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微技術給大學生黨建工作諸多挑戰。新時代背景下,大學生要將黨建工作的困難、規律、特點與微技術進行充分結合,利用微技術拓寬工作范圍,從多個角度創新黨建工作。
[關鍵詞]微技術;創新;大學生;黨建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24.134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0194(2016)24-0-02
微技術是新媒體社交化、融合化及移動化的發展趨勢,是一種現代興起的媒介工具。微技術主要包括博客、社交網絡、微博等通訊工具,當前主要有微信、QQ、微博及飛信等。目前,以微博、微信為代表的微技術平臺受到大學生的歡迎和喜愛,成為當前大學生獲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也是大學生參與政治活動的主要方式。
微技術作為新媒體的重要渠道,在大學生黨建工作中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應用。比如黨支部宣傳黨的基本政策、黨員之間的溝通聯系、發布黨組織信息、開展黨支部活動等,都可以在微技術平臺中進行。微技術平臺已經對大學生黨員的行為和思想產生重要影響。因此,大學生黨建工作一定要順應時代的發展,探尋規律,研究創新,在工作中不斷總結經驗,利用微技術做好大學生的政治工作,對提高大學生黨建工作的科學性、有效性及針對性具有實踐意義。
1 微技術對當前大學生黨建工作的挑戰
1.1 對主體的挑戰
在傳統的思維中,教師是大學生黨建工作的重要主體。微技術從根本上改變了這一情況,轉變了以往的交往方式。教師不再是傳授知識的主體,而是變成和學生共同學習的伙伴,并且對學生進行指導。教師的作用逐漸轉變為指導學生選擇科學的學習策略和路線,使其不會在信息的海洋中迷失自己。因為微技術的互動功能和搜索功能很容易導致大學生出現浮躁的心理,使大學生缺乏求知鉆研的態度和精神,因此,教師一定要認清自己的角色和職能。
1.2 對介體的挑戰
大學生黨建工作的介體主要包括教育方式和信息內容,以往的黨建工作通常在特定的地點、統一的時間進行,教育氛圍比較濃厚。而微技術更加類似一個“信息江湖”,充滿著各式各樣的人和氛圍,人人都是媒體,可以隨地、隨時、隨意的接收和發布基層黨組織信息,信息的傳播具有直接性,對傳統黨建教育的載體和手段造成沖擊。在一定程度影響了大學生的道德標準和思辨能力,使現代化的指導標準和傳統的教育手段產生更加激烈的碰撞。
1.3 對環境的挑戰
當前大學生的黨建工作主要在高校環境和社會環境中開展,環境作為黨建工作重要的組成部分,對學生的行為思想教育起到關鍵作用。而大學生通過微技術去獲取基層黨組織信息,容易產生多方位的認識和思考,同時微技術平臺的開放性會加劇大學生吸收一些負面的消極思想,容易導致群體性事件的發生,不僅對學校穩定造成影響,還不利于社會和諧。因此,構建科學的交流渠道,建立和諧的網絡文化氛圍具有重要意義。
微技術在對傳統黨建工作造成沖擊的同時,其具備的互動性強、操作方便簡單的優勢,也可以對大學生黨建工作的創新發揮積極作用。因此提高黨建工作的有效性,就要通過微技術來調動大學生的主動性,發揮教師的主導性,創新黨建介體的新渠道和新內涵,改變黨建工作的環境。
2 利用微技術創新大學生黨建工作
隨著時代的發展,想要提高大學生黨建工作的水平,一定要利用新手段、新技術對其進行創新,充分掌握網絡主動權,在保證高校正常教學秩序的基礎上,利用微技術對黨建工作進行有效創新。
2.1 從實度上進行創新
實度就是指黨建工作基礎的扎實程度。扎實的基礎來源于準確的教育信息,其中主要包括大學生的具體情況、實際需求、高校環境、育人目標及學生特點。扎實的基礎主要體現在高校對黨建工作的系統設計和領導決策兩方面,各個高校要根據自身的辦學特色、文化氛圍及教育類型合理應用微技術創新黨建工作,做到切實可行、因校制宜。
2.2 從深度上進行創新
深度就是指強化學生對黨建工作的認識。當前,對大學生進行黨建教育難點有很多,主要體現在:①當前黨建工作依然沿用傳統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經驗,與學生缺少有效溝通;②思想政治工作更加重視評價,對教育過程缺乏質量監控,缺少對學生接納程度的評估。因此,高校要科學的利用微技術平臺的優勢,不斷拓寬黨建工作的渠道,比如,高校可以舉辦新穎的宣傳活動,采取手機黨報、手機微課堂等網絡形式對學生進行黨建教育。在教育評優、黨校工作、實踐教育、制度建設及黨員發展等環節逐漸增強高校的影響力,加強大學生黨員的參與意識和主體意識。
2.3 從精度上進行創新
精度就是指準確及時的為大學生提供教育服務和黨建信息,主要體現在理性引導大學生的思想行為方面。有效的政治溝通具有關鍵意義,其不僅可以實現政治穩定,有效緩解矛盾沖突,同時還有利于推動科學決策和民主政治。當前微技術已經受到大學生的普遍歡迎,高校要與時俱進,開通微支部、黨務微窗口等平臺,與學生進行信息互動,傾聽大學生的訴求、心聲和需求,在平等的前提下對學生進行引導和教育。同時,讓學生參與政策和制度的制定,可以提高政策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增強學生的自律意識、服務意識及管理意識。另外,黨支部也可以通過微技術收集相關意見,并進行答復和處理,實現信息有效溝通,擔當網絡把關人和意見領袖,為學生爭取交流的主動權。
2.4 從效度上進行創新
效度就是指黨建的工作效率,主要包括黨務人員的培訓和配置、黨建微技術的應用及黨建資源的開發。在黨建工作開展的過程中,其工作效率是對黨務成員的考驗和鍛煉,利用微技術可以提高黨建的工作效率。以往黨建信息主要來源于書本和經驗,而微技術把知識運用、知識鞏固、理論教材和理解內容融為一體,更具直觀性,方便學生理解和接受,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政治思想。目前,信息來源的渠道豐富多樣,高校可以開通相關的網絡平臺,方便學生開展黨建工作,同時也可以搭建黨建微博、互動社區、網上論壇及手機平臺等學生喜歡的模塊。
2.5 從廣度上進行創新
廣度主要指大學生黨建工作的空間及時間的覆蓋面。新時期,黨建工作要以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為基礎,利用有效的方式對學生的政治思想進行教育,加強黨支部建設,構建合理的黨員管理平臺。要以微課程、微沙龍、微展示、微咨詢及微辯論等形式,賦予其具有時代感和時尚感。通過學生習慣的方式,進行潛移默化的教育,實現虛擬空間和現實空間的有效結合,開展黨建工作。同時,基層黨組織還要持續關注網絡群體,積極進行互動,不斷吸引優秀的大學生參與到黨建工作中,讓其通過微技術對黨建工作給予關注、認同及參與,最后發展成黨員。
3 結 語
在微技術新背景下,大學生一定要把握時代的脈搏,順應時代的發展,切實做好基層黨組織工作,運用微技術創新大學生日常黨務工作,利用微技術平臺實現信息資源共享,彌補傳統的管理模式,增強黨建工作的動力和活力,創新大學生的黨建工作。
主要參考文獻
[1]徐婧.利用“微技術”創新大學生黨建工作[J].江蘇高教,2014(6).
[2]孔德明.論依托微信創新高職院校學生黨建工作[J].企業家天地,2013(3).
[3]戴喆.高校學生黨建工作微博模式的可行性探析[J].湖州師范學院學報,2011(6).
[4]謝濤麗.微時代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研究[J].和田師范專科學校學報:漢文綜合版,2012(4).
[5]陳云子.基于微博平臺的高職院校學生黨建網絡文化建設探究[J].領導科學論壇,2015(9).
[6]唐建旺.試論新媒體對高校大學生黨建的挑戰及對策[J].電子測試,20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