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動畫創作中,角色設計從來不可或缺,尤其是好的形象設計往往給人留下美好的視覺享受和永恒的心靈感悟。本文選取花木蘭和徽州女人兩種女性形象,意在“以古續今”贊美傳統女性勇敢自信和執著奉獻的精神內涵,弘揚現代女性多元獨立的品格外延,進而使新設計的現代徽州女人動畫形象一反傳統徽州女人角色設計的保守形象,在發揚其美麗大方、賢良忠貞品質的同時,具備時尚定位與追求自我價值的現代新女性元素,這也是現代動畫女性形象設計中迫切需要的。
動畫形象指動畫作品中特定設計出來的具有獨特審美性的角色。作為一個優秀的動畫創作者,必須能夠強烈表達出角色的內在特征與外在特征。一個具有光輝形象的人物,即使造型的外在特征具有充分的美感,但是缺乏傳統文化作為支撐,該形象的表現力也是不夠的,這就必須綜合設計出角色內在的性格特征與心理特征.本文選取花木蘭和徽州女人來分析,是因為花木蘭造型既有獨特的東方特色,同時還具有西方女性超前的自我意識,因此可為我們的動畫形象設計提供寶貴的資源。兩者的歷史背景與現代大眾審美傾向緊密契合,即花木蘭獨立自主的精神與徽州女人執著堅毅的情懷相統一,進而在應用傳統文化背景中“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筆者堅信在此基礎上融入當代的流行元素再度創造極具地域文化色彩的現代經典動畫形象。
《花木蘭》影片中的女性形象特點
花木蘭最早出現于南北朝《木蘭辭》中,花木蘭一直是中國人尊敬的一位女性,勇敢又純樸。1998年,美國迪士尼公司將花木蘭的故事改變成動畫片《花木蘭》,受到全世界歡迎。讓我們從詩歌記載“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當窗理云鬢,對鏡貼花黃”進行角色設計分析。如果按照以上的文字描述設定出來的女性形象是像林妹妹般溫婉端莊的角色。以上形象是通過純粹的文字描述,沒有經過夸張與變形得到的形象。而我們在動畫電影中看到的花木蘭是以文字記載為基礎,又遠遠高于文字記載的生動形象。在《花木蘭》動畫影片中,花木蘭共有兩個形象,一個是出征前相親形象,另一個是出征后女扮男裝形象,接下來筆者就花木蘭形象進行分析。
出征前花木蘭形象是標準的古代美人造型,整體女人味十足。這里著重分析裝扮后木蘭相親的形象特點。在精心裝扮后,木蘭如細柳般的眉毛,杏仁般的單鳳小眼,紫色的眼影,微微上翹的眼線,亮黃色的耳墜,高而挺的鼻梁,艷麗的櫻桃小嘴,以及現代流行的兩頰中分,偶有劉海散落,以上特別符合古典女性形象的特點。尤其是頭上別一朵精致的木蘭花梳,使木蘭整體看上去更加艷麗動人,這是一個經過高度概括的寫實風格的花木蘭形象。
花木蘭女扮男裝形象與出征前相親形象形成強烈對比。將花木蘭的眉毛設計較粗,且呈倒“V”字形,體現她擁有男性堅強果斷的性格特征;省略了細長卷翹的睫毛,大大弱化了花木蘭女性的特征;眼角方向是向上高高挑起,體現花木蘭果斷的做事風格,眼線部位處理黝黑濃厚,顯得眼神凌厲,炯炯有神;大大的黑眼球,用于體現角色強烈的正義感。鼻子高挺上凸,顯示人物精氣神十足,嘴唇較厚實,給人能說會道的印象;劉海中分,干練且具成熟美感;頭發高高盤起設計,使得花木蘭活潑大方的性格躍然紙上。以上充分顯示出設計過程中角色五官不同程度夸張的特點,這一形象正如當下流行的“女漢子”形象,充分符合花木蘭“替父從軍”的女扮男裝形象,具有前衛的時代氣息,這正是現代動畫角色設計所追尋的,這也是將形象表演展現得淋漓盡致的重要方面之一。
黃梅戲中徽州女人的形象特點
徽州,這個讓無數人“情不知所起,又一往情深”的地方,白墻黛瓦,青石板路,馬頭高墻,小橋流水,煙霧繚繞。黃梅戲《徽州女人》總體描述的是一個悲情故事,在100多年前徽州的村落里,女主人公15歲出嫁,丈夫卻在新婚之日剪掉辮子離家出走,女人從此開始了漫長的等待。35年后,青春不再的她終于等到了丈夫的歸來,但丈夫也帶回了在外另娶的妻子和孩子,這就是徽州女人的一生。從黃梅戲《徽州女人》中我們可看出當時對徽州女性生活和情感的基本定位。
黃梅戲《徽州女人》中一生經歷嫁、盼、吟、歸四個階段。從徽州女人出嫁階段,這時女人濃妝艷抹,嬌艷動人,頭頂大紅蓋巾,身著大紅色套裙,頭發盤著發髻,各色發簪配以修飾,整體端莊賢惠、勤勞主事。得知郎君剪辮離家,面容害羞,從容淡定,執著認定留下青絲辮與之相伴。這一階段徽州女人并沒有哭鬧,沒有責怪,沒有追問,我們可以看出徽州女人賢惠、溫和、順從的性格特征,即使內心有不解與疑惑,但還是選擇相信,默默承受。徽州女人的形象定位如下:從外在的身份特征和社會特征來說:身份特征是卑微的。從內在的性格特征和心理特征:性格是溫婉含蓄的,甚至帶有一些怯懦和自卑。以上是傳統徽州女人的形象特點分析。
徽州女人是明清時期形象,儀態端莊,在服飾設計過程中,上下套裝,上衣領口豎立,將頸部包裹起來,上衣收腰處并沒有刻意,大體是小口設計,袖口處也只是稍微放大設計以便于勞作,這也體現出徽州女人的保守,而再次細看配以寬松適中的群擺,突出徽州女人賢惠的特點,服飾樸實無華,儒雅大氣,體現了徽州人民的文化內涵與審美意識。將徽州女人轉化為生動的動畫角色,不僅可以很好的傳播徽州文化,更可以傳承徽州女人身上的可貴精神。
如何將徽州女人轉化成優秀的動畫形象
現代的動畫形象審美,已經不僅僅局限具象寫實的形象特點,想要將傳統的徽州女形象轉化為現代形象,更要跟上網絡時代的步伐,要與人們的衣食住用行密切相關,走近人們的生活,貼進人們的情感。
首先,秉承用于創新的創作思維,避免以傳統為書本的直接拿來主義。徽州女人與現代的情感設計相比極具說服力,將徽州女人設計成現代形象,屬于“感情牌”的設計。俗話說的好,生活是每個人最好的老師,現實生活中有最豐富的資源,喜怒哀樂、驕傲、自滿,各種情緒、氣質、性格等素材都可以常見到,這就是我們在做形象設計的源頭。因此,人物形象外形不再是窈窕端莊,而是臃腫懶散;頭部也放棄瓜子型的“美人臉”,而是橫向拉伸的圓形臉;眉形下垂,給人無精打采的感覺;單眼皮設計,給人眼睛小“欠美”的感覺;鼻子兩翼較寬,給人平庸的視覺感受。這是從內在于外在特征上打破傳統的認識,在動作設計中,同樣可以根據不同的故事情節將動作夸張表演。在動畫角色領域,并沒有特別經典成功徽州女人形象設計,根據僅有的“庭院深深——動畫藝術短片《徽州女人》解析”中徽州女人形象是傳統的,筆者翻閱較多資料發現這一領域研究也較少,所以設計現代版徽州女人形象設計是合理與可行的。
其次,解讀經典動畫電影中的角色形象,學習它們的造型語言和設計法則。徽州女人的現代動畫角色也是采用傳統中不敢想象的造型語言,例如經典的動畫電影《凱爾經的秘密》中的角色造型就極具影響,充分應用了裝飾性的造型元素,并將人物造型幾何化做到了極致,例如矩形、自然形、圓形、抽象形等;同時也在角色造型中將直線和曲線的魅力發揮到了最高境界,為大眾對角色的新認識提供了較高的平臺,這也是一次大膽的嘗試與創新。將徽州女人形象從細節到整體進行革新,我們同亦可以遵循裝飾性的造型方法,因為在人們對徽州女性形象的定義中還未出現過如此時尚、多元和具有前瞻性的形象設定,即可以將傳統具象與寫實的形象設定為較抽象的形象,或者讓她成為一種代表符號,可以帶給人們更多思考的空間。亦或在徽州女人的形象設計中大膽的加入矩形、直線等造型因素,一改平日徽州女人婉約、溫柔、賢惠的形象特點,這樣也能夠帶給大家極為獨特的視覺感受。
最后,在徽州女人形象分析過程中,有兩套形象,一個是嫁人時的幸福期盼,人物的造型設定以圓形、半圓形等流暢的曲線造型為主,盡情營造出徽州女人正面、溫暖的情感形象;整個色彩以飽和度極高的暖色為基調則更加更夠烘托出徽州女人與現代女性自由、奔放、熱情、灑脫的完美契合,美麗的外表加上溫馨的情懷,整個與現代網絡流行語相符的“暖女”形象即刻誕生,相信這樣的形象設定會受到大眾的稱贊和喜愛。另一個是盼歸時的孤苦無助,人物的形象設定以矩形、三角形等間斷的直線造型為主,充分的展示出徽州女人反面、無助的內心情感;顏色以冰涼、孤寂冷色調為主,充分烘托渲染徽州女人的楚楚動人情懷,這也是實現現代女性自我價值的另外一個重要方面。在前文我們已有大量的文字對徽州女人形象進行了較為深刻的解讀,筆者意在將這兩套形象進行顛覆性設計,不僅僅是從文字描述上進行改變,更是從角色的內心世界進行新的塑造,從而達到尊重傳統素材的同時,大膽創新,讓人們看到這兩套形象不一樣的動畫角色,使人們更容易接受現代版徽州女人形象。所以徽州女人的兩套形象設計都符合現代動畫審美的新方向。
結語
隨著時代的進步和人們審美層次的不斷豐富,徽州女人現代動畫形象設計在動畫造型方法的研究是社會發展的需求,是時代發展的需求,也是人們審美日益見長的追求。研究徽州女人現代動畫形象設計實際上是為了更好的將兩者結合并挖掘隱含存在的個性和共性,并在此基礎上實現傳承與創新,設計出這些形象給人們帶去歡樂的同時,也帶給人們一場精神上的洗禮,讓新設計的動畫形象具有其自身獨特的風格和魅力。
(作者單位:黃山學院 藝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