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通過對敘事性景觀的相關理論和研究現狀進行闡述,分析出敘事性景觀的特征和現實意義。并且梳理和總結敘事性景觀的幾種常見的設計方法和敘事性景觀所需要的豐富的情境構成元素。
所謂“敘事”,就是講故事,是一種人類本能的表達方式。敘事起源于拉丁文gnarus 和to know,敘事暗示著一種通過行為和體驗的偶然性來獲得知識的一種方式。最常見的敘事是用于文學上,通過文字性的描述和組織形式來讓讀者對整個故事有清晰明了的脈絡和寫作意圖。而敘事學發展到現代已經不再局限于用文字和語言媒介來表達了,敘事的媒介也變得多種多樣,如動作、聲音、圖像等等敘的事媒介。
故而在園林景觀中一敘事性的景觀也成為現代的一種更具深意造景手法,通過利用人的行為心理來組織編排各種可令人遐想的空間,可以在滿足觀景者對景觀所塑造的空間場景的視覺美感的同時,更是可以通過空間場景的意境來引起觀賞者的情感波動,從而達到傳播空間場所精神內涵的目的。
敘事性景觀的情境構成元素
1.富有意味的題材和主題
講述一個故事,如果沒有豐富有趣又具有深意的題材,那這個故事必然是乏味無趣的。敘事性景觀也同樣具有這種特質,選題的好壞決定了設計師塑造的空間場景是否能吸引觀賞者。每個題材都會有相應的主題和核心,這也需要設計師在塑造景觀之前必須要深刻的挖掘它,一個故事擁有了主題,就如擁有了靈魂一般,故事所塑造的空間場所會使觀賞者多了一份參與、體驗的可能性,也會賦予景觀一種獨特性。
題材的性質可以是積極向上的、發人深省的或者有特殊含義的故事內容,例如:歷史性題材、風土人情、社會關系、日常生活或者宗教信仰等等。它可能是一段家喻戶曉的神話傳說,也可能是童年生活的一個片刻的回憶,亦或是一種對未來生活方式的暢想。
2.富有感染力的空間秩序
富有感染力的空間秩序會使“景物”與“人”之間有更好的傳達性和提高觀賞者參與、體驗的積極性,會讓故事的跌宕起伏更加清晰,并且帶動參與者的情緒波動。一般的文學性的敘事方法包括順序、倒敘、插敘、斷續、并序,故在敘事性景觀中也可以將這些方法融入空間場景,具體表現在參與者的游覽線路上。
用時間前后順序來排列空間序列,設計師把精心編排過的事件在場地上一一展開,并把景觀要素、空間作為所發生事件的場景,以景觀意象勾勒一個事件歷程。設計師通過這種時間序列與空間布局傳達了城市文化與自然之間關系互動與變化的思想,從而營造景觀體驗的連續性。
敘事性景觀的設計方法
景觀敘事的終極表達方式是一宣言。景觀應帶有宣言的意義,并且對社會現實和當前設計狀態起著警醒的作用,而且還帶有啟蒙式的色彩,景觀自身的形式也逐漸演化為帶有隱喻的符號,具有修辭學的意義,具有符合語境的審美意義。
1.象征式景觀敘事
為了增強空間場所的渲染力,利用文學上修辭手法來詮釋景觀設計也是常用的設計手法之一。象征是通過對敘事主體加以抽象和提煉,從而得到一個具體的事物,利用藝術性的手法將敘事主體的特征加以強調,可以讓觀賞者能從它的外在形態就可以直接產生富有某種特殊意義的聯想,從而直觀的向觀賞者傳播場所精神。
象征手法的應用除了最直接的物質形態的直觀表達之外,還有數字和符號兩種更為含蓄的手法。數字的象征手法運用必須要對敘事主題有深刻的意義才能發揮她本身的作用,數字本身很難體現象征意義,需要通過一定的手法轉換,這就可以運用到個體和整體之間的關系來表達。最經典的案例就是美國俄克拉何馬城紀念公園,利用168把座椅來代表在那場事故中喪生的人。特定的象征符號也會使觀賞者的主觀認知得到一定程度的引導。
2.隱喻式景觀敘事
隱喻不同于象征,它所需要的敘事主體和載體更加抽象,但是關系卻更加緊密,需要借助參與者對敘事主題的深刻理解才可將兩者聯系起來,從而到達一種移情的目的,這樣可以增強空間場景主題的渲染力和場所精神。例如文丘里設計的富蘭克林故居,并不是在原有的遺址上重建而是提煉出原有建筑輪廓的構架立于原址之上,這遠比重建給人的感覺要深刻的多。
3.悖論式景觀敘事
悖論簡言之就是以矛盾和另類來引發觀賞者的反向思考。設計師瑪莎·施瓦茨將悖論式景觀運用的非常到位,最具代表性的是她設計的懷特海德生物研究中心的屋頂花園“拼和園”。她利用基因重組的構想將兩種風格迥異的日本園林和法國園林重構在一起,利用一道道水紋線的綠色水砂來模擬日本園林中枯山水,利用具有現代感的塑料材質做成的黃楊球代替枯山水中的巖石,而這個場地的作用卻和傳統的日本枯山水一樣作為冥想的場地。法國園林用染成綠色的塑料來表現秉承傳統園林的工幾何美。這樣的設計手法隱喻著多元對立與轉化的思想觀念,也通過這樣戲劇的對比性批判了傳統的自然觀。
結束語
敘事性景觀不僅僅是一種對“故事”的詮釋,更是希望通過一個發人深省的敘事主題通過藝術性的編排和策劃,來創造一種與參與者有深層次的“對話”的場所,讓參與者體會到場所內在的感染力和震撼力,從而能引發參與者的一些情緒波動,能更深刻地感受到場所精神。敘事性景觀是營造景觀空間文化內涵和表達精神本質的重要方式,也是構建場所意義和情感體驗的有效方式。
(作者單位:大連工業大學藝術設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