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國有企業在國民經濟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但是近些年來,我國國有企業在財務管理中出現了很多問題,嚴重抑制了國有企業的發展。本文分析了國有企業財務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
[關鍵詞]國有企業;財務管理;企業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22.018
[中圖分類號]F275;F27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0194(2016)22-00-02
0 引 言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科學技術的持續進步,我國國有企業的發展狀況對國民經濟產生越來越重要的影響,成為國民經濟建設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財務管理作為國有企業管理的中心支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但是近些年來,我國國有企業在財務管理中出現了很多問題,嚴重抑制了國有企業的發展。
1 我國國有企業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1 管理思想陳舊,管理方式僵化
由于我國國有企業是國家經濟的衍生物,受國家宏觀政策影響大,且我國國有企業的管理者分別由相應地區的政府進行行政任命,其管理思想和管理方式也受到相應的影響。一方面,我國國有企業的出資人主要是國家而不是個人,企業資金鏈不會因企業的經營狀況而斷掉,所以企業管理者對于企業的經營狀況沒有危機意識,滿足于現狀,財務管理思想落后陳舊,管理者太多卻沒有決定者,誰都想管事但卻不愿意承擔相應的風險和責任,監督不到位,并且對財務管理缺乏相應的認識和研究,導致財務管理混亂、會計信息失真等。另一方面,我國國有企業管理方式僵化,導致執行過程中往往不能很好地解決實際問題,有些企業管理者缺乏現代財務管理觀念,導致財務管理在企業管理中不能發揮最有效的作用。
1.2 財務內部控制薄弱
部分國有企業并沒有意識到財務內部控制的重要性,控制意識薄弱,處理許多財務問題僅靠主觀感覺和感情來控制,不講程序、流程、手續,缺乏客觀性和約束力,沒有健全的財務內部控制制度,導致財務工作的隨意性和不準確性。另外我國國有企業財務內部控制普遍存在監督弱化的問題。企業內部的各部門往往獨立行使自己的權利,盡力避免其他部門影響自己的決策,各部門之間并沒有發揮相互制約相互影響的作用,導致企業財務內部控制系統的形式化,弱化了企業財務內部控制的監督職能。
1.3 投資盲目,缺乏科學性
我國部分國有企業為了生存,加大投資生產商品,以數量來換取企業生存,造成了價格越低、生產量越多的尷尬局面,使企業的經營越來越困難。我國國有企業出現這些問題的最主要原因就是投資盲目,缺乏科學性,只知追求眼前短期利益而不顧未來長遠利益的發展,只追求企業生產的規模和數量而不顧效益和質量。投資盲目不僅表現在產能上,還表現在對未來的投資收益評估上。有的企業投資前不清楚的計算投資成本,只追求短期效益,投資決策帶有很多管理者的主觀因素,這樣的盲目投資必然導致收益不會太高,最終將導致企業陷入困境,甚至破產。
1.4 財務風險防范意識差
長期以來,我國國有企業一直受國家政府的扶持與幫助,在國家的庇護下進行企業的經營活動,缺乏必要的風險防范意識,不能根據自身的發展實際采取有效的措施對財務風險進行控制,對財務風險的防范意識差,導致企業的日常經營活動充滿未知的危險。
1.5 信息收集、反饋不及時
我國國有企業還存在信息收集、反饋不及時的財務管理問題。一個企業的財務管理系統需要完整、有效、及時的信息作為支撐,這些信息決定了財務預警系統能否發揮及時有效的作用。所以國企信息的收集、反饋顯得更為重要,必須要注重信息從收集到運用的過程,由于信息收集緩慢,導致反饋不夠及時,使財務管理決策錯過時機,造成不同程度的財務風險。
2 解決我國國有企業財務管理問題的對策
2.1 創新管理思想和方式
我國國有企業要學習現代企業財務管理思想和方式,選擇最適合本企業發展的財務管理制度,將傳統的財務管理思想結合現代企業的管理精神進行創新,在生產經營中要有明確的盈利目標,強調流程管理,使各部門之間自動發揮協調作用,實現企業更有效率的經營狀態。同時管理者還要積極學習和研究現代企業財務管理方式,重視財務管理在企業管理中的核心地位,對于管理方式要學會靈活運用,而不是死板教條一成不變。
2.2 加強財務內部控制
我國國有企業應加強企業內部人員的財務控制意識,建立健全企業財務內部控制制度。我國國有企業的管理者應結合自身財務內部控制的實際情況,主動學習有關企業財務內部控制制度的法律規范,實施責任機制,保障財務內部控制工作的合理有效進行。同時建立完善的企業內部監督制度,加強財務內部控制的監督。企業內部各部門要在財務部門的引導下,遇到問題相互協調處理,發揮各部門之間相互監督的作用,避免出現企業財務內部控制系統的形式化,從而加強企業財務內部控制的監督。
2.3 進行科學投資
一方面,我國國有企業應當從過剩的產能中走出來,自發的成為市場的主體,隨市場需求的變化自主選擇生產數量,按照市場規律進行生產和銷售,運用科學的方法,隨市場需求進行產量調節,使國企成為真正的市場主體。對于競爭性行業,如鋼鐵、煤炭、有色等行業,應當側重進行改革,將企業主動交給市場,讓企業自主判斷供給量的問題,增加企業的危機意識,而不是靠地方政府解決國企去留的問題。另外,在國企內部組建專業的投資項目研究小組,通過運用科學的討論與研究,將企業資金進行多元化投資,不將雞蛋放進同一個籃子里,同時加強自主創新提高國企競爭力。另一方面,我國國有企業應對本企業未來的投資收益進行有效的評估,投資前清楚的計算投資成本,以追求長遠利益為目標,充分考慮投資后的資金時間價值和市場帶來的不確定因素。
2.4 提高財務風險防范意識
為提高我國國有企業對財務風險的應對能力,財務人員除了要對財務風險引起足夠的重視,還要明確區分各個財務風險對企業經營的影響,并認清它們的本質,對籌資風險、投資風險、經營管理風險、外部環境風險等采取相應的對策和方案,建立有效的風險預警體系,未雨綢繆,對企業資金進行嚴密的控制,確保國有企業長期穩定的發展。
2.5 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統
我國國有企業應當利用信息網絡的優勢,改變現狀,給企業經營帶來效益。首先,我國國有企業應當培訓或招錄優秀的專業的信息采集人員,他們在信息的采集到篩選最后反饋給決策者的過程應中充分利用網絡信息的優勢,最大可能節約時間。其次,我國國有企業應當提高自身的信息化管理水平,給予專業信息采集人員提供相關的技術與資金支持,同時配置相應的信息軟硬件設備相支持,重視內外部信息,有效的進行反饋。
3 結 語
我國國有企業應當認識到,財務管理是企業管理中最核心的部分,只有重視了財務管理才能促進企業經營的有效發展,所以要樹立以財務管理為核心的企業管理觀念,將財務管理觀念落實到企業管理的各個方面,加強風險控制意識,建立有效的預警體系,科學的投資,才能讓國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始終處于有利的地位。
主要參考文獻
[1]劉會利.國企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企業研究,2012(18).
[2]王占圖.淺析國企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探究[J].新財經:理論版,2011(11).
[3]孟慶萍.淺談我國企業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中國科技財富,2012(18).
[4]何召濱.國有企業財務治理問題研究[D].北京: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2012.
[5]戚敏麗.國有企業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應對措施[J].財政界:學術版,2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