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程標準指出:“義務教育階段的化學課程,必須面向全體學生,充分調動各個層次學生的積極性,促進學生在原來的基礎上都得到最好的發展。”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推進的今天,課堂教學效率至關重要。課堂是教學的主陣地,也是學生獲得知識的最主要途徑。如何讓化學課堂精彩紛呈是化學教師必須邁過去的坎。本人結合學習新課程改革的心得,談談自己的看法。
關鍵詞:化學課堂;導入;實驗;分層;實踐;興趣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6-04-18
作者簡介:盧慶祥(1981—),男,福建南靖人,中學一級教師,本科,福建省南靖船場中學教師,研究方向:化學教育。
1.注重課堂導入,激發學習興趣
課堂教學時,教師要想方設法把學生的專注力吸引到課堂上。要把學生的心思留住,教師還得花一番心思,要根據教學內容來創設教學情境,把學生引入學習情境當中來,讓學生身臨其境,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化學課堂的導入直接影響到課堂的教學效率。有效地導入,能“一石激起千層浪”,緊緊地扣住學生的心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師創設的情境一定要具體生動,并能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充滿期待,為整節課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例如,在“質量守恒定律”的教學中,我是這樣導入的:“‘水變油’”的始作俑者是哈爾濱的一個司機,他聲稱發明了一種能將水變油的‘水基燃料’,加入這種配方,清水可以變成油。區區數年,這個騙子先后騙取了3億元,最終他的騙局被揭穿,入獄十年。此后數年,‘水變油’的不同版本仍不斷在國內上演。后來,武漢的一個騙子宣稱自己發明了‘酒變油’不料一個月不到,把戲又被人揭穿。那么水和油各由什么組成?為什么水不能變成油?學完本課,你就會了解其中的奧秘。
2.加強實驗教學,培養動手能力
新課程理念下的化學教學特別強調以實驗為主。初中化學實驗中有各種生動鮮明的實驗,運用得當的話,能激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欲,促使學生把實驗現象與理論知識相聯系。化學實驗既是重要學習內容,又是進行科學探究的重要途徑,也是提高學生化學素養和綜合素養的途徑和方法。因此,通過化學實驗,特別是分組實驗和探究實驗,當學生面對直觀鮮活的實驗現象,學生的腦海里必然會產生 “這是怎么回事?這實驗現象是否符合預測”的疑問,從而引發學生對實驗操作過程、現象、結論和誤差進行分析,培養了學生科學的態度。我們在化學課堂教學中應盡可能結合實驗的教學,盡量把演示實驗改成分組實驗,為學生提供動手實驗的機會,同時利用趣味實驗、探究實驗等設置實驗問題,使學生了解知識產生和發展的過程,既增長知識,又培養了動手能力、分析能力、交流能力和探究能力。
3.注重對教學對象和教學目標的分層
在實施新課程標準的今天,教師在教學中要更新觀念,不能以題論題,盲目訓練。而應按照大綱、教材為不同層次的學生制訂共同目標和分層目標。結合學生的學習基礎、心理素質、學習習慣、學習能力以及交際能力,并結合教材的要求把他們分成若干組、若干層面分別指導,以促使每一個學生在原來的學習基礎上有所提高。確定具體可行的教學目標,分清哪些屬于共同的目標,哪些不屬于共同的目標。在把握教學共同目標的同時,根據不同層次學生的認知水平,確定各層次學生的不同要求:對于基礎較好的學生,設計有一定難度的題目,讓他們“跳一跳”就能摘到。對于基礎較薄弱的學生,則要求他們掌握基本內容。對于每一個新授的知識點,不同的學生有著不同的理解能力和應用能力:有的學生能利用新授知識解決課本內的一些基本問題;有的學生能將新知識與舊知識聯系起來,解決生產生活中的部分實際問題;另一部分學生能夠將所學知識運用于實踐中,延伸到課外,提出有創意的問題解決方法。因此,作為教師,要精心設計新知識,讓優秀生提高應用知識的能力,讓中等生在掌握新知的基礎上有所提高,讓后進生對新知識有充分的鞏固。
4.加強化學與生活的聯系,豐富課外活動
生活化教學使學生在更廣闊的空間內自由地發展,明確化學就在身邊,激發學生探索獲取新知識的欲望,既豐富了課余生活,又激發了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如聯系生活利用廢棄材料作為實驗器材,廢的眼藥瓶當作膠頭滴管;可樂瓶可用作集氣瓶、燒杯、漏斗、凈水器等容器。還可以鼓勵學生平時結合教學內容開展課外活動。
參考文獻:
[1]王 立.淺議初中化學課堂的高效教學[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2(49).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