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學作品中對女性形象的描寫通常是從女性的性別、種族與歷史變遷等角度來說明女性生存的情況,而美國猶太作家文學作品則豐富了女性的生存意識。本文通過分析美國猶太文學作品中的女性生存意識,探討了猶太女性在歷經民族苦難、性別歧視等問題后如何去融入主流社會,同時也分析了有覺醒意識的美國猶太作家對猶太女性未來生活的設想。
關鍵詞:猶裔美籍;文學作品;生存意識
[中圖分類號]:I1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6)-23-0-01
文學作品必然與社會文化影響有著一定的聯系。二戰之后,大量的猶太人移民到倡導民主的美國,其中猶太女性面臨著如何融入到主流社會中的問題。因而,美國猶太作家便開始在文學作品中展現復雜社會環境中的猶太女性生存意識。
一、女性生存意識的體現
1、通過苦難傳遞對生存意識的關注。
縱觀猶太歷史,猶太人的基本生存方式就是忍耐,在苦難中度過。在這樣的背景下,猶太女性卑微的地位在猶太作家的作品中得以充分體現。美國猶太作家都會從不同的角度來描寫猶太女性惡劣的生存環境。馬拉默德的作品《伙計》,通過男主人公對待女兒與妻子的不同態度,描寫猶太女性的生存意識。妻子作為第一代女性猶太移民的代表,她的生活就是幫助丈夫打理店面,照顧兒女,狹小的空間與周圍的冷漠使得她表現得更加冷漠,希望自己的女兒在未來能夠嫁給有錢的律師,以免自己的女兒重蹈自己的道路。另外,女兒作為“移二代”,生活命運波折,但是卻一直在尋找新的生活。作家通過對不同時代猶太女性生存狀況的描寫,揭示了猶太女性在苦難中不斷的獲得新生,向社會傳達他們對猶太女性的關注。
2、通過女性態度傳達生存意識的發展。
猶太文學作品不僅通過對生活狀況的描寫引起人們的關注,同時映射的女性態度也展現了生存意識的發展。
首先,女性獨立勇敢的生存意識,在當代社會中表現更為明顯。在《頭七年》中,女兒米麗亞姆身上就顯示出了敢于挑戰父權的獨立意識,進而體現了新一代的女性能夠在新的生活中追求精神世界,突破原有的生活狀況,獲得新生。
其次,母性生存意識。在早期的希伯來文學中對婦女的描寫就不缺少母性,但是在這種意識上他們更多表現的是對丈夫的關愛,經過猶太民族文化與西方文化的融合,女性在這方面被賦予了更多的色彩,有的作品中就將女性塑造成一個民族的引路人,塑造偉大的人物形象。
最后,自由思想中的生存意識。猶太民族的文化在發展中必然會與當今的文化發生一定的沖突,在這種沖突中必然會使得廣大的猶太女性起來反抗,進而產生新的生存意識。但是由于時代的限制,在作品中更多地表現出簡單的女權主義,主要是通過對性的解放來尋求生存意識。有的作品描寫婚前同居等當代文化現象,但是我們應該注意,性的解放只是猶太作家在表達自己對傳統文化的抵抗情懷。
二、對女性生存意識的認識
首先,文學作品中充滿了女性艱苦生活的背后必然會有相對應的女性生存意識,主要原因在于猶太人移民到美國后對當地生活的體驗,作家對這種生活的真實反應。猶太文學作品出現女性生存意識的探討,在某種程度上主要根源于這個民族歷經的苦難,使得女性失去了家的感覺,也根源于她們一直處在民族生活的邊緣上。在這種生存環境中,她們有著比他人更多的生活壓力。隨著社會進步,在猶太文化與美國文化的沖突下,必然會激發女性的生存意識。在美國猶太文學作品中,我們不僅能夠體會到一個民族經歷的苦難,還經歷著面臨著移民生活的融入與追求,更能夠從作家的作品中體會到作家對于民族與女性發展的意識。只有用睿智的眼光,通過對文學作品的背后思想的分析,才能夠理解特定的人群在特定生活中的心理發展過程,才能夠更好的體會到女性生存意識的追求。
其次,文學作品本身就是反應社會現實的一面鏡子,也是作家抒發自身情感的一種表達。美國猶太文學中對女性生存意識的表達,其實也正是體現了美國猶太作家通過對猶太女性未來生活的設計,來表達他們心中的愿望。其實,在文學作品中想要表達的不僅僅是女性生存的意識,更多想要表達的是整個猶太民族生存的意識與對現實生活的覺醒。
最后,有些作品中對女性生存意識的表達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就作品的表達形式來說,無論想要表達什么樣的內容,其本身卻是個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人物本身形象的復雜性、藝術表現手法等在一定的程度上都會影響到生存意識的表達。有的時候讀者的閱讀會偏離作者本身的意圖。此外,文學作品中女性生存意識也是對生活的一種抗爭,但是每一位作家的創作思維與生存意識理解的不同,從某種角度來說就很難準確的表現女性生存意識。
三、總結
美國猶太文學通過對生存環境與歷史變遷的描寫,探討女性生存意識產生的根源,這種生存意識的產生對猶太女性在未來的發展中具有特殊的意義。通過文學作品表達生存意識,不僅能夠突出猶太女性對來自社會中的各種壓力與不公平的反抗,同時也能夠體現出美國猶太作家在特殊環境中對特殊群體的關注。
參考文獻:
[1]劉彩霞,猶裔美籍作家文學作品中的女性生存意識,臨沂大學學報,2014年08月.
[2]張娟,試論於梨華作品中女性意識的認識遞變及其文化內涵,湖北工業大學,2011年10月.
[3]陳娜,諾曼·梅勒戰爭小說文化心理研究,湘潭大學,2012年06月.
[4]陳學芬,自我與他者:當代美華移民小說中的中美形象,河南大學,2013年0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