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傳統藝術圖樣是歷史的見證,本文從遠古時代講述由勞動者的審美觀引的藝術,創造了各種富含深意的紋樣。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對傳統藝術慢慢遺忘,在箱包設計中加上中國傳統紋樣提醒人們中國傳統藝術傳承的重要。但任何事物都有其兩面性,本文從幾個方面說明了傳統紋樣在箱包上的利與弊,最后得出自己的觀點,傳統需要傳承,同時更要緊跟時代,與時俱進。
紋樣含義是器物的裝飾花紋的總稱,也是圖案的構成要素之一。眾所周知,中國傳統紋樣多是人們表現一種團圓和美的意境而幻化出的圖案,但終究逃脫不了因其美容而做的加工。例如意義深刻的珍獸圖案、花樣繁多古文化紋樣、惟妙惟肖的十二生肖圖案,以及我國55個少數民族服飾圖案等。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出行的箱包進入廣大民眾的生活,同時箱包上的圖案也進入人們的眼球。
中國傳統紋樣滿足消費者日益上升的審美需求
21世紀的民眾,追求的圖案慢慢趨向簡單化、自然化。富有想象力的設計者將中國傳統圖案運用到箱包中(圖1,圖2),不僅抓住了人們心中的那份純真的心態,更加給設計增添古樸濃郁的代表性民族特色,既滿足了現代人對文化的傳承,也理解了文化的精髓。給箱包背上中國的藝術,更體現出其沉甸甸的文化內涵和時代新氣象。
弘揚中國藝術文化,創新時代設計風格
任何一個優秀的設計都離不開設計者淵博的知識和他日積月累的文化底蘊,有抓住民眾購買的欲望,了解他們的喜好。中國傳統紋樣的出現不僅要求在造型、色彩和裝飾等方面搭配協調,也要求其體現一種文化屬性和時尚感。促進我們更好地了解中國的傳統文化,接受在新時代的浪潮中傳統紋樣的新風格。
傳統紋樣讓民眾回歸中國藝術
當今我們被各種眼花繚亂的事物充斥著我們的大腦,追趕新版的游戲和手機,購買各國款式的衣服和箱包,人人目不暇接,已經遺忘了曾經輝煌了五千年的中國文化。但就在此時,一股懷古風格的箱包瞬間將我們拉入中國藝術的大門,箱包上帶有紋樣真正讓消費者回歸藝術殿堂。
然而,隨著越來越多印有傳統圖案箱包的購買狂潮,很多魚龍混珠的產品接踵而至。這些產品對傳統文化的推行起到了反作用,我根據此問題進行一些對策分析:
1.傳統圖案的運用不應該太過于注重形式美
隨著人們審美觀念的深入,隱形的顯現出一種惡性形式審美觀,無一例外被有心人運用。箱包也不例外,設計者本想通過加入更多的色彩表現箱包的美觀,卻畫蛇添足地破壞了紋樣的整體性。除此之外,不注重研究地區消費者的審美偏向以及接受能力,把民族信仰象征的動物隨隨便便貼上宣傳的標語。這不僅不尊重民族的信仰,更是對他們心中神靈的褻瀆。因此,設計者在運用傳統紋樣時,不能過分注重形式,忽略最初的美好,最后只能是得不償失。
2.運用紋樣時應該深刻領會中國傳統紋樣的文化底蘊
文化是歷史的積淀,藝術是民族的靈魂。中國傳統紋有歷史性,又有濃厚的時代氣息,所以本文在箱包上運用紋樣時,必須充分理解紋樣的寓意和內涵,使其本身的靈魂都通過箱包體現出來。其二運用中國傳統紋樣是傳達給消費者準確的產品信息,消費者容易接受。因此,設計者在創作之余,也要提升自己的文化素養,同時親近消費者,體會他們的購買心聲,更好的將中國傳統紋樣在箱包中體現出來。
3.不能過度運用中國傳統紋樣的靈活性與創新性
21世紀是信息化大爆炸的時代,各式各樣物質的出現引起了人的視覺疲勞。但部分生產者并未意識到這一點,最終結果可想而知,非但沒有盈利,反而連本金都賠了進去,有的甚至傾家蕩產。如果單純將紋樣簡單地拼接在一塊,就算染上華麗的色彩,也會顯得膚淺、庸俗,更加不會體現紋樣的內涵。因此,我認為在設計箱包上的藝術紋樣時,一要體現圖案的意義,二要表達其鮮明的個性,大膽創新,從而得到消費者的認可,在同類產品中脫穎而出。
4.運用紋樣時應該賦予中國傳統紋樣新的時代感
箱包的樣式多種多樣,或寬松休閑,或復古韻味十足,或都市小清新等等。設計者們將其互相搭配,更好的對箱包的整體性起到畫龍點睛作用。時代在進步,審美標準在提升,設計者的大腦在擴充,箱包的時代感也在馬不停蹄的奔跑。
總之,任何事物并非十全十美,中國傳統紋樣在箱包中的體現也是各有利弊,它在為手工業時代的產物,必須承認在很多方面跟不上消費者的需求,但并不意味著紋樣已經過時。傳承文化并不是一味地照搬,需要設計者運用他們新的時代感,推陳出新,給人眼前一亮的美感。箱包上的藝術紋樣應該體現出一種時尚,掩蓋不住的綻放傳統藝術的光芒。
(作者單位:四川師范大學服裝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