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紋樣是一種藝術表現語言,它誕生開始時就已經有了自己獨特的藝術語言。但對其界定有兩個方面不能忽視。首先民間藝術圖案在傳統紋樣的重要地位。其次是傳統紋樣一直到清代結束其發展。在歷史之初我國的紋樣是與圖騰密不可分。如幾千年來裸露在巖石表面之上,暴曬在陽光之下的史前的人面壁畫、新石器時代的人面魚紋和人體舞蹈紋等,這些神秘形象的紋樣,是祖先對于巫術儀式和圖騰崇拜的描繪。另外就是一些抽象的幾何圖案,用簡單的圖形的變形重復節奏或漸變節奏,在五谷畫形成獨特的裝飾。
商周時期,隨著青銅器的發展,上面紋飾也得到了極大的發展,“云雷回紋”、“饕餮紋”、“蛇紋”、“鳥紋”等獸紋多為常見。這時龍風的圖樣作為圖騰的象征,形成獨特的紋飾風格,也包含著極大的文化寓意。隨著文化的融合與發展,百家爭鳴在春秋戰國時期產生了極大影響,各種花鳥神獸在紋樣中登場,其中最富盛名是“四靈紋”。秦漢時期的畫像磚、畫像石和瓦當大量的生產,上面大量出現對當時生活場景和鳥獸的表現,成為極其寶貴的資源。到魏晉南北朝,由于社會動蕩不安,佛教盛行。隨之而來一些佛教的藝術也是迅速發展如“蓮花紋”、“忍冬紋”、“玉鳥紋”及飛天等仙人形象。中封建社會中期隋、唐、五代、宋元時期,隨著經濟的發展,對外交流的增多,工藝美術也得到極大發展,多以花為主要的紋飾造型。到了明清時期,經過幾千的發展的傳統紋樣,有了自己的獨特的圖案體系,突出表現為吉祥圖案。
中國傳統圖案是非常豐富,在其發展過程中既有絢麗多彩的風格,又有一脈相承的脈絡。它們多樣但卻統一,彰顯出我國的悠久獨特的藝術風貌和深厚文化底蘊。這些圖案在歷史的發展中逐步的衍變、沉淀、延伸,形成了我們所特有的藝術形象。
現代平面設計是以明確的,易于識別及記憶的圖像、圖形,象征表現事物的大眾傳播的一種視覺符號。標志有特定的信息與含義傳遞給大眾。它是信息的載體,其中明確特定的造型能加深事物的認識,又能反映他們之間的區別。通過他們凝練的形象,使之能夠快速、準確抓住人們的視線并以此記住產品。標志所傳達的信息是跨國界,它超越了文字使各個民族得到溝通,形成的視覺語言是共識的。這種把商業和藝術審美完美結合的藝術品,在最小的空間中顯示它的個性與創新。
尋其根源,平面設計最初是與圖形是密不可分的。我國上古時期的“圖騰”是區別各個部落最早的標志設計。他們把凝聚氏族對某種動物和神秘事物的崇拜所組合的圖形,作為其氏族的標志。比如女媧氏族的蛇圖騰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而隨著國家產生之后,演變為國徽、國旗。
標志設計這種圖形藝術,它既有自己的藝術規律也與其他的圖形藝術表現手段相同。其基本功能是傳遞信息,強調的是造型的象征性、凝練性,它的易懂、易識別、易欣賞與以裝飾性、形式感、秩序感為特點的裝飾圖形的設計與繪制是既有聯系又有區別。
另外,就是通過對太極圖形的變形、重組來進行藝術再現,代表性標志包括:中國成都標志、中國民生銀行標志、中國煙臺標志、漢唐證券標志、聯合證券標志、等。它們由一條“S”把圖形分成兩半,表現這種對立統一,相輔相成的意境美。
中國作為最古老的文明古國之一,在歷史發展過程中,民間藝術猶如繁星般璀璨。用傳統的民俗文化作為設計的來源,加上現代的設計處理方法,展示出傳統與現代完美結合。祥禽瑞獸、吉祥花卉、民俗藝術是我們基本的民俗元素符號。
植物花卉也是中國傳統圖案常用的素材。牡丹象征榮華富貴、梅花象征五福臨門、蓮花是佛教圣花、桂花取“貴”的同音等等,都是寄托人們美好向往,凝聚祖先的智慧。云南白藥標志是以中國傳統吉祥花卉“寶相花”作為元素,寶相花是花之合體,比如荷花、牡丹、石榴、菊花等,把這些花的特征汲取出來,創作出這種極具裝飾性的富貴圖形。還有紅花綠油婚慶公司中紅花,傳說看見此花可以得到幸福,設計中并蒂蓮的造型也是取婚姻長久美滿之意。
景谷藝術是人們的衣食住行、娛樂文化、禮儀信仰這些與人們生活密切相關,通過發展與傳承而形成的藝術表現形式。中國豐富的民俗藝術的形成,是與地域廣闊、源遠流長不可分割。從刺繡、剪紙、皮影、風箏、年畫到房屋、家具、服飾,方方面面都展示了名族的創造力與智慧、精神風貌與情感。這些點點滴滴通過現代的設計表現手法,成為時尚民俗風格。比如臺灣葫蘆雕刻藝術館、小布頭兒童食用品、LI BAI LOUNGE香港東方廣場飯店休息室等都是通過對民俗人物汲取來設計。在有一些民居器物的借鑒,如太原市察院后拉面館、一茶一坐休閑餐廳、北京東方典藏藝術發展公司等。中國2008年奧運會福娃的設計就是中國傳統民俗的發展與弘揚。
早先的幾何紋樣產生于陶器器皿上,在裝飾的描繪上漸漸掌握抽象幾何的表現手法,靈活運用直線與曲線。人們通過對這些抽象紋樣的研究,把這些蘊含這文化精髓和美好寓意的圖樣,成為了設計創意最好的素材。
中國傳統紋樣是這些文明的承載者,留下給我們可考究的、可見證的豐富資料。如何能夠更好的發展我們本民族優秀的文化,是我們現在所面臨的一個巨大的挑戰。本文通過具體的案例分析,結合當代國際化社會環境的背景,探究中國傳統紋樣在景谷藝術中的應用。以中國傳統紋樣為元素創作的五谷畫更具視覺識別性、文化性、時代感與名族獨特性,提升整個作品的藝術魅力。
(作者單位:咸陽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