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反諷這一常有趣的語言現(xiàn)象,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我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正是因為有反諷的存在使一些語篇達到了一種幽默和發(fā)人深省的效果。本文從認知語言學中的識解觀這一理論來分析反諷語篇這一重要語言現(xiàn)象, 意在為反諷語篇提供另一個視角分析。
關鍵詞:認知語言學;識解觀;反諷語篇
作者簡介:李汶倩(1992-),女,四川達州人,四川師范大學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
[中圖分類號]:H0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6)-23--01
識解開始被稱為“意象”,最初表明人們在感知外部客觀世界過程中形成的一種抽象并能長期保留在人們頭腦中的感受。Langacker用這個術語來指人們可從不同的視角、轄域、突顯、以不同方法觀察情景和解釋內容的一種認知能力。
一、從背景分析反諷語篇。
理解一個表達式需要另外表達式的意義或結構來作為基礎,這叫做背景。背景與預設相關,可作為理解另外語篇的基礎。《傲慢與偏見》就運用反諷批評了當時社會一味追求金錢和地位的婚姻觀。小說的開頭,奧斯丁就用了反諷烘托主題。It is a truth universally acknowledged that a single man in possession of good fortune must be in want of a wife.當讀者讀到truth 時,就不約而同地想到些哲學理論。這就跟讀者奠定了一個背景,一個很正式的預設,后文指出truth 居然是指a single man in possession of a good fortune must be in want of a wife,才會產(chǎn)生這樣一個反諷效果,將百姓的婚姻觀在“真理”的包裝下而達到是謬誤結果。小說的開頭運用反諷來批判金錢至上的婚姻觀,而后續(xù)小說都是圍繞這句話不偏不倚地進行著。
二、從側顯與基體分析反諷語篇
在側顯與基體中,Langacker例子就是我們對斜邊這個側顯的認識依賴于三角形這個基體,反諷中很多的隱喻提供了一個理解本體的基體,本體是基體中被突顯的事物。例如《歡樂頌》里的一段臺詞,安迪對小曲說:簽約之前,一定要使勁把這個氣球吹打,就算你的條件是一個狗尾巴草,你也一定要把它包裝成一個有氣質的狗尾巴草,等到雙方綁在一條船上的時候,再努力做事實。我相信你會把你的狗尾巴草包裝的獨一無二了,因為你的經(jīng)驗不夠,所以我讓你把它包裝的更特例獨行一些,千萬不要把狗尾巴草說成是玫瑰花。背景是富二代小曲需要談成一筆生意。這段談話是女強人安迪鼓勵小曲要盡力包裝她的方案以求得簽約成功。因為小曲實力有限,所以安迪稱小曲的方案為“狗尾巴草”這很明顯是諷刺小曲的方案不完美且很難拿出手。狗尾巴草就是一個喻體,并為觀眾提供了小曲的實力。所以說喻體在這段反諷語篇里充當理解本體的基體,本體就是小曲的實力。雖然安迪鼓勵小曲把方案做成一個特立獨行的狗尾巴草而不是玫瑰花。在理解這段反諷語篇時,就要首先用識解觀去理解狗尾巴草和不能登大雅之堂的方案之間喻體和本體的關系。
三、從轄域觀分析反諷
王寅老師曾指出,一個詞項可喚起一系列的認知域作為意義的基礎,展現(xiàn)出詞義的復雜性和層次性。所以在理解反諷語篇的時候,一個詞可以打開聽者不同的認知域,讓聽者領會其中的含義,達到反諷效果。例如:在一個重男輕女的農村,王家只有了兩個女兒,在村子里面不受人待見。在街坊鄰居聊天的過程中。鄰居看到老王和兩個女兒正在干活。
鄰居:吃飯了嘛?這么早就起來干活了。
老王:還沒,趁這幾天天色好,趕緊的把莊家拿去曬。
鄰居:你這兩千金好能干哦,都幫著干活呢。大千金和二千金……(諷刺王家只有兩個女兒)
老王說:什么一千金,她呀就是半噸咯!好在咱娃也蠻爭氣,這不前幾天拿到了大學通知書。
鄰居:哦喔!
俗話說得好,家有千金是福氣。這里的千金是聽話人的感知焦點,最開始我們用千金小姐來代指富人家的女兒。而這里的背景肯定是窮人家庭。所以最開始鄰居家就有諷刺的意味在里面。而“千金”這個詞在最開始就喚起了聽者一系列的認知域,老王肯定也知道鄰居有諷刺的意義在里面,所以老王也以反諷的話語回給鄰居,雖然是女兒,千金就千金,但是兩千金就等于一噸,和一個兒子有什么去區(qū)別。(人們會用一噸來兒子)側面說女兒是不如兒子的,但好在王家的兩個女兒都很出色,既然你們想在這個方面作比較,那就順勢回給對方。即按照你的要求回答了你,又回擊保全自己的尊嚴。
總結:
本文從識解觀中的視角、側顯和基體以及轄域觀來分析反諷語篇的建構,這不僅可以說明識解觀可以用來聯(lián)系語用學來分析反諷語篇。反諷語篇不僅出現(xiàn)在我們的日常話語中,也出現(xiàn)在文學翻譯中,如何把握理解這個度的關鍵就是利用識解觀可更細致的分析出說話人的目的,以及反諷構建的特點。同時識解觀可以去更好的引導理解和翻譯反諷語篇。
參考文獻:
[1]王寅2004,《認知語法概論》,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2]F.Ungerer and H.J.Schmid: 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M]. London: 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 1996.
[3]張克定. 從意象到識解_Langacker認知語法研習札記[J]. 外文研究,2014(9).
[4]楊慶云. 語用預設與反諷語篇的建構[J]. 外語教學,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