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門綜合性較強的新興學科,環境藝術設計成為了藝術設計學科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與人們的生產和生活等方面都有著密切的關系。本文結合包豪斯的理論成就,分析我國環境藝術設計教育的現狀。在學習了包豪斯教學理論時,現有的課程設置和教學理論都在廣度、執行的質量和深度等方面存在著缺陷,因此進一步提出理論與實踐結合的教學體系。
多伯認為:環境藝術作為一種藝術,巨大過于建筑,感情富有于工程,廣泛多于規劃,是被傳統矚目的重實效性藝術。實踐能夠鍛煉能力,同樣也可以提高環境質量和裝修水平。這句話詳細而深刻的概括了環境藝術的內涵。
包豪斯及它的理論成就
包豪斯,是由德語bau(建造)和haus(房屋)兩個詞語所組成的。包豪斯是由德國現代主義設計、現代建筑的奠基人,沃爾特·格羅佩斯在1919年所建立的第一所新型的現代設計教育學院。該學院以包豪斯為基地,將學院從一個空洞的觀念轉變成一個堅固的設計教育基地。在1920年,現代主義建筑形成了重要的建筑派別,包豪斯教育學院也成為了現代建筑設計的發源地。包豪斯的理論成就,提出適應現代工業生產及生活的需求,追求建筑的技能、技術以及經濟效益的最大化,引領現代藝術,提高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倡導學以致用,為社會更好的服務。
我國環境藝術設計教育的現狀
我國的設計教育經過了20年的發展,與當年的包豪斯相比較,其發展情況還存在著一定的差距。主要存在的問題有:教學條件不完備、教學理念較落后等。針對這些問題,我們需要對我國目前的環境藝術設計教育加強重視。
1.教學學科較單一
我國當前的藝術院校的環境藝術設計,基本都借鑒了包豪斯教學理論,但是都沒有采取到精華的部分。我國的環境藝術設計的教育大多還是“紙上談兵”的教學模式,并沒有加入社會實踐的環節。相反,包豪斯的教學理論,是基于在真實勞作之上的。這樣的教學理念,不僅能夠滿足市場的需求,還能夠體現設計學科的巨大優勢。而目前我國的環境藝術設計教育還存在很多的不足,主要體現在注重形式化,忽視了實際功能的重要作用,教師授課內容大多來源于社會實踐。
2.課程量的制定有待細化
環境藝術設計是一門新興的專業,和其他專業相比,該專業可以很好的就業。環境藝術設計也是綜合性的學科,當前環境藝術設計開設的課程相對較多,與此同時,教師的教學工作量也相對較大,影響教育質量的發展。所以,我們合理細化課程的項目,不斷激發教師的工作熱情,提高學生的主動性。
新的體系對環境藝術設計的幫助
環境藝術設計主要分為兩個方面,分別是思想層面和社會狀況。從思想層面來說,設計是主觀與客觀在主導和要求上的結合。而社會狀況又包含了經濟條件、文化屬性、人的審美形勢和政治背景等多方面。因此,建立新的教學體系很有必要,環境藝術設計教育的教學模式一定要適應當前客觀的社會狀況。對于環境藝術設計教育的教學,需要綜合考慮多方面的因素,例如:當前社會對于人才的需要情況,先進的教學模式、學生的接受度等等,基于以上這些因素,對當前的環境藝術設計教育課程進行改革。這樣可以讓當前的教育和社會的需要,進行有效的結合,使其培養的出來的學生更加適應社會的需要。這樣學生在畢業之后才能夠更好的服務社會,實現自身價值,同時將設計課程進行多樣化的選擇,也是設計教育的方向所在。
學校也可在資金允許的條件下,為學生建立工作室,這樣的教學模式也是采用了當年包豪斯的“作坊”式教學。工作室的開設,既能夠進行教學,也可以面向社會,承包工程項目,讓學生可以更好的融入到市場中。通過這樣的“作坊式”教學,調節學生的學習和就業的方向,從而提高院校的就業率。采用這樣新興的教學模式,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使其更加了解和適應市場的動向,為走出校門打下夯實的基礎。
結束語
包豪斯為當代的環境藝術設計教育,提供了一種先進的教育理念,因此我們在進行教學時,需要與時俱進,使其更加符合現今社會的需要,培養更多優秀的人才。環境藝術設計是一門長期發展的工作。近年來,這一內容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環境藝術設計已經被認定成為一個綜合性的設計領域。環境藝術的設計在與生活的親密度上,已經將建筑設計遠遠的拋在身后。環境藝術設計教育被各種因素推到了風口浪尖的地步,例如,設計理念、手段的不斷更新,職業更迭的不斷加劇等,同樣,對于教育的課程選擇也是迫在眉睫。將包豪斯的教育理念融入到我國環境藝術設計的課程中,是教育工作者們應有的責任和義務。滿足課程該有的特點,改變教學模式,都是為了更好的發展我國環境藝術設計的教育。
(作者單位:河南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