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網絡訂餐系統正在改變人們的餐飲習慣,大學生群體外賣市場被迅速拓寬,宅文化和懶人風向逐漸侵襲大學校園。本文重點研究大學生使用網絡點餐情況,調查發現,外賣發展迅速,但也發現如衛生安全無法得到保證,配送過慢,菜品圖文不符,價格波動等問題。本文進一步提出可行的解決方案,如提升服務質量,加強對衛生的審查,引導學生合理使用外賣等。
關鍵詞:網絡點餐;現狀問題;對策建議
前言:外賣手機客戶端產生于2013年,在2014年得到飛速發展,至今發展勢頭依然十分猛烈。在2014年各互聯網巨頭加入移動外賣市場后,外賣發展的異常迅速。至今,市面上的外賣手機客戶端多達數十種,也因此拓寬了外賣市場。
本次調查綜合采用了問卷調研、實地走訪等方式。問卷對南昌航空大學學生進行了關于大學生使用網絡點餐app情況的調查。問卷調查分為以下幾個部分:點餐APP的種類,對APP的了解程度及使用程度,使用原因及看法等。此次調查總共發放了500份問卷,回收了493份,回收率為93%,有效率100%。
大學生使用外賣數據情況:
一、大學生選擇網絡點餐的原因
出于各種因素,叫外賣如今己成為大眾尤其是年輕消費者的習慣。外賣手機客戶端逐漸產生發展壯大,為商家和消費者簡便操作、交易提供了渠道。
內部原因:(1)課程比較多,吃飯時間有限,再加上宅在宿舍不想出去。根據調查顯示,從時間的角度出發,有些同學是為了節約時間。(2)大學生自身不夠勤快,懶于在宿舍教學樓和食堂之間奔波。且從服務的角度出發,一部分同學認為網絡外賣的商家和菜品比較豐富,外送服務便捷。
外部原因:(1)網絡外賣信息豐富,購方便快捷,優勢明顯。大學生們對生活飲食的要求越來越高,學校食堂已經不能滿足大學生的需求,在這種情況下,同學們會選擇食堂以外的商家來調劑口味。(2)價格便宜、福利豐富。以美團外賣為例,折扣力度達到了25%甚至 80%。(3)移動互聯網絡環境的迅猛發展提供了物質基礎。網絡速度的大幅提升便利了手機外賣,移動支付的普及激發了同學們定外賣的熱情。(4)過去的一段時間中經常在網上看到某學校食堂菜價高,菜質差,甚至有學生食物中毒,這提高了同學們點外賣的意愿。
以下是食堂和周邊外賣的對比分析:
二、校園網絡點餐發展的現狀及問題
(一)外賣衛生安全難以得到保障。餓了么315事件轟動全國,平臺實體店鋪與訂餐平臺上的照片不相符。據調查,訂餐平臺上的菜品、店面光鮮亮麗,但實體店面卻混亂狹小,餐廳的廚師甚至直接用牙咬開加工食材。而同學們對這種情況幾乎沒有絲毫辨別能力。
(二)服務體驗越來越差。外賣店家為了減少成本,許多店都是夫妻、家族經營的,對他們來說雇傭員工無疑會增加成本,有時他們一個人身兼多職,因此服務很難到位。在用餐高峰期對學生的服務很難得到有效保證。
(三)加劇了大學生宅文化之風。隨著點外賣頻率增多,同學們很少出宿舍;阻礙和其他同學的溝通交往,甚至危害了自身身心健康。
三、對網絡點餐的對策建議
(一)加強對商家的審查。商家可以考慮與學校合作,推動對于餐飲商家的排查和評估;學校可以考慮推出商家的等級評分制度,重點推廣衛生模范商家,鼓勵商家積極上報衛生環境,參與評比;同時,還需考慮更多地展示商家的信息,避免學生因為對商家的衛生等方面存在疑慮而放棄消費。
(二)樹立良好形象,打造品質口碑。外賣商家應該致力于推出一些優惠活動,甚至可以讓學生親自下到實體店嘗試外賣飯菜的口感。在學生中形成良好的口碑,塑造自身形象,不斷提升自身知名度以及學生用戶的忠誠度,讓學生對外賣質量更加放心。
(三)提升配送服務滿意度。用電話回訪、網絡調查、配送人員直接溝通等方式,讓學生感受到外賣商家的尊重與誠意,收集學生建議發現問題,尋找根源,及時改進,提升服務意識與現場處理問題的能力,提升服務質量。
(四)引導大學生合理使用點餐軟件。加強家長、老師、學生三方的互動,通過疏導讓同學們正確地去認識網絡外賣這一新興行業;適當減少使用APP點餐,鍛煉自身的身體素質,培養獨立意識,杜絕過分依賴外賣平臺;同學之間相互交流,班級多開展“三走”活動。
參考文獻:
[1] 王梓涵. 高校食堂室內空間功能多元化設計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3.
[2] 王秀娟,楊蘭婷,周金璠,張建強. 大學生網上訂餐行為與市場份額分析[A]. 中國統計教育學會.2015年(第四屆)全國大學生統計建模大賽論文[C].中國統計教育學會,2015
[3] 高慶. 基于大學生消費行為的學生食堂服務滿意度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2.
[4] 杜春娥. O2O模式下餐飲外賣市場大學生消費群分析——基于河北師范大學的實證研究[J]. 新聞知識,2015
[5] 吳昊. 大數據影響下大學生消費意向的調查——以貴州省六所高校外賣消費為例[J]. 商,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