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創意產品是以物質產品為載體,注入文化要素的情感消費品,具有傳承民族文化精髓,創造優秀民族品牌與實現文化認同的價值。在文化創意產業快速發展的背景下,我們要緊跟時代步伐,建立以產品為載體,文化符號為基礎,視覺形象為核心的文化創意產品設計創新系統方法。
文化創意產業具有以文化為背景,以創新性思維為源泉,以創意設計為手段,以創造高附加值產品為目標的產業特征。其精髓在于“創意”]。英國創意產業之父約翰·霍金斯在《創意經濟》一書中指出,全世界創意經濟每天創造220億美元,并以5%的速度遞增。
1.文化創意產品概念
文化創意產品不僅僅是普通的物質產品,而是注入了文化要素的情感消費品,隨著社會的發展與進步,人們已不僅僅滿足于產品的實用功能,而更注重精神功能,現代設計更加強調人文要素,如本土化、個性化等,并通過設計語義傳遞出產品背后的故事和文化內涵。使之能符合現代生活型態的形式,為消費者帶來全新的體驗,并創造消費者精神層面的滿足。其文化價值在于緊跟時代發展步伐,傳承民族文化精髓,創造優秀民族品牌與文化認同,商業價值也因此而提升。
在這樣的國際環境下,我國傳統的以加工為主的“中國制造”迫切需要轉變為“中國創造”。在中華民族發展的歷史長河中,出現過的經典著作、著名事件、知名人物多不勝數,從這些民族智慧的結晶中提取出的文化符號等資源都可以成為我們的創作素材,應用在家具、燈具、旅游紀念品、博物館衍生品等產品上。這些都可以為我們的民族企業帶來巨大的物質與精神財富。如中國明代家具是中國家具史上的巔峰,這個時期的坐具設計至今都為人們所稱道。可是中國企業生產的仿古家具和新中式家具或是模仿或是風格定位還不太明確,例如北歐設計師漢斯.維格那設計的“中國椅”卻引起了設計界的關注。
2.文化創意產品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
我國文化創意產品市場發展經過多年的實踐探索,已從最初的幾乎空白到今天政府對此的高度重視并有越來越多的院校、企業和個人參與進來,但目前我國文化創意產品市場仍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文化元素運用不太靈活。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有豐富的文化資源可以為設計所用。設計是一個不斷吸收、提取、應用的過程,而有些設計師在提取環節由于缺乏創新性思維,生硬的將某些文化元素植入產品中。以博物館衍生產品為例,過去博物館禮品店的商品,要么是把一些毫無關聯的元素堆砌在一起,要么是市場上多見的廉價工藝品。既不講究形式又無新意,更不注重色彩搭配,產品附加值較低。這樣的產品放在居室或辦公場所不僅不能使環境增色,反而破壞了整體美感。究其原因,是它們既沒有展現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又遠離了現實生活。
第二,存在模仿現象。在不同地域和文化背景下的文化創意產品市場中,出現許多相似或相同的產品。不同的國家、城市,都有自己的歷史與故事,在不同的文化背景滋養下,每個人對同一現象有著不同的解讀,因此不同地域應有自己特色的產品。但由于我國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起步較晚,文化創意產業與服務有需求的消費群體數量還不多,所以設計的產品品質和文化附加值還有待提高。例如名人紀念館、歷史事件紀念館等,它們本身承載著對人物、事件、活動等紀念意義的物品,應有一定的文化價值。最初這些紀念品只是給普通工藝品貼上LOGO或印上圖片,而產品本身沒有體現出與主題相關的特色,因此在不同地方購買的紀念品都大同小異。
第三,產品設計風格缺乏延續性。產品設計風格的延續性是提升品牌價值的重要保證,統一的設計風格也是品牌產品發展的需要,統一的產品符號語言傳達出產品的信息,代表著企業的形象,也是一個產品,一個企業值得人們信賴的一種信號。隨著消費者對產品品質的要求日益提高,短期設計行為已很難保持企業品牌活力,從企業發展角度來看,一次性成功的設計雖然在短時間能獲利,但企業設計文化卻無法樹立。又或是由于設計團隊核心人員的更換導致設計風格延續性中斷,比如某些曾經名聲響亮的國產品牌,開發出名噪一時的明星產品,企業因此發展到巔峰,但由于不能始終如一的統一產品風格或對已有產品設計風格特征內的元素進行再設計意識不強,最終被市場所淘汰。
3.文化創意產品設計創新思路
好的產品一定要有文化審美,沒有文化的產品就缺少靈魂,好的產品也需要向消費者表達出這種文化,將傳統文化的精髓通過設計語言表達出來就會有無窮的張力。在具體構思設計方案時,可從以下幾點切入:
(1)傳統元素的延續與創新
傳統元素是能夠代表一個國家、民族、區域特點的象征性符號,既可以是實體也可以是抽象的概念,如中國書法、京劇、詩詞等。它通常是具備普遍的認知性和獨特的識別性。如在建筑領域,按我國區域可分為北方、江南、嶺南、西北、西南等地方風格,它們所呈現的建筑形式都有各自特點,這和該地區、該民族人們審美心理和長期積累的藝術創作實踐有關。
提煉傳統元素,用現代藝術手法再現。對傳統文化的繼承不是簡單的復制過去,而是為了給受眾提供更好的服務,為當代設計提供文化支撐和發展空間。
可以選取有代表性的特征符號,或拆分重構、或與其他元素重新組合再設計,在這樣的設計中,不會一眼看到傳統元素,卻又能強烈感受到作品中的文化氣息,要善用當地(本土)元素,以南京為例,地名有:秦淮河、玄武湖、朝天宮;特產有:鹽水鴨、雨花茶;建筑有以明故宮、明孝陵為代表的明清建筑和以總統府、中山陵為代表的民國建筑等。文化底蘊深厚,可以設計和開發出文氣十足的創意商品。南京藝術學院2012屆畢業作品“金陵造物”(圖1),就是南京文化產品系列設計,設計師以南京最著名的老地名出發,通過調研,總結出代表它們的文化符號,設計出朝天觥、石頭盛、秦淮盒、莫愁壺、玄武壺、雨花臺等幾款文化產品。并在設計過程中選擇相應的材質與之相互呼應。
(2)將傳統哲學觀引入現代設計
中國傳統哲學思想對現代的產品設計有著非常重要的指導作用。如道家老莊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哲學觀,最典型的代表是中國古典園林、國畫、詩詞中使用虛實相生的手法。這些概念也常常被引用到設計中。通過產品將其承載的文化內涵和意境傳遞給人們。以“半木”品牌為例,它以“取半舍滿”作為該品牌的設計哲學,“半”是中國人喜歡的狀態,“半”往往教會我們如何在進退各半時與自己對話。該品牌的“提月” 插香座運用了極簡的幾何形式,是充滿哲學意味的形式,圓、方、直線條有機的結合在一起,舍棄了一切不必要的裝飾,回歸寧靜的本真狀態。
(3)注重生活體驗,將情感融入設計
所有的創意和創新都來自于消費者的生活細節,以及生活場景中的痛點,設計實用的產品,表明一種生活態度,推出那些有文化品味,有禮節的原創產品。日本品牌“無印良品”就極具代表性,該品牌通過設計師對消費者的直面調研,發現需求、尋找設計靈感。這款暢銷的床頭燈就是設計師通過觀察,了解到多數人睡前閱讀最后一個動作是摘下眼鏡、關掉床頭燈,隔天早上醒來第一個動作是找眼鏡。所以開發出底座往中央凹陷的床頭燈,讓眼鏡順勢靠在燈桿上便于拿取。另一個例子是該品牌的一款CD播放器 ,它的開關是一條拉繩。在許多人的記憶中,這種開關是老式電燈或者電扇上的,通過這種傳統的操作方式,喚起使用者潛在記憶深處的共鳴,音樂就如同微風,在拉下開關那一刻緩緩飄揚而出,熟悉而親切,易用而有趣。這樣的體驗,是設計師與用戶之間的情感交流,雖無形,但深刻。
總之,對文化創意產品設計創新還需要在消費者的生活體驗指導下,把握設計的時代性,設計能夠傳遞文化內涵的符號,讓文化為現代設計注入更多的精神價值并提高商業價值,文化創意產品設計不再是膚淺的內容和簡陋的形式,而是一個國家、民族的文明傳承和血脈延續,是民族精神的外化表現形式。
(作者單位: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