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幾年,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普遍提高,物質生活的豐富使得人們對精神生活的要求更加提高,特別是對服裝藝術的要求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服裝的傳統功能性已經不再是消費者的唯一需求了,人們愈發注重對服裝設計藝術的審美追求。因此,服裝生產的質量和工藝越來越被社會關注。本文對服裝結構和工藝間的關系和影響進行了研究,并提出了服裝生產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法。
關鍵詞:服裝結構;服裝工藝;影響
[中圖分類號]:J5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6)-23--02
服裝結構是服裝造型的重要前提,可以說沒有服裝結構,服裝造型就無從談起。由于現代服裝生產絕大部分都是在一定規模狀態下進行的批量生產,所以,服裝結構的形成決定了服裝造型的式樣,而服裝造型的式樣又決定了服裝生產工藝的整個流程,由此可見,服裝結構對服裝工藝的影響十分重要。服裝工藝設計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藝術,服裝的結構牽制著服裝的工藝,它對服裝的制作、服裝飾品的設計、服裝圖案的應用以及面料的采用都有著重要的影響。服裝結構與服裝工藝是一對辯證矛盾的兩個方面,在服裝生產的過程中,它們彼此影響、相互融合和諧統一于服裝生產工藝的整個流程之中。
一、服裝結構和工藝間的關系
服裝的結構和工藝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相輔相成,服裝的結構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對服裝的工藝進行決定,而服裝的結構也能夠通過服裝的工藝來彰顯。不同的底蘊和文化決定了不同的服裝結構特點和理念。中式的服裝較為內斂,而西式服裝更多的是張揚,因此中式服裝更加需要采取適宜的工藝來彰顯意向,并進行個性化的創作如手工裝飾、刺繡等,都能夠彰顯和烘托出中式服裝的特殊結構。譬如,中式女裝的傳統“V”字領,其在領口配以手工刺繡的工藝,將工藝和結構進行完美的契合,充分彰顯出中國古典的東方神韻,將傳統和古典的美感傳承和延續。相對的,西方的禮服類就是將張揚的個性進行凸顯,對造型進行夸張的設計,配以閃亮的寶石和精致的串珠等,貫穿奔放、精致、大氣的理念。結構和工藝在服裝上的巧妙結合,其在某種程度上類似于圖案和色彩的組合,相輔相成、相互融合一同創造出服裝藝術的高雅境界。
二、結構對工藝的影響
服裝結構在較大程度上能夠對其制作工藝產生影響,服裝的造型由服裝的結構所決定,而適合的服裝制作工藝才能夠將造型的美感和藝術性彰顯出來,將設計師的理念和內涵進行較好的傳遞和承載。例如,休閑類的服裝,其結構較為簡單,具有較好的舒適性,適合人們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進行穿著,這樣的服裝特性就決定了簡約舒適是休閑服裝的工藝主題,不能夠張揚和夸張,最好少使用裝飾,設計的圖案也主要為簡約大方,其服裝的工藝也是流水線生產、和免熨燙的工藝,將其自然的舒適理念體現出來。
服裝的結構對裝飾品的工藝也有一定程度的影響,服裝的造型決定于結構,而造型的不同也需要相應風格的裝飾品來配合。傳統的中國服飾結構通常是使用同色系圍巾、流蘇、背包等裝飾品;仿生童裝的特點是活潑可愛,其造型通常是植物和動物的造型,其在進行裝飾品的配置時,就需要以此為基調來進行,例如鮮花造型的服裝結構,其裝飾品就應當選擇立體的葉子等,樹袋熊造型的童裝結構就應當配置帶有耳朵的帽子、考拉爪子、短尾等,以此來配合服裝的整體,對結構進行進一步的補充,為服裝造型增添生動和活潑的特性。西服具有嚴謹且精致的結構,將西方文化中嚴謹的作風和科學的理念進行充分地顯現,其服裝的裝飾品上就是配置平整的襯衫、精致的領帶、領帶夾等。服裝結構的不同也要求了不同的服裝裝飾品,而在選擇裝飾品和工藝的過程中,要使這幾者與服裝的結構保持共同的文化和理念,才能夠將服裝與裝飾品進行良好的融合,形成一個完整的服裝藝術。
服裝的圖案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服裝的結構,圖案本身能夠對服裝的色彩進行改變,并將其生動感進行提高,不同的服裝結構要求的圖案也有所不同,例如在傳統的中國服飾中的對襟服裝,其要求的圖案都在傳統的圖案和花紋中,如祥云等,而手工刺繡是最能夠將其傳統結構彰顯出來的圖案工藝,將中國傳統文化所具有的東方神韻在對襟服裝中進行體現,表達出美好和諧、吉祥如意的傳統寓意。運動服飾結構更加接近于人體結構,適合在運動時穿著,其對運動性能和舒適性能有著較高的要求,因此其圖案工藝多采用膠粘和印制,體現出其簡約、舒適的主題。
服裝的結構對其面料的選擇有著更大的影響,服裝結構的不同,其在進行面料的選擇過程中,也有著不同的要求,例如在對睡衣結構進行面料的選擇時,其主要的要求是具有良好的吸水性、柔軟性和舒適性,睡衣具有寬松簡潔的服裝結構特點,面料的選擇應當與結構和功能相配合,對其寬松型和舒適性進行體現,不能過度地追求服裝的造型。西裝具有科學嚴謹的結構,因此其造型必須配合結構具有良好的挺括造型,使用定型性良好的面料,將其科學和嚴謹的態度和理念彰顯出來。
三、問題及解決措施
其一,服裝的結構追求時尚性,但是其使用的工藝卻是傳統工藝,二者并不協調,一些服裝對個性和時尚通過夸張的結構進行體現,但是選擇的工藝仍舊是流水線生產或傳統工藝,個性化的設計并沒有配以個性的工藝,導致服裝的風格和工藝沖突。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先對工藝的理念進行改變,將結構和工藝進行合理地結合,將其藝術的理念融入服裝當中,進行整體的設計。
其二,結構的不合理導致不合理的制作工藝,服裝的造型被結構所決定,結構的不合理設計會導致造型喪失原本的功能和美感。不合理的結構也會導致不合理的制作工藝,其服裝的成品也具有較強的不合理性,其不僅不具備審美性,其由于本身存在矛盾的設計而失去了原本的功能性。為了解決此問題,要從服裝的功能和美感入手,對其結構進行合理地設計,選取合適的制作工藝,制作精致優良的服飾。
其三,服裝結構在進行制作工藝的選擇時過分的追求現代時尚感,但是其服飾的結構卻不具備相應的時代感,時代的標識之一就是服裝,一些服飾在進行結構設計的過程中,并沒有將時代的特征融入進去,仍舊采用大眾化的傳統結構,而時尚的制作工藝和傳統的結構結合,顯得不倫不類,時尚的元素得不到體現,傳統的元素也得不到傳承。譬如傳統的結構使用三維立體制作和立體的裝飾品,致使服裝成品不僅無法進行人群的定位,也無法對年齡段進行定位,為了對此問題進行解決,應當對設計的理念進行根本的改變,將時代感較強的結構與時尚的制作工藝相結合,使服裝更具時尚性和時代感。
結語:
服裝具有較為復雜的構成,并不是幾塊布料簡單的拼接就能夠組成一件服裝,服裝的結構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夠對工藝產生影響。服裝是人體的包裝,同時也是接觸世界的介質,服裝能夠保暖、御寒、避體、防曬,還能夠將其中蘊含的設計者的思想理念和文化藝術彰顯出來服裝的功能不再僅是保暖,開始追求舒適性和品位性,人們將更加多樣化的內涵賦予服裝。服裝是多種藝術結合的產物,不僅是時代的代言,也是歷史的代言,因此必須對其進行妥善的設計,在保證其根部功能的前提下,使人們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參考文獻:
[1]廖媛秀.淺談服裝結構對服裝工藝的影響[J].天津紡織科技,2014(03).
[2]羅桂蘭.芻議服裝結構對服裝工藝的影響[J].紡織報告,2015(06).
[3]宋科新.服裝結構構成方法比較及新方法的生成[J].四川絲綢;2006年01期.
[4]王益正.服裝結構方法中的擬設標準型態——衣型[J].浙江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5]畢虹.中國古代服裝結構與現代服裝結構之比較[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7年03期.
[6]王程斌,馮澤民,羅先群.服裝結構設計教學探討[J].武漢科技學院學報;1998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