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項目課題:本文系2015年廊坊師范學院人文社科一般項目(廊坊市3-6歲幼兒家庭文化資本對其親子閱讀的影響研究)研究成果之一,項目編號LSWY201506。
摘 要:采用《幼兒親子閱讀調查問卷》對廊坊市幼兒園150個3-6歲幼兒家庭進行調查。研究結果顯示:大多數家長對親子閱讀活動的科學認識和理解以及態度很積極,積極關注親子閱讀活動并主動實施,在進行親子閱讀活動時會使用指導策略,對于親子閱讀活動的條件創設積極主動,準備較為充足。
關鍵詞:幼兒;親子閱讀
[中圖分類號]:G6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6)-23--02
1、引言
最早提出親子閱讀概念的是新西蘭教育家Holdaway,他認為親子閱讀是指家長和幼兒共同閱讀圖畫書和故事書的一種活動,其主要目的并不是學習知識,而是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進行的類似游戲的活動。[1]中央教育研究所的一項研究表明,在學齡前促使孩子智力發展的最有效的方式便是親子閱讀。[2]3-6歲期間是人的主要閱讀能力形成的時期,在幼兒關鍵期內,家庭在幼兒發展閱讀能力的時期至關重要。柏金等人對親子閱讀過程的錄像觀察發現,父母與幼兒的感情交流越好,幼兒越愿意參與親子閱讀。[3]我國順應發展閱讀社會的潮流,于20世紀90年代開展了大規模的親子閱讀教育研究。周兢以母子共同閱讀圖畫書為切入點,分析親子閱讀活動的類型特點,“有合作式親子閱讀能夠提高閱讀效率,增加知識,讓孩子真正體會到閱讀樂趣。”[4]親子閱讀能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還能培養其口語表達能力,拓展思維等,更重要的是,給父母創造與孩子溝通以及分享讀書樂趣的機會。本研究嘗試探索廊坊市3-6歲幼兒親子閱讀的現狀,為后續相關研究提供參考。
2、研究過程
2.1研究對象
隨機抽取廊坊市3所幼兒園的3-6歲幼兒家長,正式發出的問卷總數為200份,回收167份,其中有效問卷150份,有效率89.82%。
2.2 研究工具
《家庭親子閱讀活動調查問卷》,由趙曉茹編制,主要涉及家長對親子閱讀的理解和態度、親子閱讀的條件創設、親子閱讀的內容、實施過程及指導策略,共16個題目,所有題目都采用五點計分方式,該問卷信效度良好。
3、結果
3.1親子閱讀活動指導策略
家長在親子閱讀指導策略各題的得分普遍較高,如表1所示。
3.2家長對于親子閱讀活動的理解和態度
家長對親子閱讀活動的理解和態度各題目的平均得分很高,接近滿分,具體可見表2。
3.3 親子閱讀活動的條件創設
家長關于親子閱讀條件創設各題目的得分均較高,具體可見表3。
3.4家長實施親子閱讀活動的主動性
家長實施親子閱讀活動主動性各題目的得分均較高,具體見表4。
4、幼兒親子閱讀狀況分析
研究結果顯示大多數家長在進行親子閱讀活動時會使用指導策略;多數家長關注親子閱讀活動并主動實施;家長對于其親子閱讀活動的科學認識和理解以及態度很積極。究其原因有可能是家長的文化程度普遍較高,并且接收來自各渠道的有關教育孩子的信息,會有意識的積極進行親子閱讀。建議家長們在此基礎上,學會更科學有效的策略,以便在幼兒的關鍵期內,引導他們更健康的成長。
研究還發現家長對于親子閱讀活動的條件創設積極主動,準備較為充足。分析原因可能是現在城市的物質生活條件顯著提高,家長愿意為孩子提供自己力所能及的條件。建議家長們在積極創設閱讀活動條件的基礎上,學習關于親子閱讀活動的相關知識,更高效地利用資源進行條件創設,這樣的話既為幼兒創設了良好的閱讀條件,也不至于鋪張浪費。
參考文獻:
[1]趙曉茹.城市幼兒家庭文化資本與其親子閱讀的相關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1(6):5.
[2]趙玉芳.圖書館開展親子閱讀活動的意義和措施[J].河南圖書館學刊,2008(8):4.
[3]Bergin,Christi.The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during beginning reading[M].Journal of literacy research, 2001:681-706.
[4]周兢.早期閱讀發展與教育研究[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