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丙奇
教育部將EMBA納入全國統一招生,是希望嚴把“招生關”以此治理EMBA招生、培養的混亂局面。但這一“藥方”開錯了,是病急亂投醫。把EMBA招生納入統一入學考試,貌似可以規范招生,可卻與EMBA對人才的培養要求背離——統一入學的筆試考試,能考出一個人的管理能力和經驗嗎?不要說類似EMBA的研究生培養項目不宜采取統一筆試招生的方式,就連學術碩士招生都在大力推進免推(免試推薦)招生改革。
治理我國高校EMBA招生、培養的亂象,必須改革我國的學位授予制度,同時推進學校現代學校制度建設。
為何EMBA項目會演變為高校販賣碩士學位的通道?有人報考EMBA項目,就是為混一個碩士學位,為自己“貼金”,而一些高校也看準了其需求,專心投其所好,不是按教育項目來設計教育內容,而是從回報學位以及豐富多彩的聯誼活動角度來推進所謂的EMBA教育。
嚴把“招生關”可以提高EMBA的入學門檻,但無法根本消除混學位這一問題。要讓EMBA真正重視培養質量,就必須改革目前的國家授予學位制度,而建立新的學位認證制度,即學校自主辦學、自授學位,學位含金量由專業機構認證和用人單位認可。
如此一來,參加EMBA項目者就不可能為混一張文憑去讀EMBA,而會認真思考讀這一項目的教育回報。國內一些知名商學院的MBA、EMBA項目并沒有納入國家授予文憑(學位)的體系,但從辦學起,就自主招生、自主培養、自授學位,而由于其嚴把教育質量關,學校辦學得到國際認證,也得到我國社會的廣泛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