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晚,山東魯能在主場憑借開場第10分鐘塔爾德利的頭球破門,以1:0戰勝廣島三箭,從而提前一輪鎖定F組的出線名額。
回顧魯能的亞冠歷史,自2005年以來,魯能已經連續十年未能在亞冠小組賽突圍。2016賽季,在更換了總經理和主教練之后,魯能開始走更加務實的路線,從資格賽打起,一路過關斬將。最終實現了十年之后的突破。
回顧魯能與廣島三箭的比賽過程,某種意義上更像是這些年魯能在亞冠中如履薄冰的一個縮影,令人百味雜陳。
“瓶頸”之戰
4月20日下午,一個看似很普通的工作日,但奧體中心前的經十路車流量較往日以來明顯加大,在經歷了上一次主場1:4不敵首爾FC隊的慘案之后,很多球迷對于魯能習慣性的崩盤都表示不可理喻,但事關出線,很多外地的山東球迷還是早早的便來到濟南,一場亞冠比賽使得奧體球場高朋滿座,大家都想要親眼見證魯能從小組中出線,畢竟這一幕他們期盼了十年之久。
在這場比賽之前,廣島隊的處境也非常不妙,對于此番做客濟南而言,也是他們的一場“生死戰”,然而出乎人們、的意料,廣島在對陣魯能的首發中卻沒有一名外援。
即便如此,在賽前新聞發布會上,廣島主教練森保一對于球隊能夠從濟南拿分卻表現出了信心滿滿的姿態。
森保一的信心來源于他自己親手打造的這支“全日班”球隊。
廣島三箭看似沒有特別突出的明星球員,除了引進了中超舊將烏塔卡外,雖然廣島在紙面上仿佛并沒有強力的前鋒殺手。但是其全場控制能力與默契又嫻熟的技戰術打法卻非常突出,球員與球員之間的一腳傳球能力與默契的配合能力足以與大牌云集的球隊相抗衡,其實這也是近些年來日本國家隊的典型特點。
2015年廣島三箭就憑借著自己的這“一招鮮”擊退了浦和、大阪等J聯賽傳統豪門,奪得了J聯賽總決賽的冠軍。
魯能與廣島在本賽季的第一回合交鋒中,就曾非常不適應廣島的這種戰術,并且先丟一球,好在曼諾及時看透了廣島三箭溫水煮青蛙的“迷魂陣”玄機,做出換人調整,加快了比賽節奏,打破了廣島三箭所熟悉的套路,從而在日本全身而退。
面臨來勢洶洶的廣島三箭,魯能又一次站在了成功和失敗的十字路口。“背著沙袋出線”
事態一開始還是出乎了球迷的一些預料。
20日晚的比賽,魯能一上來便擺出了一副積極的逼搶的姿態,幾次犀利的反擊令廣島手忙腳亂,可以看出曼諾先生一定在首回合的較量中吸取了很多的經驗教訓。
隨著塔爾德利的進球到來之后,一切仿佛都在按照著曼諾布置的預案進行。
然而球場氣質這種無形的東西卻再一次顯現出了它的地位。
魯能太需要這場亞冠比賽的勝利來證明自己了,雖然上來就打出一套組合拳,但球員們的心里卻好像是依舊沒有底兒。
于是在魯能進球之后,球員的心理出現了波動,以往想贏十白輸的沉重負擔又一次如約而至,牢牢的困住了球員們的手腳。
往事一幕幕浮現,在這塊場地上,魯能發生了太多領先之后又被對手大比分逆轉的故事,最近一次與首爾FC的血淋淋教訓還猶在眼前。
隨著時間的流逝和重要節點的到來,不僅是球員,曼諾也在重壓之下失去了方寸,外表“儒雅”的他除了在最危急的時刻少有的咆哮提醒場上球員集中注意力外,相比于對手主教練的積極換人,曼諾也顯露出了少有的遲鈍。
從上半場的25分鐘之后,魯能采用了上一輪客戰首爾的策略,60分鐘、70分鐘、80分鐘一直到比賽結束,魯能的球員一直像是背負著沉重的沙袋一般小心翼翼的守護著自己前20分鐘“偷來的”成果,唯恐對手撿到機會破門而人來要賬,這直接表現在魯能的球員們只是卡住自己的位置生怕失位,怕廣島變成又一個“首爾FC”,于是干脆放任廣島球員能夠在魯能的半場肆意倒腳配合。
在比賽的最后時刻,廣島在經過人員調整之后已經完全掌握了場上的主動權,一波波的攻勢令觀戰球迷手心發涼,唯恐往日的一幕再度上演,要知道,在足球世界中“怕什么就來什么”似乎已經成為了屢試不爽的一句“諺語”,好在廣島射術不精,好在魯能有巴西國腳級外援的坐鎮,好在現場球迷賣力的吶喊助威,這才沒有使得昔日噩夢再次上演,魯能泰山隊幸運的守到了最后。
魯能與廣島三箭這一場“背水一戰”使得魯能破繭重生,過往十年來,魯能在亞冠的經歷與國足有著驚人的一致,就連最后捅破蠶蛹的時刻也和國足世預賽出線之夜一樣的經歷過磕磕絆絆,最后涅槃重生。
“小奧拓”與“大奧迪”的氣質之變
在亞冠第五輪小組賽結束之后,來自中超的四支參賽球隊獲得了四場勝利,而令人稍感意外的是,歷來在亞洲賽場上有著精彩表現的廣州恒大,在本賽季亞冠宣告了提前出局,這也仿佛預示著已經統治中超五年的恒大已經面臨著“前有狼后有虎”的危機。
如同今日的恒大、蘇寧,十年前,魯能曾被譽為“中國皇馬”,在引援上一擲千金,在國內賽場上也橫掃千軍。
在那個中國足球最低谷時期,魯能曾一度扮演著中國足球的“最后一根稻草”的角色,被球迷給予厚望,但魯能“外戰外行”的毛病似乎始終從未改變,十年來,魯能在亞冠賽場上屢屢制造慘案,無論是圖巴、伊萬還是庫卡,他們都沒能在亞冠賽場上避免慘案,亞冠關鍵戰似乎已成為了揮之不去的夢魘,手握一手好牌,卻屢屢最后時刻慘敗,放眼世界足壇也是少有案例。
十年后,經歷過青春風暴的洗禮,魯能當初經歷過的亞冠幾大慘敗戰役的老將相繼淡出主力陣容,像劉彬彬、王彤這樣的一代年輕小將開始擔當重任,在這場艱難取勝的比賽之后,相信一定會留給這些年輕隊員以深刻的記憶,使得他們以后面臨這種關鍵戰役時不再一味“如履薄冰”。
十幾年前,云南紅塔隊主教練曾以“小奧拓”和“大奧迪”的例子比喻魯能鶴立雞群的實力,而十多年后的今天,金元時代下的中超正處于群雄逐鹿時代,而對于魯能而言,想要把這輛開了十幾年的“老奧迪”重新翻新,能夠跟得上“土豪們”的腳步,接下來他們要做的還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