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男女性格的差異與腦部緊密相關,經實驗研究表明男性和女性的腦部中含有的胼胝體和血清素是影響男女性格差異的主要原因。本文主要從人腦結構方面分析男女性格差異的原因
關鍵詞:性格差異;思維差異;胼胝體;血清素
[中圖分類號]:Q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6)-20--01
一、針對男女腦部的分析得出的原因
1.“胼胝體” 的主要作用
賓夕法尼亞大學針對男女大腦差別通過對949名8歲到22歲研究對象的核磁共振成像進行分析在男性大腦中,每個半球在自身內部存在更多連接,而在女性大腦中,兩個半球之間的連接更緊密。科學家們利用擴散成像對男性和女性的腦連接的磁共振進行分析,探討了大腦中的纖維通路,并按照性別將研究對象的磁共振圖像分組,然后對兩組圖像進行觀察。研究人員發現,男性的纖維通路在腦半球內部來回穿梭,而女性的纖維通路則在負責邏輯思考的左腦和負責直覺的右腦之間穿梭。
在大腦的中間部位有一個連接左右半腦的最大的神經纖維束就是胼胝體,胼胝體是哺乳類的特有結構,位于大腦半球縱裂的底部,連接左右兩側大腦半球的橫行神經纖維束,是大腦半球中最大的連合纖維。人和大多數哺乳動物的胼胝體都屬于大腦的髓質。科學家針對扁直體在犬的身上做了實驗,當在犬的身體一側皮膚上給予刺激,并與食物或酸防御性唾液分泌反射相結合形成條件反射后,則另一側皮膚相應部位的機械刺激也自然具有陽性的條件反射效應。如果事先將該動物的胼胝體切斷,則這種現象就不能出現。由此看來,兩側大腦皮層的感覺分析功能是相關的,胼胝體連合纖維能將一側皮層的活動向另一側轉送。而人類,兩側大腦皮層的功能也是相關的,兩半球之間的連合纖維對完成雙側的運動、一般感覺和視覺的功調功能有重要作用。右手學會了一種技巧運動,左手雖然沒有經過訓練,但在一定程度上也會完成這種技巧運動,說明一側皮層的學習活動可以通過連合纖維向另一側轉送。
經過研究表明男性的胼胝體比女性的薄,胼胝體的薄厚直接影響著人對情緒的表達和發泄,這說明女性在情緒的表達上要比男性快,說明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從語言的發泄上得到心理上的滿足。
2.“血清素”對人體的作用
血清素是體內產生的一種神經傳遞物質;存在于一些植物和菌類中。神經傳遞素是神經細胞用來互相傳遞信息的一種混合物質。這就是說,是神經之間用血清素作為相互交談,傳遞信息的一種渠道。某些神經細胞用血清素,而其他神經細胞可以用不同的神經傳遞素。血清素會影響人的胃口、內驅力(食欲、睡眠、性)以及情緒。
男性的血清素的制造速度比女性的快52%,男性在情緒的回復上要比女性快一倍。舉個例子:一位先生和太太吵架,吵完了先生吵完了就沒事了就爬在床上呼呼大睡而太太吵完了開始生悶氣,看一眼先生心想“你怎么睡著了,我還生氣呢”就把先生叫起來繼續吵。經研究表明男性的情緒回復速度比女性的快,女性的情緒不易回復。因此男女相處的時候男性應該照顧一下女性的情緒讓她們能夠舒心,開心,放心。
二、針對男女遺傳因素分析得出的原因
一個母親懷孕六--八周的時候嬰兒體內的男性荷爾蒙開始分泌設計大腦,如果你是男性基因就會有睪固酮來幫助男性生殖器官的生成和發育,如果是女性基因的話就沒喲睪固酮的產生就會生成女性生殖器官也就是卵巢,因為女生有卵巢的存在所以嬰兒出生以后女生的女性荷爾蒙會一直分泌到兩歲,而男生分泌八個月就會停止,女性荷爾蒙的多少影響嬰兒對外界的具象化程度,比如對人面部表情的辨識女嬰兒要比男嬰兒快千分之二十秒,這也是女生小時候早熟的重要原因。
為什么男性荷爾蒙設計大腦,女性荷爾蒙來影響嬰兒對外界的具象化感知呢?在原始人社會當時人類還沒有進化完全,當時的生活方式就是男性外出打獵捕捉獵物帶回家而女性則采摘做飯。男性和女生生活上的分工決定了他們后代的生活習慣,男性在捕捉獵物的過程中需要進行立體空間化的計算進行捕捉獵物,說得簡單點就是要瞄準獵物才能進行捕捉,而女性的工作是采摘需要去正確辨認果實以及花草,這就需要對事物的具象化認知來進行工作,所以男性在生活上關于食物的具象化不如女性,比如說男人被要求解決問題時常說:“把它交給我吧!”或者是:“我會考慮解決的”。他會毫無表情、默默地考慮問題,只有他找到答案,他才會說話或高興地表示。男人在大腦中“說話”,因為這不需要口頭表達能力,而女人用口頭表達能力來溝通。當一個男人坐望天空發呆時,大腦掃描顯示他正在大腦中“自言自語”,女人看到會以為男人不開心,就會盡力和他說話。女生這時候說話會引起男性的厭惡表面來說是打斷了男性在大腦中的自言自語,實際這也有遺傳的因素在里邊。因為原始的男性在打獵的時候不允許有聲音影響,因為那可能會驚擾的獵物。我認為和原始人類的生活習慣因素是有聯系的。
男女性格的差異體現在情感、攻擊性、智力能力、責任感等地方。正是有著這些差異才有了男女分工的不同才能讓社會和諧的發展,但是傳統上過多的夸大了男性的通知地位壓抑了女性獨立人格的發展,男尊女卑、重男輕女有些擴大化、片面化。
參考文獻:
[1]《男女性格差異探因》,陳紅英,衛生與生活報,2003.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