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代生態社會主義代表人物戴維·佩珀面對資本主義生態危機問題,通過批判生態中心主義,提出重返人類中心主義。佩珀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方法分析得出重返人類中心主義的觀點對我國目前的生態文明建設有著十分重要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戴維·佩珀;人類中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
作者簡介:白瀟(1986-),女,漢族,山東聊城人,聊城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專業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西方馬克思主義流派研究。
[中圖分類號]:B1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6)-20--01
20世紀70年代,西方國家興起了“綠色運動”。一些西方學者將生態運動與馬克思主義相結合,生態社會主義應運而生。戴維·佩珀是生態社會主義的著名代表人物之一,他推出的《生態社會主義:從深生態學到社會正義》一書中,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方法對生態中心主義進行批判,指出應重返人類中心主義。佩珀重返人類中心主義的觀點,將人類的整體利益和長遠利益相結合,自然——社會的辯證關系,給我國當前的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借鑒意義。
一、關于生態中心主義批判
生態中心主義作為反思生態危起源源時建立起來的一種新型綠色思潮。它把整個人類看做地球生態系統的一小部分,且必須服從于全球生態規律。它主張通過對人口和經濟的限制來制約人類的行動,極端憎恨中央集權和經濟物質主義,側重于分散化以及小規模的生態共同體。實際上生態中心主義的理想對于人類社會來說基本是很難實現的,它阻礙著人與自然的協調發展,這種方式一旦搬入現實就必然會導致失敗。在現實里人類不會為了生態利益而犧牲人類的自身利益。“人類決不可能不是人類中心論的,人類職能是從人類意識的視角上去觀察自然和生態?!盵1]
生態中心主義還包括了一種對自然生態里基于其內在系統以及現實“系統”原因的尊敬感。就如艾克斯利所強調的那樣,這種類優先考慮非人類的自然或至少把自然生態放在與人類社會相同地位的“生物道德”是生態中心主義的核心層面[2]。生態中心主義把自然生態規律駕馭在人類之上,普遍認為人類單獨發展最終會影響到整個生態系統的整體有序性。人類需要敬重自然,并且盡可能地將人類自身發展與自然保持同步。佩珀認為,在提倡建立人與自然生態平衡關系的同時生態中心主義者卻離開了人類的實踐活動,通過制約經濟的發展來保護生態環境以維持生態系統的平衡的做法,是很不現實的,必將會導致綠色烏托邦。
二、重返人類中心主義
在人與自然的關系中,不能完全以自然為中心,在不損害自然的前提下,應當優先考慮人類的利益。佩珀提出的人類中心主義是歷史唯物主義為基礎的人類中心主義,與資本主義所實踐著的人類中心主義在本質上有著區別。資本主義踐行的人類中心主義其實質上是一種技術中心主義,這種技術中心主義主張通過技術控制自然為人類所利用和操縱,以此來推進人類社會的進步和發展。佩珀認為人類中心主義作為一種長期的集體人類中心主義,能夠致力于人類實現可持續發展??沙掷m發展的實質原本是既考慮當前發展需要,又要考慮未來人類社會的發展,決不能以犧牲未來人類社會的利益為代價來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從可持續發展角度來說,可持續發展是人類的發展,人類社會的長期利益才是發展的重點。這種基于自然——社會辯證關系之上的人類中心主義,將人的尺度與物的尺度結合,在人處于中心地位的前提下,既考慮人的利益又考慮自然的利益,以此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
馬克思受培根思想的影響,他認識到只能通過尊重自然的規律來利用自然。佩珀指出,支配自然并不等于破壞自然、控制自然,支配意味著人們有意識的控制,它不會引起生態難題,而是解決問題的起點?!爸洹弊匀皇峭祟悓嵺`、社會生產關系緊密相連的,人們在“支配”自然中,提高生產力來促進自身發展,從而達到人類解放。
三、對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思考
佩珀重返人類中心主義的自然生態觀點,把人放在了與自然關系中的中心地位,將人類的長久利益作為人類行為的出發點和價值表現尺度,這為當前我國解決生態問題提供了一條比較現實的思路,對生態文明建設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實現中國夢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依舊需要大力發展生產力。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取得巨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但是環境問題已經成為一個事實擺在全體人民面前。如何合理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是十分重要的課題。在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上,將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提上了議事日程,提出了“必須建立系統的完善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用制度保護生態環境。”[4]佩珀強調解決生態危機的根本方法是建立生態社會主義,只有生態社會主義才能在經濟增長、發展生產力的同時解決生態危機問題。建立生態文明社會主義社會,促進人和自然的和諧發展,倡導正確的消費觀,自覺抵制異化消費,以減輕對環境造成的壓力;建立生態文明社會主義社會,促進科學技術的發展創新,正確認識科學技術,不盲目崇拜,通過科技的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減輕環境問題;建立生態文明社會主義社會,促進國民綜合素質的提高,積極宣傳綠色概念,使綠色深入人心,以全體人民的自覺行動來為生活添彩、為環境增綠。
參考文獻:
[1][2]戴維·佩珀.生態社會主義:從深生態學到社會正義[M].劉穎譯.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5.P48.
[3]王真.“弱”人類中心主義范式構建生態社會主義[J].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2014.P39.
[4]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回憶文件匯編[C].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