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新公共管理運動興起后,人們對政府績效的關注度越來越高,高階理論的興起也更新了研究界對績效研究的視角。筆者采用21個中國地級市2014年度GDP產值的數據,實證分析了政府部門管理者的人員特征對政府績效的影響。研究結果表明:管理者的任期、工作經歷與政府績效正相關,而管理者的教育背景與政府績效負相關。
[關鍵詞]高階理論;人員特征;績效;GDP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22.069
[中圖分類號]D63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0194(2016)22-0-02
21世紀初,在美國各大城市興起市政預算改革運動,1906年艾倫、布魯埃爾、克里夫蘭成立紐約市政研究局,以此為分界點,公共部門的效率考評進入學術領域,政府績效和公共部門績效管理也開始伴隨著公共部門的改革而發展。
總體來說,影響政府部門績效的因素包含諸多方面。根據Donald C.Hambrick和Phyllis A.Mason的高階管理理論(Upper Echelons Theory):組織的行為是高層管理者的反映,而組織的成果(包括戰略選擇和組織績效)可以通過高層管理者的人口統計學特征來有效地預測。自Donald C.Hambrick提出高階理論以來,諸多國內外學者通過實證研究證實了企業中高層管理者的人口統計特征如性別、年齡、工作經歷甚至政治關系背景等對現有組織的戰略選擇和績效產出影響重大。然而,該理論目前還只是主要運用于企業實踐界,對政府公共部門領導人員的研究則少之又少。
基于此,本文將我國20個地級市2014年的GDP代表政府領導領導者的績效水平,并結合已有研究對企業CEO人口統計特征與企業績效的關系分析方法,通過對比研究嘗試探究政府部門領導人員的任期、教育背景和工作經歷等因素對績效的影響。
1 理論回顧和研究假設
Donald C.Hambrick在文章中指出組織績效與管理者背景相互作用互為因果,即可以通過對關鍵管理者的背景特征的分析部分預測出組織的績效產出,進而通過高階管理者特征和組織戰略的選擇來直接或間接影響組織的績效水平。這就為人們利用高階管理理論來研究政府部門人員結構與政府績效的關系提供了依據和理論支撐。
1.1 任期與績效
任期是指擔任某一職位的期限,是一種有時間約束的人員聘任制度。中國實行的是一種不固定期限任期制度,不固定的任期制度可以產生強激勵效果。同時,政府管理者任期的穩定性也會對本地區的官員任期與產業結構、產業結構與經濟增長及技術進步等內在關系產生重要影響,進而直接影響到本地區的生產總值。基于此,筆者提出如下假設(H1):管理者任期與政府績效正相關。
1.2 教育背景與績效
教育決定了一個人的技能或知識儲備狀況,不同的教育背景決定著一個人的認知基礎,教育對個人的價值觀、認知偏好等影響重大。而高學歷意味著更強的信息處理和綜合的能力,公共部門中領導官員的教育背景可能影響其對新的公共政策的解讀能力,進而影響其對政策設計初衷的執行程度從而最終作用于部門人員治理績效或成果的大小。由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設(H2):管理者的教育背景與政府績效正相關。
1.3 工作背景與績效
組織的戰略選擇和戰略決策不僅受到純粹的經濟技術因素的影響,還會受到不完全理性的管理者的認識和意識形態的影響,政府部門管理者的工作經歷、職能背景等顯性特征可作為對其心理因素如價值觀、認知方式等意識形態的間接測量因素。不同的工作經歷和職能背景會在部門領導者之間形成不同的社會資本、人際交往模式和思維方式,產生領導者之間的異質化。基于上述觀點,筆者提出如下假設(H3):管理者工作背景的多元化與政府績效正相關。
2 部門人員特征與績效關系的研究設計
2.1 樣本選擇
本文選擇我國21個地級市2014年的GDP產值作為研究樣本。同時,在樣本的選擇過程中,嚴格遵守以下原則:①21個地級市來自于多個不同的省,保證樣本特征不過于單一;②在選擇樣本城市作為研究對象時,所有數據來源均來自于國家發布的城市GDP產值;③所有關于地級市政府管理人員的性別、年齡、任期、教育背景、工作經歷等資料均來自于該市政府網站公示信息。
2.2 變量定義
任期是指管理者擔任此職位的時間。根據政府管理者在任時間的長短,本文將領導者的任期劃分為4個層次:1年及其以下、1~3年、3~5年、5年以上,并分別以1、2、3、4對應。
教育背景是指管理者接受教育的程度和基本學歷狀況,本文研究以管理者在任時已獲得的最高學歷為準。根據管理者學歷狀況的不同,筆者將管理者的教育背景劃分為4個層次:高中及以下、本科、碩士和博士,分別對應1、2、3、4。
工作背景關注的是政府管理者擔任本職位之前的工作經歷。本文在進行研究的過程中將管理者以前的工作經歷分為兩類并進行賦值,曾經或者現在主要擔任政府部門公職人員的管理者的工作背景定義為1,曾經主要從事其他類型工作的管理者的工作背景定義為2。
借鑒國內外學者實證研究經驗,本文采用地級市2014年度城市GDP水平作為子因素來度量政府管理者團隊績效的指標。同時,為更好地控制研究中的最小化系統變異和外生變異,本文在借鑒已有研究的基礎將政府主要管理者的性別、年齡、城市人口規模、城市行政等級等作為控制變量。
3 部門人員特征與績效關系的實證分析
在數據處理方面,本文主要利用了Excel對數據進行分類,而在數據處理部分則是利用SPSS 20.0(數據統計分析軟件)來進行描述性統計、相關系數分析和回歸分析等工作。
根據表1描述性統計的結果可知:①選取的21個地級市中GDP的均值為2.35,標準差1.182,這代表了大約4 000億元的全國平均城市GDP產值,說明樣本具有很好的代表性,但不同地級市之間差異較大;②從自變量的均值和標準差來看,樣本中各地級市政府管理者的任期、教育背景和工作經歷等存在差異相對較小;③控制變量的均值和標準值表明各政府GDP在這方面的存在較大差異。
通過分析變量之間的相關性系數及置信水平,發現所有變量之間的相關系數都低于0.5,所以可以基本排除共線性問題。
同時,本文采取統計分析軟件SPSS 20.0對自變量與因變量進行回歸分析,分析結果見表2。
回歸分析結果如下。①三組假設中R2都比較接近于1,說明回歸直線對現有數據的擬合程度較好;②假設1中在顯著性水平α=0.05下,部門管理者的任期的系數為0.076>0,說明管理者的任期與政府績效正相關,支持了假設1。③假設2中在顯著性水平α=0.05下,部門管理者的教育背景的系數為-0.273<0,說明管理者的任期與政府績效負相關,拒絕了研究假設2。原因可能是,政府績效受體制、環境、價值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多種因素的相互影響可能導致城市經濟在一定時期內一般不會發生整體性和結構性變動,同時,政府管理者是一個領導團隊,教育水平越高,管理者特質越明顯,在進行經濟決策時的爭議越多,從而導致經濟決策猶豫不決,影響年度經濟產值;④假設3中在顯著性水平α=0.05下,部門管理者的工作經歷的系數為0.575>0,說明管理者的工作經歷與政府績效正相關,支持了假設3。
4 結 語
本文從高階理論視角探討了政府管理者特征對政府績效的影響,并將各城市中的GDP產值代表政府績效產出的水平,然后通過文獻綜述、理論回顧以及實證分析,得出如下結論:管理者的任期和工作經歷與政府績效正相關,管理者的教育背景與政府績效負相關,原因可能在于影響政府績效的因素較多,多種因素的相互影響可能導致城市經濟在一定時期內一般不會發生整體性和結構性變動。但本文的研究尚存在諸多不足之處:首先,樣本容量較小,可能導致測量結果有失偏差;其次,在控制變量的選擇上缺乏科學依據,需要更深入地探討;最后,僅用GDP產值代表政府治理的績效水平有失偏頗,容易造成研究結果的片面化,未來的研究還需要從多個角度進行綜合分析。
主要參考文獻
[1]TJ Brignall,L Fitzgerald, R Johnston,et,al.Product Costing in Service Organizations[J].Management Accounting Research,1991(4).
[2]康華,王魯平,康健.基于高階理論的企業家特征與研發支出關系研究[J].經濟經緯,2012(6).
[3]DC Hambrick,P A Mason.Upper Echelons:The Organization as a Reflection of Its Top Managers[C]// Academy of Management Annual Meeting Proceedings,1982.
[4]史傳林.地方政府績效評估指標體系變動的內在邏輯——基于深圳市政府績效評估指標體系的動態分析[J].行政論壇,2015(3).
[5]樊傳浩,王濟干.創業團隊異質性與團隊效能的關系研究[J].科研管理,2013(8).
[6]陶建宏,師萍,段偉宇.高階理論研究綜述——基于跨層次整合視角[J].科技管理研究,2013(10).
[7]王興元,姬志恒.跨學科創新團隊知識異質性與績效關系研究[J]. 科研管理, 2013(3).
[8]陶建宏,師萍,段偉宇.高管層背景特征、企業所有權性質與研發強度關系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