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飛速發展,企業的硬件方面已經趕上發達國家的水平,但在品牌設計觀念上還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一些企業的責任人潛意識地認為要靠企業實力、靠產品、靠市場推廣來提高企業的知名度和業績,但是真正的品牌設計和規劃還并不清晰?,F代社會產品同質化日趨嚴重,互聯網的出現使企業開始進行反思。當前,國家大力支持“互聯網+”的計劃,市場日趨繁榮,競爭更加激烈,靠品牌來建立競爭的優勢日益顯得重要,在這個看臉的時代,品牌形象也尤為重要,這需要靠品牌設計來解決。
互聯網對中國品牌傳播的影響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我們已經進入了web2.0的網絡時代?!盎ヂ摼W+”計劃的提出,給中國產業經濟帶來了新的變革,使中國企業進入國際化市場帶來了機遇與挑戰。現代市場的競爭,也就是品牌的競爭,現如今品牌已成為中華大地上商界的熱點,品牌設計也成為人們常掛在嘴邊的時髦詞匯。品牌設計不僅僅是狹義上的名稱、標識等,廣義上的品牌設計包括戰略設計、產品設計、形象設計和CIS設計;實施品牌戰略,是現在經濟對企業運作以及產品經營的必然要求;是我國企業及產品從根本上進入市場競爭,走向國際競爭的有效措施。品牌承載著一個企業的經營觀、價值觀、審美觀等形態意識,以及企業經營行為的總和 ,是社會、公眾和市場對一個企業的認知、評價和印象,是一種重要的經營資產。
互聯網的到來不僅給經濟、文化、社會等領域帶來了巨大的變革,還引起了媒體格局的變化,使品牌的傳播與設計面臨了新的挑戰,也迎來了新的機會。互聯網和新媒體呈現大眾化的發展趨勢,這為品牌與消費者提供了更多的親密交流機會,如多企業加緊利用互聯網進行資源傳播,擴充渠道,爭奪市場先機,品牌之間的網絡競爭被激化,這種形式下,受眾被大量復雜同質化的信息所包圍,企業和產品的信息很難被受眾識別,能夠真正有效的進行品牌信息傳播,使受眾認可接受品牌,是每個企業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時急需解決的問題。
傳統意義的品牌傳播,由于與受眾互動性小,需要使品牌具有較高的識別度,通常強調品牌的統一性,傳播形式的一致性,受眾接受品牌信息都是比較被動的。在以互聯網為主的新媒體出現后,為品牌與消費者提供了一互動式的平臺,消費者不再一味的被動接受,恢復了他應有的自主選擇權,他們可以自由評論,分享信息。這時需要品牌積極融入這個環境,借助新媒體來發布品牌信息來吸引消費者的注意,并且轉發與分享。在這種多樣化的新媒體環境,品牌很難再通過統一的形象來影響消費者,因為網絡媒體中的用戶及其分散,分布在各種平臺和社群之中,品牌需要針對不同社群的特點進行傳播,是品牌信息分散在不同平臺,并且與受眾互動,使其對品牌留下深刻的印象。目前常見的線上推廣包括百度系列的推廣、微博、貼吧、微信、QQ群等平臺,這些平臺的互動性較強,這時傳播者需要參與到品牌的網絡社交活動中,直接與受眾交談,不再是廣播式的宣傳,而是真正的對話。這是如何成為一個受歡迎的品牌最有效的辦法是把品牌打造成一個受歡迎、有魅力、有個性的人來參與到其中,用個性化的方式給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要與受眾建立深厚的感情,讓受眾敞開心扉,感受到品牌的親切、可靠。
“互聯網+”背景下品牌設計的新需求
品牌設計就是將品牌的個性轉變為品牌的形象,架起了企業與受眾的視覺橋梁。互聯網背景下的新媒體為我們帶來了新生的、視聽一體化的感觀體驗,從傳統的靜態廣告變為動態、互動性強的世界。網絡背景下的品牌設計要把握新媒體帶來的這種綜合互動體驗的優勢,為品牌創造更多與受眾互動的機會。“互聯網+”背景下的企業,在進行品牌設計多應考慮品牌與受眾在線上體驗與溝通,品牌的網站界面和手機界面是與受眾交流的直接窗口,通過視覺將信息傳遞給受眾。界面設計中的顏色、圖形、文字等視覺元素,直接影響著品牌與受眾互動的感受。因此在進行界面設計時,要重視每一個視覺元素,讓他們充分發揮視覺作用,創造出體驗感強并且能吸引受眾關注的界面。這里的視覺設計要注重的是視覺流程的規劃,保持視覺系統的一致性,界面上的各個元素無論大小和色彩都要保持一致,避免造成視覺上的混亂。
當今品牌眾多,人們每天接觸到各種各樣的廣告,許多品牌在視覺上達到同質化的現象,讓受眾很難分辨,更別提印象深刻了。網絡時代的多媒體可以將圖片、聲音、視頻等不同表現手法集中起來,以動畫、短片的動態形式傳達給受眾,讓受眾獲得除視覺以外的多感官體驗,在增強了互動性的同時,也給受眾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品牌設計時,除了要吸引住受眾的眼球外,更重要的是要引起受眾的共鳴,只有與受眾培養出情感才能維持和延續品牌的發展, 這要求設計師在進行品牌設計時要考慮到情感化設計,挖掘受眾內心的需求,讓品牌用心與受眾溝通,滿足受眾的情感需求,建立起情感的橋梁,來保證品牌的有效傳播。
(作者單位:大連工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