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影片《畢業生》以本杰明畢業后的一段生活經歷反映出60年代美國浮躁不安的反體制社會,多次展現本杰明對未來的迷茫。論文從拍攝手法、主要人物、象征事物幾個方面論事了影片的敘事手法。
關鍵詞:《畢業生》;敘事手法;拍攝手法;象征事物
作者簡介:張丹(1992-),山東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傳播學專業2014級碩士研究生。
[中圖分類號]:J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6)-20--02
影片《畢業生》按照“在機場——家庭聚會——在羅賓森太太家——與羅賓森太太偷情——和伊琳約會——偷情暴露——偷看伊琳——去伊琳學校——伊琳被父母藏起來——本杰明在教堂找到伊琳”為順序,敘述畢業生本杰明回到家后的一系列生活。他起初因為對生活的迷茫和無聊,在羅賓森太太的誘惑下和她偷情,后來見到了美好純潔的伊琳而陷入愛河。影片體現出本杰明對未來的困惑與探索,批判美國當時社會及思索未來。
一、獨具匠心的拍攝手法
邁克·尼科爾斯導演的才思敏捷體現在《畢業生》整個影片嫻熟、自然的拍攝手法上,這種獨具匠心的拍攝從電影一開始就展現得淋漓盡致,我們可以感受到每個鏡頭都是導演精心設計出的杰作。
電影開始是男主人公的頭部特寫,他神情呆滯,眼睛中透露出迷茫和擔憂,緊接著鏡頭拉開,我們發現這是一個機艙內的場景,他與周圍環境并無心靈上的密切關系,僅僅只是眾多乘客中的一員。第二個是男主人公站在電梯上橫移的鏡頭,他依舊面色沉郁,只有一瞬下意識地瞄了下反方向走來的美女。第三個鏡頭是男主人公皮箱的特寫,運用橫移的拍攝手法。第四個鏡頭一開始是男主人公手拿皮箱的特寫,接著鏡頭搖上,男主人公背對著鏡頭越走越遠。第五個鏡頭是男主人公向機場外走來,他邊微笑著邊對外面打招呼。導演只用了五個鏡頭就將畢業生本杰明搭乘飛機回到家的這一故事背景傳達給觀眾。而本杰明不快的表情則為電影設下一個懸念:剛剛畢業回家的本杰明為什么不太高興?為后面敘述本杰明因對未來迷茫而擔憂煩躁做鋪墊。
本杰明和羅賓森太太偷情那段時間,家庭環境和賓館環境的來回轉換體現了主人公無聊的生活:他幾乎每天都輾轉于家里和賓館兩個地方。這里的轉換是相當有技巧的,這并不是單純的場景變換,而是使主人公“由一個場景走向另一個場景”,兩個場景變換的點有其共通性。比如本杰明躺在羅賓森太太身上變成他躺在家里的氣墊床上。這也照應了開頭的懸念:本杰明對未來迷茫,畢業后好像失去了方向。
本片對景深鏡頭的運用顯得純熟而自然。當麥奎爾先生將本杰明引到游泳池旁談話時,形成了一個景深鏡頭,麥奎爾先生剛離開,他們后方的四個人就趕上前來與本杰明聊天,這時候后方與前方發生了關系。本杰明訂好房間后為了避免他人懷疑,在賓館外給羅賓森太太打電話,這時候賓館內的羅賓森太太和賓館外電話亭中的本杰明形成了一個景深鏡頭。羅賓森太太的從容及本杰明的緊張擔憂在一個鏡頭中形成了強烈的對比。影片通過景深鏡頭深化了前后方關系,易于觀眾理解。
本杰明21歲生日時,他的父親想到了一個“好”的慶祝辦法:讓本杰明表演潛水。在本杰明即將踏出房門的那一刻,攝像機以他的視點進行拍攝。本杰明從橢圓形的潛水鏡看著外面滑稽的世界,盡管人們喧鬧著,但觀眾只能聽見他的呼吸聲。這個長鏡頭運用之巧妙讓人叫絕:一副潛水鏡將本杰明與外界隔離開來,他孤單而不被理解,并且不理解周圍的人。
本片對光線的利用極其出色:本杰明第一次進入賓館房間時,他開燈、關燈、關窗,明暗的交錯,展現了人物內心的矛盾;一次本杰明和羅賓森太太在賓館時聊天,床頭燈時開時關,體現了兩人因心靈的不同而產生的沖突,以及羅賓森太太談及自己生活時內心的不平靜;當本杰明帶伊琳去看脫衣女郎表演時,光線昏暗曖昧,烘托周圍曖昧的環境;本杰明送伊琳回家時,門內的柔和的光亮和門外的冷清形成對比。
二、兩個女人
羅賓森太太和伊琳是與本杰明有著密切關系的兩個女人,她們也是母女關系,這使本杰明的處境十分尷尬,因為他愛上了與他有肉體關系的羅賓森太太的女兒伊琳。
羅賓森太太是一位有成熟魅力的中年婦女。我們可以從她的行為得出,她對偷情很有經驗,如她大方地叫住服務員,問本杰明房間號等。她擅于引誘,讓本杰明一步一步掉入了她的溫柔陷阱:她先讓本杰明送她回家,又讓他喝酒,給他放曖昧的音樂,再讓他去伊琳房間看照片,幫她解裙扣、拿錢包等。這一步步顯然是計劃好的。她拒絕本杰明和伊琳約會,當本杰明去伊琳房間找伊琳時,羅賓森太太給警察局打了電話,顯得特別強勢。而在他們偷情被得知后,她欺騙伊琳這是本杰明強迫的,她好像代表了成人世界的虛偽。“羅賓森太太和我之間的事并不代表什么,我們就像是在握手。”本杰明對羅賓森先生這樣說道,可見羅賓森太太與本杰明只是單純的肉體關系。
伊琳是純潔美好的象征。她和本杰明第一次約會的時候,本杰明帶她去看脫衣舞娘表演,伊琳又羞又惱,哭了出來。她并沒有來過這種場所,并未受到成人世界精神垃圾的影響。因此本杰明對伊琳說:“我覺得你是第一個我想一起生活的人。”這是因為他們是相像的兩個人。伊琳對愛情和婚姻感到困惑,當本杰明問她他們是否能結婚時,她說:“我不知道發生了什么。”伊琳對她和本杰明的未來也很不確定,在受到父母的壓力時,她在信中說:“我愛你,但我們是沒可能的。”然而后來她和本杰明從教堂逃跑了,因為愛情,她成為了一個勇敢的女孩。這是本杰明精神上所需要的女孩。
三、多個象征事物
本片出現了多個象征事物,它們各有其寓意,使影片耐人尋味。
1.魚缸:本杰明和父親聊天時,背景是他房間的一個魚缸,魚兒在有限的空間生活,正如他的生活也是被限制的。魚缸第二次出現時,本杰明用同情的眼光注視著魚缸內的魚兒,輕輕地嘆了口氣。他同情魚兒,未嘗不是同情自己。當伊琳得知本杰明與自己的母親偷情后,十分生氣,本杰明沮喪地坐在魚缸旁撥弄煙頭,因為他是被擺弄的人。
2.小丑畫像:當本杰明的父親喊著:“獎學金得主出現了。”畫面在一張小丑畫像上定格了兩秒左右,小丑畫像有什么寓意呢?畢業生本杰明回家后,他父母的親戚朋友都趕來祝賀,大家競相恭維本杰明,似乎對他的未來抱有很大的期望,然而本杰明對此深感厭煩,這場宴會好像是一次鬧劇,充斥著虛偽、無聊。當本杰明跑到自己的房間時,小丑畫像又出現了一次,這預示著接下來還有一次鬧劇。
3.煙和酒:羅賓森太太和羅賓森先生并不同床,顯然他們的感情出現了很大的問題,而煩躁的人喜歡抽煙,所以我們看到他們都喜歡抽煙。本杰明起初反感煙味,后來約會羅賓森太太時也抽煙,他也陷入了煩躁迷茫,并以此排遣緊張與愧疚感。在羅賓森家里時,羅賓森太太和羅賓森先生都請本杰明喝酒,而在家里時,本杰明的父親也問他要喝什么酒,可見當時喝酒是極其普遍的一件事。人們因為傷感、迷茫、失落而喝酒,當時的人們普遍陷入了這種狀態。
4.烤面包:當父親得知本杰明決定要娶伊琳但并未和伊琳商量過時,說了句:“你的面包只烤了一半。”意思是說,兒子現在還只是一廂情愿,還未考慮好一切就做出這種決定。當本杰明離開時,面包箱里烤好的面包以外地蹦了出來,這意味著,本杰明和伊琳十分有戲。
5.猩猩:當伊琳和另一個男生走了后,本杰明痛苦地站在猩猩屋子前。鏡頭先出現了兩個抱在一起的猩猩,接著鏡頭從本杰明處轉到另一只孤零零的猩猩處。前面兩只猩猩就好像伊琳和那個男生,后一個猩猩就像本杰明。
四、結語
影片《畢業生》應用了出色的敘事手法向受眾展現美國年輕一代的迷茫困惑,他們不知道未來在何方。一方面這種困惑是因為美國社會的固有性質造成的,年輕人轉入成熟時會產生強大落差,很容易用煙酒、性來排遣。因此美國社會不能一味指責年輕人“垮掉”,而應思索自己在這種現象中起了怎樣的“推進”作用,并思索整個社會的未來在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