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祠建筑是我國典型的建筑模式,其內涵豐富的中國傳統文化與中國傳統思想在其中。然而,宗祠建筑中中國傳統文化元素是如何科學應用的此類課題一直是建筑藝術界重點關注的課題。因此,本文以研究宗祠建筑設計特點為出發點,借由分析建筑的設計原則,來深入探究宗祠裝飾設計中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的滲透,以便更好的了解留存宗祠建筑的文化特征,為當代建筑裝飾設計發展提供科學參考。
宗祠建筑的設計特點
1.宗祠空間閉合性
談及宗祠建筑,其必定是家族榮耀的象征,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宗祠于家族中的地位都無可撼動。因此,宗祠建筑在設計過程中,必定遵循閉合性特征,這是保證宗祠的家族持有性,同時也是團結家族內部的重要表現。細數我國分布較廣的眾多宗祠建筑,其幾乎均以閉合形式建設,建筑與外界的通氣孔、窗戶極少,主要的采光與通風都通過宗祠內部獲取。這種設計方法配合宗祠的內部設計,很好的保證了宗族隔絕外部,團結內部的設計理念,加之內部設計中必有的家訓篆刻碑文,將可加強宗祠內部的莊重與凝聚力。
2.內部空間秩序性
相較于對外空間的隔絕,宗祠內部空間則在結構安排上甚為有序。其在單體建筑的大小規劃上十分合理。以祭祀為主的正殿及安放祖宗靈位的寢殿是宗祠內部的主要建筑,因此在整個內部空間安排上十分突出。在此基礎上,其他建筑根據個別功能差異,其在排序及大小上顯現依次延展排列,以便襯托正殿與寢殿的重要性。相對的,在宗祠內部空間裝飾上,根據不同的職能空間也擁有不同的裝飾內容。其中正殿與寢殿作為宗祠的主要建筑,其內部裝飾元素極為復雜,雕梁畫柱自不可避免,而其廊柱及檐下的挑檐枋、撐弓的裝飾花紋也十分精美,充分凸顯出正殿與寢殿的莊重華麗。相對的,附屬空間在宗祠內的裝飾則相對樸實,從而令整個宗祠內部結構井然有序,主次分明。
宗祠建筑的設計原則
1.風水原則
宗祠因本身代表著古人敬祭先人的特點,因此其設計中極為注重古法文化,特別是中國傳承已久的風水命理,更是為宗祠設計重點注意。無論是城內宗祠設計,亦或是鄉間宗祠設計,八卦五行之說是宗祠設計的重點。另外,宗祠內部的設計也多半借用四獸庇護,保宗祠四方的同時,也可保宗族興旺。因此,眾多宗祠在設計選址上皆會找尋有助于子孫興旺的風水寶地,宗祠朝向也會經過精心設計,多半以坐北朝南為主,既保證了采光效果,又能面陽背陰,保家族昌盛。
2.選址原則
在遵守風水原則的基礎上,如何選擇合適的宗祠地址是宗祠設計的另一重要考量。如果宗祠是鄉村宗祠,那么在宗祠選址過程中必將考慮其與宗族生活地域間的距離。對此,鄉村宗祠設計選址均接近宗族田地及住所,其意在就近管理,以便更好打理宗祠,并便于宗族內部商議事件時更快速的集合。相較于鄉村宗祠,城市宗祠在選擇過程中更注重與城市的布局結合,其看中風水地址的同時,因受到城市建筑影響,因此不能盡數找到風水佳所,不過“坐北朝南”,立于高處這類條件都將盡可能滿足。
宗祠建筑的裝飾特點中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的滲透
1.裝飾題材特點
宗祠建筑的設計特點除體現在空間及選址之上外,其本身裝飾特點也是宗祠極為注重的。就以知現存宗祠裝飾,其多半題材選擇都與中國古代文明傳承至今的先賢文化有莫大關系。忠孝仁義、禮義廉恥,這些留存于中國人心中的古代文明,圣賢道義都深刻地烙印于宗祠裝飾之中,令后背銘記于心,謹遵教誨。舉例來說,位于四川的王家祠堂內部,便由“二十四孝”石雕作為裝飾,以此來提醒后世注意忠孝之心。另外,還有眾多祠堂在進行內部裝飾時借用“完璧歸趙”、“岳母刻字”等典故來警示后人,做忠孝仁義之輩。
除此之外,宗祠作為禮制性的建筑,其是與民生息息相關的場所。在古人眼中,宗祠不但是供奉先人的場所,同時也是保佑后世的神壇。因此,在宗祠內部裝飾之中,往往運用中國傳統文化中表示祥瑞之物進行裝飾,高潔之菊、清雅之荷、傲雪之梅,皆是表現高雅清廉之物,因此多被應用于正殿及寢殿裝飾之中。另外,古人有用仙桃代表長壽,鯉魚代表多才多福,因此廣泛被應用于祠堂裝飾之中。舉例來說自貢玉川公祠便用麒麟、牡丹等祥瑞之物進行祠堂裝飾,用以寓意家出才人,宗族繁花似錦。
2.裝飾色彩特點
相較于題材裝飾的多種多樣,祠堂建筑在色澤上卻有著出氣的相似之處,作為憑吊先人的重要場所,宗祠在色澤選擇上更加貼合我國傳統思想中的色彩需求。就目前所知宗祠的色彩運用多半借由灰、白、紅、黑四種顏色,其不斷顯得古樸典雅,同時也透漏著無盡的深意于其中。紅色,作為我國傳統顏色中不可或缺之色,其不僅有喜慶之意,同時也是端莊敬畏之色,因此宗祠廊柱等裝飾色彩,皆由紅色裝飾,也有部分墻頭繪制紅色彩帶,用于醒目與憑吊先人。相對的,更多的宗祠設計色彩,均以青磚白墻等為主,其一體現宗祠肅穆,其二借由古樸清幽來為先人打造長眠之所。可以說,色彩的運用是古代人凝聚情感與思想而成的特色,是最具中國傳統文化色彩的建筑裝飾設計。
綜上所述,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無論是從空間、選址,還是裝飾設計中,都令宗祠設計蘊含了豐富的中國地域特色,最終形成中國獨有的宗祠建筑文化。而借由深入了解傳統文化與宗祠建筑間的結合不難看出,作為歷史性建筑文化遺產的宗祠,其本身便是凝聚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杰出代表,并為現代建筑藝術與中國傳統文化結合提供了良好的模型。
(作者單位:湖北工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