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對工業設計人才的要求是多元化的,工業設計教育教學擔負著通過學科交叉來培養創新型、復合型設計人才的任務,本文通過研究目前獨立學院工業設計人才培養的存在的問題,探討利用學科交叉進行整體推進的措施及辦法,以此來構建新型教育機制,打造適應社會、知識結構完整的優秀設計人才。
1.工業設計學科交叉融合的背景及發展趨勢
獨立學院作為高等教育發展的新探索,在短短十余年的時間里獲得了社會的廣泛關注。獨立學院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還處在起步階段,如何縮短獨立學院與其他學校的差距,盡快提升獨立學院辦學水平、人才培養質量和就業競爭力,關鍵在于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與創新,充分利用現有學科交叉教育資源培養應用型創新人才,促進獨立學院跨越發展,盡快進入高水平教育競爭體系。
文化部關于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推進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的若干意見》的實施意見中,提出要提升文化產業的創意水平和整體實力,堅持注重創意創新、淡化行業界限、強調交互融合的大設計理念,學科交叉融合已然成為工業設計學科可持續發展的突破點。基于工業設計專業學科自身的基礎條件,進行深度的學科交叉融合研究勢在必行。
2.獨立學院工業設計教育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思路
工業設計是藝術創新與工程學科相結合的交叉學科,它是功能與形式,技術與藝術為一體的創造性設計活動,既需要學習工業產品藝術設計的基礎理論與技能,又需要掌握工業產品結構與功能設計的工程技術基礎,使學生具備豐富的文化底蘊和較強的動手能力。
目前獨立學院工業設計專業的學生均為理工生,整體基礎較薄弱,而市場需要的是藝術與技術相結合的復合型人才,尤其是應用型實踐的人才,根據現有的課程體系,最終培養的學生不僅缺乏自主創新能力,并且技術實踐能力也差,其創作的很多作品與市場割裂,導致很多學生畢業后不能立即勝任公司的各種設計相關的工作。
當前獨立學院的教育方式仍然很單一,大部分為灌輸式教學。在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大背景下,對學生的培養應該從注重知識傳授向注重實際創新能力培養的轉變,通過交叉課程體系實踐教學模式,從以教師為中心轉向以學生為中心,著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強調以知識為基礎、以能力為重點、以服務為宗旨,注重知識、能力、素質的協調發展,實現學習、實踐和職業技術能力相結合,通過增加設計型、應用型、綜合型和創新實踐型的實驗項目,力爭使學生既要掌握扎實的實用技能,又需具備一定的設計研發能力。
此外,獨立學院尚不能形成跨學科的研究模式,缺乏相應的師資、配套的課程以及研究場地。我們可以從市場需求、培養計劃、教學模式、課程體系等方面切實提出獨立學院進行工業設計專業學科交叉融合的思路和措施,使學生在掌握設計的同時能夠緊跟市場的需要,創造出實用、商品化的產品。同時也使學生能夠具備國際視野和較強創新思維能力、良好的溝通與協作能力、持續學習和研究能力,以更好地面向產業的綜合設計服務和商業轉化等多元創新的需要,培養時代發展和社會市場迫切需要的、更具創新思維和綜合能力的創新人才。
3.學科交叉融合的實現途徑
(1)建立學科交叉融合實驗基地,構建學科交叉平臺和團隊
以課程設計、實踐環節、畢業設計等為載體,尋找合理有效的模式,整合現有資源,優化配置,進行學科交叉融合的實現,將理論研究與實踐緊密結合,提高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和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為培養應用型人才做充分準備。交叉課程體系下的實踐型創新教學活動是創造新知識,推進專業發展建設的主要途徑之一。如工業設計專業的實踐課程《綜合課程設計》,可以與機械、電子信息等學科的課程設計結合,在公共的實驗基地,由專門的教師團隊負責指導并督促課程設計的進展,最終進行設計成果展,以此逐步推進并擴大規模,嘗試在其他課程或畢業設計中融入相關設計想法。
(2)制定激勵學科交叉融合的措施辦法
在培養計劃制定時,設置跨專業輔修課程,學生通過修讀此類課程,可以修得比現有課程更多的學分,從而激勵學生主動修學該類課程。通過不同專業的學生組成跨學科團隊,以項目制的形式完成設計任務,一方面在老師的指導下掌握工業設計方法,另一方面在老師引導下發揮各自本專業的知識,優勢互補,提高設計的完善度。此外,教師承擔學科交叉課題的指導工作,可以設置獎金制度或計入工作量,甚至可以作為職稱評定的條件之一,以此提高教師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最后學校一定要順應時代潮流,具有強烈的創新意識,勇于打破現有制度的束縛。
(3)尋求多樣化的學科交叉辦法
①設置一系列精心研究的課題,在學校可以進行課題招標制,召集各個院系的教師及學生進行相關課題的研究,可通過校內設計競賽,從創意構思、草圖繪制、形態提煉、功能結構實現、實物模型制作、包裝、市場營銷等方面,有效組織校內各個專業方向的優秀人才,提供合作的平臺和機會,共同進行工業設計產品的開發設計。
②以影響較大的國內外工業設計賽事為核心載體,建立交叉學科融合平臺和團隊,通過不同專業的學生編組學習,結合不同專業領域的研究側重點,訓練學生的團隊精神、管理能力、領導才能和相互溝通的技巧。不同專業的學生之間學習互動,還有利于培養未來設計師對其他專業領域的理解和尊重,這對于將來在企業中與相關專家合作與交流是至關重要的。通過一系列的思維碰撞和設計構思,最終設計出具有前瞻性的工業設計作品。
③以某一共同領域或重大的科研項目為核心,各個學科學生參與科研的模式,逐步形成若干學科間相互滲透、相互支撐的學科群體。學科群的建設與形成有利于發揮學科間的綜合優勢,促進學科間相互協作,發揮群體效應,優化學科結構,拓寬應用學科領域,促進學科融合、滲透,這將為學科保持優勢和增加活力提供可持續性動力。
④構建學科交叉的重點是要打造信息聯絡平臺,拓寬溝通的渠道,通過網絡、論壇、研討會等方式,將專業與專業之間、企業與學院、學院與社會之間聯系起來。同時,搭建工科與工業設計專業的課外溝通平臺,一方面豐富完善工業設計專業網站,展示教師與學生的優秀作品、介紹課程設置與學科動態,讓工科學科以及社會各界能夠更好的了解學生的發展和優勢,以便更好的組建學科交叉點,為其提供優質的服務并鍛煉學生的綜合能力。另一方面重視畢業設計展的組織工作,將學生最好的一面展示出來。這不僅代表著學生的水平,也表明了教師及學院的能力,用畢業設計展與工科等其他學科、企業等社會各界進行交流,是最有說服力的方式。在畢業展的設計上可以多學科結合,更可以與企業進行真題合作。所以,學科交叉的實現方式可以靈活多變,多角度、多方式的進行合作,這種教學模式對工業設計的教育改革發展有著極佳的推動作用。
結論
在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大背景下,獨立學院的工業設計專業交叉課程教學模式有利于進一步完善工業設計課程模式和人才培養體系,激發學生的設計創造力的同時,督促學生回過頭更加富有激情地學習各自專業,真正培養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和綜合學習能力。通過新的學科支撐實現清晰地認知,幫助學生將其所學到的理論知識在現實中得到明確的分析與掌握,使理論知識能夠與現實交匯。
因此,創建一種學科交叉融合的工業設計人才培養模式是必要的,有利于多學科交叉發展,團隊合作建設,有利于加強工業設計專業的學科競爭力。綜合性的設計教育才能適應工業設計專業發展的趨勢,也是設計教育必須遵循的科學發展方向。
(作者單位:中原工學院信息商務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