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眾所周知,公共預算制度作為國家治理的基本制度,其為人們在完善預算決算提供了制度規定。而地方財政預算則是國家財政的基礎環節,是整個預算制度的基本組成部分,為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我國地域遼闊,各地經濟發展水平有所差異,這是各地政府制定地方預算的最大實際情況,本文將對政府預算中暴露出的問題進行簡單總結,提出對于預算管理改革與完善談談自己的認識。
[關鍵詞]預算管理;地方政府;績效機制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22.073
[中圖分類號]F81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0194(2016)22-0-01
1 引 言
在推動供給側改革的進程中,進行政府層面,完善預算管理制度對于其他行政制度的改革起到積極的示范作用,當然,在經濟轉型和政府職能轉變的過程中,顯現出來的制度性缺陷是正常的,關鍵在于如何修正問題,使預算管理改革科學化,讓預算管理成為地方政府進行財務管理的重要參考,這是一項十分緊迫的課題。
2 我國地方政府預算管理的現狀及問題分析
2.1 預算編制時間不合理
根據多年對地方政府在預算編制的時間節點上觀察,可以看到其編制的時間欠缺合理性,預算草案的編制一般從八月或者九月開始,到最終確定及批復的時間往往只有四個月到五個月的時間,這就直接導致了一些基礎性的調研工作無法及時完成,從這個層面上,預算的科學性會受到影響。當然,如果提前進行預算的編制,又容易使預算的跟不上環境的變化,使得預算的功能下降,導致無法得到有效落實。
2.2 預算職能分配機制有待完善
現目前我國地方政府在制定下一年的財政預算的時候,往往會受到上級政府的影響,一旦上級出臺新的任務或者政策,下級政府就需要在原有的預算方案進行調整,來滿足新政策的要求,這樣就會導致頻繁的修改預算,也反映了下級政府在預算制定的自主權上是有所缺乏的。其次財務部門與其他同級部門在溝通機制上需要調整,地方政府財務部門對預算有權利進行配置和審核,但是在審核階段,財務部門的職能會與其他部門的職能相互交叉,比如教育局等部門都有一定的財政資金分配權,這就使得財務部門在配置預算效率有會有所降低,導致財務部門的相關工作仍無法正常開展。
2.3 預算執行的監督有所欠缺
我國地方政府預算編制和執行都在財務部門,雖然財務部門各科室會有牽制作用,但總體來講,相互監督的力度是不夠的,這其實就是財務結構職責不明確導致的。此外,地方人大由于專業知識的欠缺對預算的監督并不能起到最佳的作用。另外,政府預算對的披露都是十分有限的,公眾并不能對相關預算進行監督。
2.4 預算的績效機制不完善
提高預算管理水平對于優化政府預算結構,提高財政資金的利用率是極其重要的,但是就目前對預算的績效管理是極其缺乏的,同時也缺乏相關的法律的支撐,所以這就會出現年底突擊消費、預算編制略顯浮夸等現象。
3 對我國地方政府預算管理改革與完善的建議
財政預算管理改革,無論是中央政府還是地方政府都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基于科學調研進行。特別是各級地方政府,在財政預算的管理模式、執行方式以及監督和績效管理方面都要進行大膽的探索和改革,用于破除各種流于形式的行政頑疾,摒棄一切傳統政治思想和行政分級,讓預算更好地體現當前政府部門的工作內容。
3.1 健全預算編制制度
預算制度本身的建立是基于預算管理做出的,所以要具有一定的科學性和可操作性。首先需要對預算的審核時間進行延長,同時對還要對預算進行周期性的管理,這就要求在提前預算草案的時候要盡量提前,要確保在預留的時間內能夠解決預算相關的事宜,同時還需要對預算的審批時間有所延長,這對預算內容調整提出的要求,當然地方政府在提請預算中,需要附帶盡量詳盡的原始資料,供審批部門查閱,這也能減少預算修改的時間,提高審批的效率。其次,政府計劃需要在財務部門預算編制前進行制訂,同時還需要增加對政府技術進行闡述,這樣處理對預算的編制起到引導作用。
3.2 完善預算審批系統
完整的預算審批系統其實包括預算的編制、執行以及監督,所以基于目前地方政府預算審批組織系統不完善的情況,實現預算分配權的統一化是非常緊要的事宜。職能部門的分配權與業務部門的預算編制需要相統一,可以建立預算為核心的機構,對預算工作統一管理,實現預算編制職能的統一,其次在人大機構建立預算監管機構,輔助人大對預算的審批和審查。再次,政府預算在上報前,有必要進行集體決策,財務部門根據上年的決算情況以及政府任務來對預算進行編制,然后下發到各個部門進行討論。
3.3 強化預算監督制度
地方政府的預算監督需要在相關的法律法規層面下進行,所以構建嚴格的監督體系十分必要,監督的層面按照監督主體可以分為新聞輿論監督、社會公眾監督、人大監督、審計監督以及財政監督等,但是就監督執行上看,目前的預算監督制度是不太完善的,所以必須強化這一制度,這對增加預算的透明度很有幫助。提高公眾的參與度,就需要政府對于預算信息的公布范圍更全面一些,召開多場討論會聽取各方對于預算的建議和意見,這樣才能增加政府預算在公眾心目中的真實度。
3.4 實行預算績效管理
雖然預算績效管理在我國進行普遍開展還不具備條件,但是通過績效管理提高預算管理水平是未來預算管理探索的一大方向,前期可以先行試點。預算的提出要基于對政府工作和規劃進行,所以績效管理就是對其進行評估,構建預算評價體系對提高工作任務的科學性大有幫助。借鑒國外相關預算績效管理經驗,地方政府可以嘗試使用平衡計分法、樣本基準法以及邏輯分析法等對本級政府的預算績效進行管理,當然這種績效指標必須是真實的,如果與實際不符合,就說明預算績效還有調整的空間,如果指標相符就可以廣泛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