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自“一帶一路”戰略發展規劃提出以來,就受到世界各地尤其是東亞、中亞以及歐洲等國家的廣泛認同,對我國發展多邊經濟貿易、樹立國際和平發展大國形象具有重要意義。河北省是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的重點地區,積極響應“一帶一路”號召,中小企業蓬勃發展,外貿經濟活動頻繁,繼續提升中小企業的外貿經營水平。本文就河北省中小企業外貿發展現狀為基礎,積極探索外貿培訓平臺建設路徑,以期為促進我國對外貿易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一帶一路”;中小企業;外貿培訓;平臺建設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22.045
[中圖分類號]F7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0194(2016)22-00-02
1 搭建中小企業外貿培訓平臺的背景介紹
“一帶一路”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是我國秉承和平發展的治國理念開展的經濟圈戰略建設,是對古絲綢之路的傳承和提升,具有重要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河北省作為京津冀協同發展的主戰場,在參與“一帶一路”戰略發展中具有獨特優勢,在國家鼓勵發展周邊對外貿易關系的背景下,河北省中小企業應該抓住當前機遇,借力“一帶一路”平臺,積極開展與周邊國家和地區的經濟貿易合作。但是,由于我國勞動力整體素質不高,河北省中小企業在發展外貿經濟方面面臨同樣問題,給中小企業發展對外貿易帶來不良影響。因此,搭建互利共贏,提升河北省中小企業勞動力整體素質的外貿培訓平臺急需啟動。
2 在“一帶一路”背景下搭建中小企業外貿培訓平臺的必要性
2.1 搭建中小企業外貿培訓平臺有助于提升國際合作依存度
提升中小企業與國際的合作依存度需要要從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入手。就河北省的中小企業來看,他們對發展對外貿易的訴求相當強烈,既能夠享受到國家的政策傾斜,又能夠實現企業的經濟效益。從長遠角度來看,擁有相對穩定的對外貿易交易活動,是企業提升核心競爭力的助推器,促使中小企業不斷尋求提高自身競爭力的新路徑。
人力資源是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關鍵環節,對于發展對外貿易的中小企業而言,擁有專業的外貿經濟管理人才是提升企業與國際合作依存度的關鍵,許多中小企業在外貿經濟活動中存在“斷裂”的現象,影響了二次合作的開展。有的中小企業委托中介機構開展對外貿易活動,造成利潤空間壓縮。通過調查發現,許多中小企業在員工結構上存在斷層,老員工技術數量但思想觀念陳舊,不具備較高的新理念掌握能力。新員工容易接受新的發展理念,但專業水平與技術水平低下,無法深度掌握行業發展狀況,在對外貿易發展上更是無從下手。因此,一個完備的中小企業外貿培訓平臺,就能將中小企業進行智能整合,促進國際合作依存度的有效提升,增加對外貿易交易總量。
2.2 搭建中小企業外貿培訓平臺有助于提升河北省外貿交易水平
數據顯示,河北省擁有中小企業2 000多家,開展對外貿易活動的中小企業占總數的43.2%,涵蓋了自行車零件、輪胎、紡織、特色農產品等多個行業。但是從河北省外貿交易數據浮動來看,近年來,參與外貿交易的中小企業數量增幅較大,但實際形成交易額度提升并不快。由此可見,河北省中小企業外貿交易整體水平具有較大的提升空間,中小企業外貿交易水平有待提升。搭建一個完成的外貿培訓平臺是提升河北省外貿交易整體水平的有效途徑,也是促進河北省中小企業深度參與“一帶一路”發展戰略的必經之路。
另外,河北省現有外貿培訓中心存在散、小、亂的問題,無法為中小企業提供完善、正規、有效的外貿交易指導,大大影響了中小企業參與國際經濟合作的積極性,造成河北省外貿交易水平無法得到有效提升。
3 搭建中小企業外貿培訓平臺有助于優化外貿環境
筑巢才能引鳳,只有擁有了良好的對外貿易環境才能促使更多的境外企業參與到經濟交易活動中來。在我國“一帶一路”發展戰略的影響下,許多東亞、東南亞國家及地區都對與我國企業開展國際貿易合作充滿期待,同時也對對外貿易活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期望以更加順暢、規范的合作方式進行貿易活動。因此,搭建系統流程順暢的中小企業外貿培訓平臺能夠吸引更多的境外企業與河北省中小企業開展經濟合作與交流,為促進外貿經濟發展提供優越的軟環境和技術人才支撐,只有這樣才能吸引更多的國家參與到我國中小企業外貿合作中來,促使河北省中小企業外貿水平的整體提升。
4 搭建中小企業外貿培訓平臺的途徑探索
4.1 整合現有資源,優化培訓流程
通過調查不難看出,河北省的中小企業對外貿易培訓中心有一定的存量,并具有較高的社會需求,但是對外貿易培訓中心大多存在于培訓學校、高等職業院校以及外貿中介機構當中,不僅力量分散,專業程度上也有所欠缺。因此,想要搭建具有現實意義的對外貿易培訓平臺首選需要將現有資源進行有效整合,把具有較強實際操作能力的培訓中心進行系統化梳理,實現平臺搭建的基礎性建設。其次,要在現有資源的基礎上對培訓內容和培訓方式進行優化,使整個培訓平臺實現系統化管理。參加培訓的中小企業管理者和員工都能夠根據個人需求獲得相應外貿活動信息,在了解本行業外貿活動流程的基礎上,有針對性的掌握到實際技能。最后,培訓平臺的搭建要建立在長期合作共贏和課外指導的基礎上,這樣才能夠促進平臺功能完善,培訓成果顯著。
4.2 組織有效培訓,注重實踐操作
中小企外貿培訓平臺的建設并不是簡單的培訓中心的設立,也并非幾堂課程就能夠達成既定目標。還需要擁有專業的平臺組建者和管理者,根據企業人力資源結構進行系統分析,開展有針對性的外貿培訓指導。
比如,對于自行車行業而言,河北省擁有北方最大的自行車整車及零配件交易市場,經營歷史悠久,數量龐大,擁有相當部分中小企業是“又老又小”。面對這一現狀就需要通過培訓平臺對中小企業的人力資源結構進行解析式梳理,為不同年齡段、不同學歷、不同職位的中小企業員工開展有針對性的外貿培訓。只有這樣才能促使培訓有效進行。另外,培訓平臺除了注重對中小企業進行理念樹立、信息疏導外,還需要注重提升他們的實踐操作能力,從最初的信息有效發布、客戶溝通交流到中后期的訂單形成以及關稅手續等,都需要進行著重培訓。
在組織有效培訓時,還需要依據企業員工原有水平進行層次劃分,針對老員工要促進其對全球化營銷理念的刷新,深入了解和學習外貿知識和國家大政方針,促進其在技術操作上的有效提升。針對新員工則要幫助企業建立完善的入職培訓制度,使新員工在入職之初就能掌握相應的對外貿易技巧,培養數量的專業技能和協同合作的工作態度。
4.3 開展校企合作,啟動平臺建設
河北省中小企業外貿平臺建設不是一個人能夠實現的,也不是一段時間就能運行成熟的,需要來自政府、學校以及社會各界的廣泛支持,才能促進平臺的啟動與建設。因此開展校企合作是提升中小企業外貿水平的有效捷徑。從調查看出,河北省許多高等職業院校都設有國際金融貿易、商務英語等專業,但開設課程理論性較強,再加上客觀條件限制,缺乏實踐訓練機會。因此,課程開設上具有一定局限性,應有的社會帶動效力無法正常發揮。因此,開展有效的校企合作,為高等職業院校提供有效實訓機會是促進河北省中小企業外貿水平提升的有效方式,也是啟動平臺建設,促進有效運行的有力抓手。
在開展校企合作中要加強培訓平臺與學校的多方互動,加大校內實訓、校外頂崗實習的比重。同時要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堅持本土化培養與人才引進相結合的方式,注重對實踐性強的教師引進。進一步完善學校教學條件,提升學校專業性的輻射能力。這樣才能實現培訓平臺的高效運行。
5 結 語
通過以上論述可以發現,河北省中小企業外貿培訓平臺的建設處在初期階段,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在培訓平臺的建設模式,運行流程上還需進行更多的探索和嘗試。但值得注意的是,培訓平臺的建設要與本土化企業相結合,并進行個性化強、具有針對性的模式實驗,同時具有較強的可塑性。因此,河北省中小企業外貿培訓平臺建設要以提升中小企業核心競爭力為出發點,使中小企業的生產力和經營能力形成一股合力,在國際市場上逐漸站穩腳跟,實現我國對外貿易水平的整體提升。
主要參考文獻
[1]楊俊,王楨.江蘇中小外貿企業對外貿易的問題與思考[J].現代經濟信息,2013(24).
[2]周偉,劉俊,姚陳敏.十堰市中小企業對外貿易現狀及對策分析[J].中國集體經濟,2013(29).
[3]張勁青.山東省中小型外貿企業發展初探[J].價格月刊,2013(5).
[4]周廣.中小企業對外貿易發展策略探討[J].現代商貿工業,2013(9).
[5]蔡麗博.淺談我國中小企業融資問題及對策[J].商場現代化,2012(32).
[6]周瓊.中小企業對外貿易發展思路及路徑探析[J].物流工程與管理,2012(9).
[7]韋影敏.我國對外貿易發展現狀、問題及其方式轉變對策[J].企業導報,2012(15).
[8]佘惠洋.當前我國國際貿易發展面臨的困境與對策分析[J].中國商貿,20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