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對于文學類文本閱讀,經常會出現這種情況,就是很容易意會,但是難以用語言準確地表述出來,也就是無法實現言傳,對此,本文就文學類文本閱讀的意會和言傳進行了深入探究,以期學生能更加深刻的感悟文學類文本的內涵。
關鍵詞:文學類;文本;閱讀;意會;言傳
作者簡介:李逍逍(1996-),女,漢族,沈陽師范大學漢語國際教育專業在讀本科生。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6)-23--01
前言:
對近幾年的高考進行分析,可以發現,文本閱讀在文學類中的比重越來越大,分值也越來越高,在文學類文本閱讀中,學生經常會表現出厭煩、畏懼等情緒,使得學生很難獲得高的分值,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有很大一部分是因為學生雖然領悟了文學類文本的含義,但是并不能很好的用語言表述出來,對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掌握這類文本閱讀的特殊性,了解其規律,從而更好地實現文學類文本閱讀的意會和言傳。
1、文學類文本閱讀中的難題及其根源
對于文學類文本,一般會出現在設定好的語文授課中,在考題中會以獨特的方式出現,在正常的文本講課、閱讀測試中,都設定有一定的閱讀疑難,而針對這類問題,學生經常會感覺很困惑,難以準確的應答。在教學活動中,教師采用常規的授課思路,學生的復習效率比較低,難以獲得良好的分數,有很多學生感覺,對于一個文本,雖然能理解其含義,但是無法用合適的語言書寫出來。
在文學類文本閱讀中,語言、內涵是可以相互轉換的,在初步閱讀中,是從語言向內涵的轉變,在后續的表達中,則是從內涵向語言的轉化。學生在“意會”過程中,需要參照上下文,對文本的深層次內容進行理解,而對于“言傳”則是將文本中某一段內涵用語言表達出來。在文本閱讀中,語言表達具有很強的符號特性,是精煉的言語的融合,包含著各種概念、邏輯思維、閱讀體悟、情感表現、意念等,也就是說文學類文本閱讀難題的根源在于其本身意會與言傳的復雜性。
2、解決文學類文本閱讀中難題的方法
在初步閱讀或者粗略閱讀中,學生只能獲得對文本的直接感受,也就是只能簡單的停留在最基本的意會層面,但是對于文學類文本閱讀,不管是教學還是考試,都不止表層意會層面,從教學情況看,不管是教學要求,還是考試需求,都需要做到“精確”意會,這樣才能更好地進行言傳,從意會向言傳的轉變,也是文學類文本閱讀教學、測試所必須掌握的技巧,下面對此進行深入分析。
2.1拓展內涵
對于文學藝術而言,其形象性比較弱,文學往往是通過語言符號,來對藝術形象進行塑造,讀者在閱讀過程中,通過聯想、想象,達到拓展藝術形象內涵的目的。作者的思想情感會蘊含在文學藝術形象中,并通過對比、重疊、反復等藝術手段,將藝術形象突出、放大,進而帶給讀者感悟。對此,在進行文學類文本閱讀中,要特別注重閱讀內涵的拓展,要引導學生充分延展文本的深意,要讓學生在精準領會的基礎上,學會用語言表達,學生只有對文本的內涵進行深入理解、拓展,才能更好地對其進行描述。在文學類文本閱讀授課中,教師不僅要引導學生掌握基本的技能,還要引導學生進行深入感悟,改變以往的功利性思路,在常規閱讀中激發學生的思維,并注重引導學生親身感悟,從而在面對文本時,更好的應對。
2.2豐盈學識
在文學類文本閱讀中,要想更好地完成閱讀任務,實現意會與言傳的貫通,不僅需要教師的更好引導,還需要學生本身對文本進行深入的體驗、想象、思考,學生是完成文本閱讀的主體,學生只有對文本有了“意會”,才能為接下來的“言傳”打下基礎,也就是說學生本身需要一定的學識,要做得好“心中有數”,這樣學生才能對文本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因此,在日常教學中,要特別注重學生學識的豐盈,要不斷擴展學生的視野。語文課對學生學識元素的豐富有不可代替的作用,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因為功利性元素而利用過多的習題練習來代替文本閱讀,要不斷加強閱讀,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技巧,并通過語文實踐活動來加深學生的感悟,這樣才能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文本中的“意”,而這也是學生從“意會”向“言傳”轉變的一個必要過程。
2.3深入慎出
在文學類文本閱讀中,題型最為寬泛的就是“說說你的看法”“探究其中的……”這類探究性問題,面對這類問題,學生往往會感覺無從下手,學生雖然“意會”了,但是無法更好的“言傳”。面對這類情況,應該從整體上把握,要做到“內引外聯”,也就是在探究過程中,不能脫離原文,要對原文進行整合,在此基礎上實現言傳。同時還要善于“外聯”,從原文內容聯想到學過的知識,從而更好的應對文學類文本閱讀問題。
3、總結
對于文學類文本閱讀中的只能“意會”無法“言傳”問題,要注意在文本閱讀中,深入理解其內涵,要解析文本中隱藏的深層次內涵,實現意會和言傳的融會貫通,將兩者有效的融合起來,這樣才能更好地將文本中深意展現出來。
參考文獻:
[1]孫勤東,孫璐.文學類文本閱讀的\"意會\"和\"言傳\"[J].中學語文教學參考旬刊, 2010(12):143-145.
[2]胡世平,梁富華.試論文學類文本閱讀的『意會』和『言傳』[J].速讀旬刊, 2015(10):141-142.
[3]李俊英.論初中語文閱讀中的“意會”與“言傳”[J].課外語文:教研版, 2013(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