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除中藥發展壁壘 探尋走出去蹊徑
6月16日,由中華醫學會燒傷外科學分會主辦、第三軍醫大學西南醫院燒傷研究所承辦的2016國際燒傷高峰論壇在重慶隆重舉行。國際燒傷協會主席、前主席等國際燒傷領域知名專家教授,中國的程天民院士、王正國院士和付小兵院士等國內燒傷領域的重量級專家共計500人出席。這次高峰論壇,在“精確化、規范化”的主題之下,各國專家突出探討關于燒傷的精準醫學與規范化治療問題。
據悉,我國燒傷醫學創建于上世紀五十年代,歷時半個多世紀,經幾代燒傷工作者的不懈努力,目前發展成為少數幾個在國際上有巨大影響的醫學學科之一。
效果得到認可 京萬紅被聚焦討論
在高峰論壇上,天津達仁堂京萬紅藥業總經理劉文偉分享了京萬紅軟膏在提高糖尿病足創面愈合質量的新經驗。多年來,京萬紅軟膏作為國內首屈一指的燙傷膏品牌和國家的保密級品種,以及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可以說在治愈燙傷、燒傷等疑難病癥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在2008年汶川地震和2010年玉樹地震災難中,京萬紅藥業捐贈的京萬紅軟膏治愈了眾多患者的傷痛,與西藥相比其作用更加明顯。2008年汶川地震時期,當時帶隊賑災的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副局長房書亭對京萬紅軟膏的療效印象深刻,并給予了高度的贊譽。
鑒于京萬紅軟膏良好的療效和深遠的影響,“中國創面修復專科聯盟” 選定京萬紅軟膏,在2016年5月歐洲德國燒傷科醫學會議上由付小兵院士做了重點推介,吸引了國際上知名專家的關注。而在6月16日舉辦的高峰論壇上,京萬紅軟膏同樣被重點推介和討論。
現任聯盟主席、來自日本的Sadanori Akita教授表示,某些藥物在應對某一類特定的疾病時,的確體現出了無可替代的奇效。他建議,對于這類藥物,可以在臨床要求上適當寬松一些,進而通過收集數據來做出進一步的支持。像Sadanori Akita教授這樣重量級專家的倡議,對于以京萬紅為代表的具有特殊療效的藥物推廣來說,無疑具有積極的意義。
會上,中國臺灣的楊瑞永教授和印度Raj Ahuja教授等國際知名專家亦對京萬紅藥膏的療效開展了深入交流,并圍繞京萬紅外用藥國際化進程進行了探討,并對京萬紅軟膏的特定療效表示認可。
外用藥引領 京萬紅被寄予厚望
國際上通行的做法是,在廣泛推廣之前都要經過長期的臨床研究和近乎嚴苛的成分分析。中藥走出去之前,在標準化方面就是一個較大的難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技司司長曹洪欣在接受《中國經濟信息》記者采訪時曾經分析,法律、文化等壁壘是制約中藥國際化的主要挑戰。
正是鑒于中醫藥在走向世界中的困難,作為全國政協委員的劉文偉數年來一直以中醫藥國際化為提案重點,探討使“中藥外用藥率先走出去”的方式,來開啟中藥國際化的進程。
“中藥外用藥在外科領域用藥的臨床療效直觀,干擾因素少,易于評價,尤其是在瘡瘍等領域具有西藥外用藥不具備的比較優勢。”劉文偉說。
京萬紅藥業希望從國際多中心的研究開始,實現開拓國際市場。

全國政協委員、天津達仁堂京萬紅藥業總經理劉文偉在介紹京萬紅軟膏時坦言,已經納入中國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這款中藥外用藥,在如何“走出去”還面臨著的重重挑戰。
第三軍醫大學校長羅長坤在論壇上表示,對燒傷患者實施更為精準、更為規范的診斷和治療,將成為燒傷醫學未來發展的趨勢。與會的國內燒傷醫學研究者表示,將共同努力,走出一條有中國燒傷學科特色的發展之路,讓中國的燒傷醫學在國際上產生更大的影響。
眾所周知,燒傷燙傷等創傷,在一般治療中不僅愈合速度較慢,而且治療期間花費比較昂貴。一位印度醫學專家在高峰論壇上表示,傳統中醫藥的治療效果好,并且價格便宜,如果能夠廣泛推廣對于患者而言無疑是一種福音。
然而,中藥獨特藥效和未能廣泛應用于臨床與市場的現狀卻形成了鮮明的對照。
在這種趨勢和背景之下,劉文偉等有識之士所提倡的以中藥外用藥引領中藥走向世界,或許將迎來新的突破。
中藥走向世界 將迎多重挑戰
近年來隨著“中藥走向世界”已經成為國家戰略的前提下,如何推廣和應用中藥就成了越發緊迫的課題。
劉文偉表示,中成藥國際化進程多年來進展緩慢存在著多種原因:一是大多內服中成藥治療缺乏比較優勢;二是中成藥多為復方,很難做出標準化的分析體系,中藥在評價標準上和西藥不同步;三是歐美發達國家設置“綠色貿易壁壘”。
值得欣喜的是,從政府層面到中醫藥研究機構和國內的諸多高校院所,已經對中藥國際化路徑形成了基本的共識,例如在臨床研究、成分分析等方面與國際接軌便是題中應有之義。此前由付小兵院士牽頭做的糖尿病足治療的研究就是一個非常好的實踐,這次試驗不僅證明了京萬紅軟膏在臨床方面的療效,而且為燒傷和糖尿病足等難以治愈的疾病打開了一扇新的窗戶。
在近幾年的全國政協會議分組討論時,中藥走出去年年成為熱點和重點話題。劉文偉透露,劉延東副總理聽取了他的匯報之后,對中藥國際化的話題很感興趣,對中藥從業者的努力表示肯定。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中醫藥實際上也是世界的中醫藥。對于中醫藥從業人員,中醫藥國際化是一代人的使命和責任。我們要借助一帶一路發展戰略,大力推進中醫藥走向世界,讓中醫藥造福人類。”劉文偉對《中國經濟信息》記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