的聲譽損失是一輩子的。好在我留下了當年《三重門》所有的手稿,接近四十萬字。這個套裝的名字叫《光明和磊落》。我用這個只賣十塊錢的禮物來答謝所有我的讀者。此書正式上市的時間為2012年4月1日,以紀念我的偶像張國榮先生。這絕對不是愚人節玩笑。”
但由于這場論戰并沒有由法院給出最后的裁決,韓寒的《三重門》是否真的由其父代筆,到今天為止也是一個見仁見智的事情。
不過,之后,韓寒跌落神壇,轟然倒塌,成為這個缺乏偶像的時代的最后一個偶像。我們逐漸成熟,再也不會跌倒在誰的腳下,做一個沒有思想的空殼。
青春時光和未來世界的矛盾呈現
當韓寒剪短了頭發,一襲黑衣,站在“韓寒攜手亭東影業ONE發布會”劇場中央時,觀眾以山呼海嘯來回應他。在一個碼農負責人都開始登臺表演暢談情懷的年代,韓寒早就該上臺了。至少他的擁躉是這么想。
2015年,韓寒成立了自己的電影公司——亭東影業,名字來自韓寒的出生地亭東村。韓寒在創辦電影公司的宣言中說:“韓寒,出生于上海市金山區亭林鎮亭東村十三組,在自身經歷中,他意識到很多村莊就是被遺忘的,或者說是被刻意回避的,亭東影業,即紀念自己的故鄉,亭東村。”
“我時刻提醒自己,不要忘記自己是從哪里來的。”但踏上電影創作道路,“說什么和自己競爭都是空的,確定對手,打敗對手,這才是目標。”
和《三重門》不同,《天空制造》沒有原著小說,是韓寒打造的全新電影作品。據了解,電影制作將斥巨資,講述了一段關于航天與航空的故事。
劇情梗概顯示:“未來世界里,人類完成了回收太空探測器的壯舉。但人們并不知道,這源于一架傳奇而有趣的飛行器。一段塵封的記憶就此開啟。”
跨越如此之大,一個是對舊時記憶的回放,一個是對未來世界的探索,作家韓寒終于成了野心家韓寒。十幾年時間,一代人成長起來,成為了中國的一個符號。
發布會上,韓寒說了三件事,創辦亭東影業、ONE APP的最新戰略規劃及發展,同時宣布了重點影片的拍攝計劃。他說,“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里,你要是躺在鮮花里一動不動,那么你就是一具尸體了。”所以他不再是那個只會憤世嫉俗的叛逆少年,他學會在這個瞬息萬變的社會,用大家熟悉的方式,卻還是認真地表達自己。
大家最熟悉的ONE,這個APP已有3000多萬的裝機量,每天打開量高達200多萬次,每一期的全網閱讀總量都在數百萬,總閱讀量超過10億,評論功能開通兩個月已有數十萬的留言總量。
這個軟件已經成為不輸于曾經的新概念作文大賽的“作家選秀”。出自于ONE的精選集書系銷量已經超過了400萬冊,簽約作者書系也已超600萬冊,在單單一個出版方面,年利潤和規模都等于一個中型出版公司。
韓寒說:“要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好,也許靠雜文,也許靠勇氣,也許靠爭論,后來我發現,其實不完全是這樣。要讓這個世界更好,更多是科學和商業。科學讓社會進步,讓信息通暢。而商業能給科學最好的支撐,一個尊重市場,尊重商業規則的社會,是不會差到哪里去的。尊重科技和商業,尊重教育和文化,世界是一定會進步的。”
或許是時間的磨礪,令他更清楚什么才是和喜歡的一切在一起更好的方式。不過,就像我們逐漸成熟的心態,韓寒再也不是當年的韓寒,那個一頭長發,滿臉懵懂,滿懷對教育體制的憤怒的少年。他也不再是那個意氣風發,以“我不同意”的口吻問詢當下,堅定地站在弱者一方的“公共知識分子”。當他遭遇代筆事件,就意味著一個無法澄清卻又越來越證偽的事實——社會如此紛雜,我們再也不需要偶像,這個“韓三篇”,只是我們的最后一次,下不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