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項目施工階段的造價控制是隨著工程建設的實施與發展而持續跟進的動態控制過程,其不單單是經濟方面的控制,同時也涉及到技術和管理等各個方面。加強施工階段的造價控制對于建設單位而言能夠顯著增大建設投資效益。
一、建設項目施工階段造價失控的原因
(一)施工組織設計審查不夠嚴格。施工組織設計是用來指導施工項目全過程各項活動的技術、經濟和組織的綜合性文件,它只能在承包商編制完成,提交給建設單位,再通過建設單位審查后,才能真正地應用于工程建設施工過程中。在此過程中,有些建設單位相關審查人員誤認為只要施工組織設計夠優化就可以通過審查,沒有對工程造價進行有效控制,而造成某項工作的造價大大提高,超出了預估價。
(二)施工合同內容不夠嚴密。工程建設是一個工序繁雜、體系龐大的社會生產過程。施工合同就成為各個參與單位之間利益關系的紐帶,建設項目施工合同的內容包括工程范圍、建設工期、中間交工工程的開工和竣工時間、工程質量以及最后竣工驗收和支付工程款等條款。正是因為合同條款涉及面非常廣泛,內容也比較繁瑣,合同雙方稍有不慎便會出現差項、漏項,以至于在工程項目建設實施過程中出現問題無章可依。
(三)工作人員造價控制意識淡薄。目前,很大部分建設單位的現場管理者對造價控制的認識存在誤區。一般說來,造價工程師最根本的任務是通過協調建設項目的工期、質量與工程造價之間的關系,采取有效的措施對工程造價進行控制。但在現實生活中,監理制度不夠完善,造價控制人員素質參差不齊,甚至有些單位虛設崗位,在公司中根本沒有真正的造價工程師,這些都會導致施工成本的上升。
(四)工程變更控制不夠有效。在建設工程的施工過程中,常常會因為各種原因而出現設計、工程量或者計劃進度等方面的變更,由于設計單位的誤差、業主單位的主觀改變或者施工單位在施工中做出施工工藝的調整,這些變更都會嚴重影響工程項目的進度,不利于業主對施工項目的造價控制。
(五)施工現場簽證不夠合理。現場簽證一般情況下是由施工單位提出,經過監理方的審核,最后經業主方認可才能正式生效。實際建設過程中,很多現場管理人員的綜合業務素質不高,對合同及造價等方面的相關問題缺乏全面的了解,面對各種形式多樣的簽證,他們持事不關己的態度,對簽證工作未經核實就隨意、盲目地見證就簽。這就很輕易地為不良簽證的出現提供了機會。讓一些施工單位鉆了空子,從而使工程造價的控制陷入困境,給建設單位帶來意想不到的巨大損失。
二、建設項目施工階段造價控制的有效措施
(一)嚴格審查施工組織設計。施工組織設計一般都是施工單位從方便施工的角度出發進行編制的,不會過多地考慮建設單位的經濟效益問題。所以,為了對施工階段的工程造價進行合理的控制,建設單位應該對施工組織設計進行嚴格地審查。從整體的利益出發,強化監理工程師和相關審查工作人員的責任意識,在嚴格地審查施工組織設計的基礎上,有效地對施工階段工程造價進行控制。
(二)加強合同嚴密性。建設項目施工合同的內容隨著發承包雙方的約定而靈活多變。建設施工過程中無論處理哪一種工程變更引起造價的變化,都需要做到有據可依,而施工合同是該階段解決所有問題的有力證據。這就需要發包和承包雙方在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等法律法規的基礎之上,規范合同的簽訂和履行,保障雙方合法權益,保證工程安全和質量,合理利用資源和降低造價,最大限度地避免承包方的不平衡報價,從而顯著地降低后期工程變更出現的頻率,控制工程造價。
(三)提高工作人員造價控制意識。建設項目的造價控制工作一般都是時間緊、任務重、要求高,所以即使在工程實施之前做好了各項有效預防工程造價失控的準備,還需要技術人員、材料采購人員、工程組織人員等在不斷學習中增強經濟觀念、素質教育,把對工程造價進行控制的意識逐步地貫徹于自身的工作職責觀念當中,打造精品的建筑工程團隊,提高從業人員素質,從而提高工作人員造價控制的意識。
三、嚴謹對待工程變更與價款調整
在工程實施過程中工程變更不斷的出現是很難避免的一個問題。有些承包商為了一己私利,希望能夠順利地承攬到工程項目,盲目地采取不平衡報價及墊資的手段將投標價盡可能地壓低,或者惡意地通過串標、圍標等方法讓自身的投標占有一定的優勢,從而在招投標階段輕松取得勝利。等到工程中標后,再采用一切手段來彌補因為投標報價造成的經濟損失,使建設單位陷入投資不斷增加的困境。為了不讓這種困局出現,業主在建筑工程施工階段就要嚴謹對待工程變更與價款調整。
在工程項目施工階段,建設單位分別從增強合同意識,提高員工綜合素質,嚴密工程變更與索賠的管理過程等方面同時著手,對工程項目的造價進行嚴格的控制,使工程的實施工作可以順利開展,竣工結算能夠更加準確。盡可能地減少和避免建設投資的無故浪費,最大程度地增加建設單位投入資金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