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幾年隨著社會信息化步伐的逐步深入,高校的信息化建設也趨于多樣化和多元化,各類信息平臺的引進已逐步滲透到了課程教學模式的改革和創新中,本文結合高校與行業能力認證平臺的深度對接,提出了Office辦公自動化課程的全新教學模式,希望對同類院校該課程的創新以借鑒意義。
[關鍵詞]BAP商務專業;高校Office課程;信息化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22.145
[中圖分類號]TP31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0194(2016)22-0-02
1 課程信息化建設背景
1.1 當前高校Office課程教學現狀
Office的熟練應用已經成為信息時代大學生必須具備的工作技能,辦公自動化課程的開設旨在培養學生掌握現代化辦公能力,隨著網絡通訊技術、計算機技術和數據庫技術的日趨成熟,信息技術在辦公方面的優勢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其應用越來越廣泛,如何使學生通過辦公自動化課程的學習、具備使用信息技術工具的能力、更好地利用辦公自動化,提高信息化技能,是高校信息化基礎課程教學重點解決的問題。
結合這一問題,在針對高校普適化信息類課程——辦公自動化課程調研中發現,該課程的教學普遍存在這些問題:學生信息化意識不重視,將信息技術能力停留在網絡應用層面,對未來的辦公能力提升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學生基礎、專業認識差異較大;教學環節組織不合理大量采用傳統授課形式;考核、評價制度不合理;缺乏相應的現代化網絡教學及互動平臺等。在學生基礎差異無法規避的情況下,就高校教學改革而言,其中制約高校Office課程發展的核心問題在于教學手段過于陳舊,考核評價制度的不合理,和實際行業技能對接的脫節以及現代化教學互動平臺的缺少。
1.2 課程信息化平臺的建設需要
高校信息化平臺建設已經推行了很多年,但普遍還是存在發展的差異化,諸多高校信息化基礎課程教學多以“演示+練習”的形式出現,即老師在課堂上演示一個例子或講解一個知識點,演示完后學生依教師的講解比對練習,但對要掌握的知識點印象不深刻,不能舉一反三,切實的掌握技能;甚至出現厭學輕學的情緒,使得教學效果難以達到期望值。因此改進教學模式在Office課程中的運用,對學生的學習效果有較大的影響。
信息化教學設計是伴隨著信息技術在教學領域中的廣泛應用,發展起來的一種基于信息化環境的新型教學設計,信息化教學設計的發展歷程與信息技術運用于教育的歷程緊密聯系在一起。高校依托自身網絡平臺運用搭建系統的方法,立學為本,以B/S或C/S模式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和信息資源,科學安排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和要素,以實現教學過程的信息化和優化。應用信息技術構建信息化環境,從而獲取或利用信息資源,以支持學生探究學習,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優化教學效果。
綜合高校辦公自動化存在的問題和信息化教學設計的優勢,成都信息工程大學銀杏酒店管理學院電子商務和信息管理系和BAP商務專業應用能力國際認證機構深度合作,根據當前高校辦公自動化課程的教學改革需求,依托合作企業現有的信息化平臺,以實現辦公自動化教學模式、考核評價制度、信息化平臺建設的全面變革。
2 系統的核心優勢
成都信息工程大學銀杏酒店管理學院結合本院對辦公自動化課程建設的需求,綜合考量“BAP商務專業應用能力國際認證系統”的優勢,以改革課程教學模式為出發點,通過委托開發的方式引入了該認證機構的教評系統、學評系統、測評系統和認證系統,以實現本校Office課程的信息化建設。將課堂教學由傳統的講練模式調整為依托平臺的案例講授和學生的課后自主學習相結合,知識點細分和學生模擬練習相結合;將教師對學生的管理從單純的課堂延伸到課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自主性、積極性,實現個性化學習;將傳統的“試卷+上機”的考核形式,調整為使用“BAP商務專業應用能力國際認證系統”實現全面上機考核;依托行業平臺信息技術規模化地解決了教學模式考核模式陳舊的問題。
2.1 平臺內容規范、測評權威
Business Application Professionals Certification(商務專業應用能力國際認證,簡稱BAP認證),其發證單位為GLAD全球學習與測評發展中心,是全球測評發行行業協會ATP的成員之一,總公司位于美國第二硅谷之稱的加州爾灣市,是由一群對創新教學與測評研究發展有經驗有興趣的專家所組成。
2.2 平臺全面優化了課程教學流程
引入“BAP商務專業應用能力國際認證系統”到辦公自動化課程的教授和考核中,采用了課堂教學、學生自主學評和考試測評三環節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全面調整了本課程的講授形式和考核方式,優化了課程的教學流程,以國際能力認證BAP為授課指導,結合互動式的教學模式,實施了一系列教學改革,以實現科學合理測評學生學習的效果,全面考查學生的Office應用能力。平臺引入后的課程教學流程圖,如圖1所示。
改變原有的課堂反饋機制,利用課后學評、實時測評、調查問卷等方式,更準確的獲取學生所授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對學生的課程動態觀察貫穿整個教學環節,在滿足學生不同學習階段的不同需求同時,并且可以分析學生學習的效率和效果。
2.3 將行業認證和課程考核相融合
打破原有“試卷+上機”的課程考核形式,通過課程測評系統、認證系統,實現學生純粹化上機考核,并將考核最終成績與BAP商務專業應用能力國際認證相銜接,實現課程教學與產業界要求的接軌,學生在課程考核通過的同時也通過了行業認證,具備獲取行業認證的資質,開創了一種全新的教學考核模式,實現了學生的一專多能多認證。
3 高校實際應用實施情況
綜合BAP商務專業應用能力國際認證系統的優勢,成都信息工程大學銀杏酒店管理學院從2014年開始在辦公自動化課程中實施教學改革,引入了“BAP商務專業應用能力國際認證系統”到該課程的教授和考核中,全面調整了Office技能的講授形式和考核方式,實現了課程信息化平臺的建設。
在教學改革的實施過程中,教學單位依托平臺從教學觀念、教學方法、教材建設、教學手段、科研項目多個角度展開教學改革,并逐步取得了相應的實際效果。在課程改革具體實施過程中考核形式的改革最為凸顯,利用線上考試系統實施該課程的考核,規范了課程考核和評定,有利于學生運用知識能力、實際工作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將學生學習方法的改變、教學信息化建設為指導思想,通過“能力+證書”的教學改革使教學工作的重點真正落實到工學結合的層面,強化實際動手能力。
3.1 指導思想
辦公自動化課程教學改革與課程行業證書(BAP商務專業應用能力國際認證)相銜接,選擇使用“BAP商務專業應用能力國際認證系統”實現課程日常講授和最終上機考核。該系統采用C/S和B/S相結合的有機模式,學生端自主登錄,考試環節中監考教師時時監控的方式自主完成考試全過程。考核環節為60分鐘,30道考題由遠端服務器隨機抽取并派發,知識點與Office技能對應,滿分1 000分,學生完成相應考題操作后,即會顯示課程考核成績,并由系統將學生的考核成績導入并存儲在服務器上,以便教師查閱、統計,考核達到700分以上達標并可獲得行業證書。
3.2 改革形式
考試改革使用的測評認證系統,所有題目均以案例操作的形式完成,內容涵蓋了所學知識點和大學生辦公自動化課程的能力要求,重點考核了學生辦公自動化課程中Office 2010軟件的實際操作能力。
4 結 語
“BAP商務專業應用能力國際認證系統”引入到高校Office課程的教學環節,無疑對于該課程的信息化建設有明顯的助力作用,是高校依托行業優勢實現信息化建設的又一有利案例。該系統對于高校辦公自動化課程的整體教學流程優化、課程考核形式改革、教學效果的深化都有不同程度的意義。
改革是在不斷的探索過程中完成的,通過行業認證助推教學改革的實施能從根本上解決高校計算機類課程信息化建設不完備,教學模式單一,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教學資源缺乏等問題,從而全面提高高校Office課程的教學質量。
主要參考文獻
[1]張冉.淺談辦公自動化中計算機計術的應用[J].科技展望,2015(25).
[2]徐聯華.辦公自動化中的計算機技術應用與相關研究[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6(11).
[3]許道冰.辦公自動化現狀與改進的探討[J].計算機光盤軟件與應用,201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