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每年畢業生的圖書資料大部分會被當廢紙賣掉,同時畢業生帶走的還有四年的各種經驗,如出國、就業、考研等。而每一屆新生則需新購專業書籍,大學學習又重復由迷茫到探索到明理的過程。圖書館依托場館位置、圖書館專業老師以及學生黨組織的組織參與,旨在打造一個匯聚高年級學生專業學習經驗和“三向”(出國、就業、讀研)經驗的分享平臺,讓每位進圖書館南書房的讀者都能獲得自己所需的知識,同時也有助于形成圖書館的品牌。
[關鍵詞]高校;圖書館;共享平臺;服務創新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22.101
[中圖分類號]G258.6;G25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0194(2016)22-0-01
1 本科低年級學生獲得經驗的現狀
通過了解,每一屆新生,在入學后雖然有系統的培養計劃,但是對每一個個體來說他們急切地希望能夠獲得本學科多方面的信息。如果能在新生培訓的時候就能夠將畢業后的各種路徑通道展示給他們,將會使新生能夠站在較高的視角來規劃大學四年的學習和生活。針對這樣的情況,高校的圖書館有充分的優勢做好搭建本科生經驗共享平臺的工作。
2 圖書館牽頭做好此項工作的優勢
2.1 圖書館本身的地位的優勢。
在高校校園內,說到信息服務,不由得就會想到“圖書館”這個場所,圖書館在學生心目中的地位崇高,有很強的公信力,能夠擔當起該項工作的責任。
2.2 圖書館專業的人員優勢。
每個高校的圖書館都有專業的搭建信息共享平臺的工作人員。從信息的采集到分類整理,每個環節都有專業人士處理,保證著這項工作的有序進行。
2.3 圖書館特有的館舍優勢。
一般來說,因為平臺的搭建是虛擬和現實共同存在的,所以離不開一定的場地、館舍。閱讀推廣基地——南書房特別辟出專門區域提供文獻資料的擺放,平臺的搭建拓展了圖書館服務的功能,更是方便了學生。
3 以南京工業大學圖書館“南書房”為例,提出搭建此平臺的具體思路
此平臺的宗旨可以概括“服務讀者、經驗分享、傳遞知識、互助提高”。
3.1 服務讀者
服務讀者就是此平臺的首要宗旨,圖書館設立閱讀推廣中心——南書房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服務讀者,搭建此經驗分享平臺的目的也如此。
3.2 經驗分享
正如浩瀚的圖書能將前人的知識和經驗傳遞下來一樣,平臺也能夠將經驗和資料整合展示出來供后來者學習,提高其學習的效率,減少重復探索的消耗。
3.3 傳遞知識
平臺設立之后,每一屆的新生都可以輕松地從對應學院的信息中找到自己需要的知識,這種方式時刻都在實踐這“傳遞知識”這樣的宗旨。
3.4 互助提高
平臺建成后的系列舉措,將幫助讀者更快地融入到專業學習中去。
4 平臺的運作方式
4.1 軟硬件設施的制備
圖書館南書房特地為平臺劃分了專門的區域、配以充分熟悉平臺建設的工作人員、辦公的桌椅以及眾多的書架等。
4.2 平臺搭建的流程
首先是搭建共建共享平臺工作方案的審定。以圖書館與交通學院共建此平臺為例,根據工作流程,將此項工作的方案交給主管領導批準。其次,對此項工作的任務進行合理分配。圖書館和學院的老師共同對執行任務的學生團隊進行指導和協調。第三,充分利用各類活動來保持平臺的活力和可持續性。
4.3 搭建平臺具體工作的開展
4.3.1 學生團隊的組建設
經過商討,交通學院的學生黨支部主動承擔了成立團隊這個任務,學生黨員的先鋒帶頭作用在活動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其服從調配、團結高效的特質極大地縮短了平臺建設的時常,其主動性和自律性又能夠保證平臺后期的維護和可持續發展。
4.3.2 平臺的初步架構
平臺資源的“進”。主要方式有:讀者捐贈的圖書、筆記、試卷、課件、各種“三向”資料,畢業生去向調查采訪視頻等資料。
平臺資源的“出”。主要形式有:線上可以通過圖書館主頁南書房板塊查詢;線下可以通過南書房平臺區域查找紙本資料。
平臺的資料循環和可持續:依托于平臺的資料,成立平臺建設互助社團,開展優秀學生分享會活動以及豐富的讀書活動,如此,能夠保證平臺的活力。
紙本資料整理的流程:進—登記—擦拭并消毒—分類上架—供使用。
5 平臺建設的成效與問題
平臺建設受到了領導的重視和廣大讀者的支持。開辦一學期以來,共收集紙質資料近千種,同時還有電子資料:包括學科課件和采訪優秀畢業生的視頻等。此平臺從同學們的實際需求出發,為南工學子的學習、生活、考研、就業提供了參考和幫助,在同學們當中獲得了很好的口碑。但是對于一所有著3萬多名學子的大學來說,這樣的成績顯然還需要繼續提高。
未來南書房本科生經驗共享信息平臺將加強網絡平臺建設和所收集資料的電子化,將這個平臺建成一個特別的共享平臺,助力學生的學習,助力校園的文化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