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空間轉向是我國在文學領域中的一個新的突破,基于空間轉向理論下的中國文學得到了較好的發展,在我國文學領域占有重要地位??臻g轉向理論將文學帶入了一個新的環境之中,促進了我國文學的進一步研究,對我國文學界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本文旨在向人們介紹空間轉向理論的具體內涵,并分析基于空間轉向視閾下的我國現當代文學的發展狀況,以保持文學領域的健康發展。
關鍵詞:空間轉向視閾;中國;現當代文學
作者簡介:王藝橋(1996-),女,沈陽師范大學文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6)-23-0-01
我國現當代文學的發展大不如前,傳統的文學模式已不再滿足于現代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水平,所以就需要一種新興的文學模式從而促進我國文學界的發展,空間轉向理論恰恰滿足了這點要求,它為文學界注入了新的力量,為文學領域的發展創造了條件。
一、空間轉向視閾
20世紀后半葉,“空間轉向”被人們認為是在知識與政治發展過程中占有舉足輕重地位的理論。空間這一概念開始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青睞,由此開始的研究也逐漸增加??臻g觀念同時具有物質屬性和精神屬性,所涉及的范圍十分廣泛??臻g理念與人們具有密切的聯系,它存在于人們生活之中,使不同的社會群體之間具有一定的空間聯系,而這種空間聯系已經滲透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具有文化性、社會性、宗教性等等。
對于空間的界定一直是人類煩惱的問題,作為世界最基本的構成要素,空間具有非常復雜的概念,所以對它的定義顯得十分困難。西方學者主要將分為三部分:第一空間、第二空間和第三空間。第一空間就是指空間形式具象的物質性,主要就是指具體存在的事物。第二空間則是人類認知形式下具有的空間性,主要是通過空間觀念表現出來的。第三空間是第一空間和第二空間的結合體,處于這一空間,既可以是真實的,也可以是虛幻的。通常情況下,第一空間會被認為是真實存在的,而第二空間會被認為是虛擬想象的。
空間轉向理論主要以物質空間、概念空間、表現空間、再現空間等方面為研究對象,而進行空間轉向視閾下的中國現當代文學的研究一方面使研究對象發生了改變,另一方面在研究方式、思維方式、闡述方式,以及言說方式都會出現一定程度的改變??臻g轉向理論改變了我國現當代文學中庸俗化、零散化的發展困境,促進了我國現當代文學完整性意義的實現,為我國文學界開辟了一條嶄新的道路。
二、基于空間轉向視閾下中國現當代文學的分析
(一)我國現當代文學的發展現狀
從現當代社會文學的發展現實可以看出,大眾文學和通俗文學開始成為了社會的主流文學,傳統文學出現變化,逐漸變得分散化、普通化,對我國文學的發展產生了一定的消極作用,阻礙其發展進程。
中國現當代社會的文學作品也受到了西方文學的影響,同時自身擁有不斷發展調節的社會基礎,從而形成了一種新的文學形式。中國現當代文學隨著環境的發展也受到了文化和古代文學的影響,具有現代科學所擁有的民主精神。根據以上種種條件,現當代文學在無論在表現手法上還是藝術形式上又發生了改變,對傳統的文學模式進行了革新和進化,創造出了一種新式的文學形式。
中國現當代文學主就是指1917年之后的文學,大體可分為兩個部分:其一是現代文學;其二是當代文學?,F代文學,也可稱為新文學,主要是指從“五四”運動時期開始到中國成立后三十年的文學作品,主要包括魯迅、胡適、周作人等一些代表人物,這些人對當時文學發展產生了積極作用。當代文學是從新中國成立后的文學發展時期,在這一時期文學主要是以反映中國現實社會情況為題材,具有一定的政治性意義,同時作品表達人物形象鮮明,注重文學中蘊含的史詩性效果,這一時期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秦牧、余秋雨等等。
20世紀80年代之前,現代文學與當代文學史本是兩個不同的文學領域,各自具有獨立性,但自從80年代后期陳思提出了新文學的整體新思路,二者才漸漸開始融合,走向一起。
(二)分析基于空間轉向視閾下的中國現當代文學
空間轉向理論應用到中國現當代的文學之中,對我國來說意義非凡,它可以幫助解決現當代文學中遇到的問題,促使中國現當代文學可以有序化發展。將文學與空間轉向理論進行巧妙融合,因此形成了文學空間理論。文學空間理論并不僅僅研究文學中的再現空間,其中也含有文化空間、文學想象空間等多個方面。文學空間理論的出現對我國傳統的文學形式是一次重大的突破,文學不再受到時間向度的限制,研究領域大大拓寬。創造一個完整的小說環境需要將視野、地平線、場所、景象、背景以及位置等方面進行組合,而這些象征空間和空間象征的表現就是文學空間理論的表現方式。文學空間理論會受到時代發展和主流思想而發生改變,文學空間理論下的作用可以表達作者的主觀想法,體現作者的內心情感、思想情緒、文化記憶以及歷史設想,這屬于一種意象的表達,這也正是傳統文學中所忽視的內容,沒有對空間問題進行深刻地思考也就無法對文學空間進行合理地解釋,不利于現當代文學的良性發展。
結語:
綜上所述,基于空間轉向視閾下的中國現當代文學預示著新的開始,傳統文學已不再適應時代需要,要想中國文學繼續發展,就需要進行革新,而空間轉向理論正好為中國現當代文學提供了條件,進一步促進中國現當代文學的繁榮發展,增強我國綜合國力。
參考文獻:
[1]李靜.“空間轉向”中的當代中國小說研究[D].蘇州大學,2013,13(11):11-9124.
[2]楊淋麟.空間維度下的中國當代底層敘事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4,11(14):13-2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