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有很多的高職院校開設了酒店管理專業,但大部分都處于學學校的邊緣專業,如何做出本專業的特色,使其成為學校大的專業,是我們一直關心的問題。本文以湖南外貿職業學院酒店管理專業為例,探討高職院校特色資源建設的主要內容。
關鍵詞:酒店管理專業;特色;職業教育;專業建設
湖南省政府在《湖南省建設教育強省規劃綱要(2010-2020年)》和《湖南省商務人才發展中長期規劃2010-2020年)》中明確提出,要“以特色專業建設為龍頭”,“用5年左右時間,重點扶持建設一批省內領先、全國一流的職業教育特色專業”,帶動全省職業教育辦學水平提升以適應全省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為充分發揮我院酒店管理專業的優勢和特色,并進一步提升該專業的辦學水平和辦學質量,為湖南乃至全國經濟發展提供高端技能型人才支撐。
一、人才培養模式建設
構建“校企合作、訂單培養、工學交替、逐級輪崗實訓晉職”校企雙主體育人的人才培養模式,將學生的“學習、工作、晉職”同步進行,為合作企業定向培養高星級酒店和餐飲連鎖高端技能型人才。依托湖南國際經貿職業教育集團、“喜來登訂單班”、“唐宮店鋪中層主管訂單班”校企合作平臺,依據“育人本位、能力為重、素質領先,發展每一個學生的優勢潛能,促進每一個學生健康成長”的人才培養理念,加強與喜來登、唐宮等酒店的合作,強化中高職銜接,建立“校企合作、訂單培養、工學結合、逐級輪崗實訓晉職”校企雙主體育人的人才培養模式。
二、課程體系建設
基于學生職業生涯,校企雙方共同組織專家對該類職業崗位進行深入剖析,并重新為合作企業制定該類職業崗位的職業資格證、職業技能標準和考核標準。依據該類職業崗位職業資格標準,再抓住酒店服務技能和職業素質培養的兩個關鍵,確定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工作任務,對典型工作任務進行整合和序化、轉化為專業課程,形成“職業導向,崗、證、課” 緊密對接、中高職專業有機銜接的模塊化課程體系,即以職定崗,以崗定證,以證定課,“崗、證、課”對接。
三、師資隊伍建設
打造一支專兼結合的集“教學、培訓、科研”于一體的“雙語雙師型”師資隊伍按照“內培外引相結合”原則,以教師管理制度建設為保障,提升教師教育教學能力和業務實踐能力,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建設,促進師資隊伍結構優化、整體水平提高。建設一支以本校教學名師為主體,現場專家參與的“雙師型”師資隊伍。
四、實踐教學條件建設
建設“校企一體化”、“教學做評一體化”的開放式、多功能實踐教學平臺。三年內,新建7個實訓教室、一個校內大酒店,新增16家校外實訓基地,建成現代化開放性、經營性實踐教學平臺。按照“理實一體”和“共建、共享、共贏”原則,以培養酒店餐飲高端技能型人才為目標,加強校內實踐教學條件;以湘鄂情、唐宮、湖南國際經貿職教集團等為平臺,拓展校外實訓基地;以健全的實習實訓管理制度為保障,不斷完善優化專業實踐教學條件。
五、專業教學資源建設
搭建數字化、多元化、開放式的網絡資源教學平臺。依托世界大學城職教新干線,開展數字化教學。力爭2014年前實現專業核心課程網絡資源共享,搭建融學歷教育、培訓教育與資格認證教育于一體的網絡信息資源平臺。以優質數字化資源建設為載體,以課程為主要表現形式,以素材資源為補充,利用世界大學城職教新干線建設融學歷教育資源、職業培訓教育、社會培訓資源于一體的教學資源庫;通過開通網絡教室,開展數字化教學。爭取到2014年,建成依托網絡學習互動平臺,融學歷教育資源、職業培訓教育、社會培訓資源橫向一體化,融學習計劃、課程標準、課程內容、測評系統縱向一體化的中高職銜接酒店管理專業開放式教學資源庫。
六、社會服務能力建設
構建綜合高效的社會服務體系,成立喜來登酒店管理學院,以此為平臺形成合作企業從業人員業務培訓、酒店餐飲服務技能培訓、餐飲服務員職業資格考試培訓等在類的社會服務體系。依托湖南省商務廳培訓中心、湖南省旅游局培訓中心、長沙喜來登酒店、湖南國際經貿職業教育集團、湖南省服務貿易研究中心和湖南省酒店協會,形成包括“酒店管理類師資培訓,餐飲服務員、客房服務員、前廳服務員、茶藝師、人力資源管理師、導游員等職業資格考試培訓,喜來登、唐宮等酒店行業從業人員崗位業務培訓等”在內的社會服務體系。我院酒店管理專業依托企業,以學生為主體,根據每年的多家企業調研,及時調整人才培養方案,根據企業崗位需求設置課程,采用”工學交替“的校企合作模式,其建設模式和成效已經深受行業喜歡,期望能為酒店管理專業建設提供借鑒和參考。
參考文獻:
[1] 曾凡琪. 探討基于工學結合的酒店管理特色專業建設[J]. 武漢商業服務學院學報》,2009,23(2):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