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28日日本開啟一處位于與那國島(Yonaguni)上的新建雷達站,加強該地區的情報搜集工作。
3月29日,有“戰爭立法”之稱的日本新安保法將正式實施,標志著日本戰后延續半個多世紀的“專守防衛”政策畫上句號。
雖然從短期看安倍在“海外用兵”上會謹慎試探,但在臺海、南海和西太平洋方向,日本將把軍事觸角伸得更長。新安保法實施,通過史上最大規模國防預算,日本國內許多反對者稱,新安保法案違反了日本和平憲法,增加了日本卷入外國戰爭的風險。
“解禁”獲法律保障
新安保法由《和平安全法制整備法》和《國際和平支援法》兩部分共11個法律修正案組成,核心內容在于解禁日本集體自衛權。它在法理上為日本軍事武裝力量沖出國門提供了保障,使其可以“名正言順”地參與各種國際沖突乃至主動挑起對外戰爭。
在戰后相當長一個時期,日美同盟被美國指責為“紙上同盟”——無論是上世紀50年代的吉田茂主義,還是拒絕自衛隊參與越南戰爭的佐藤榮作,抑或是上世紀90年代對卷入海灣戰爭說“不”的日本民眾,都讓美國“累覺不愛”,而日本也有“難言之隱”。由于和平憲法、國家利益、政黨政治以及社會民意的制約,日本不得不采取“重經濟輕軍事”的實用主義政策。
邁入21世紀,隨著中國影響力劇增,面對共同的對手,美日軍事同盟的“溫差”開始縮小。在“亞太再平衡”的口號下,美國開始了一場戰略豪賭,準許日本解禁集體自衛權。以日本首相安倍為首的右翼勢力則借機沖破一系列“封印”,謀求成為“正常國家”。新安保法就是其中關鍵的一步。它以“重要影響事態”替代“周邊事態”、增設“存亡危機事態”概念、新設《國際和平支援法》作為海外派兵永久法案……這些都大大拓展了日本動用武力的路徑選擇和范圍,從一定意義上架空了和平憲法。
為自衛權入憲鋪路
新安保法的實施,將對亞太安全格局產生深遠影響。
從短期來看,為保證執政黨的政治地位,自衛隊至少在今年夏季參議院選舉結束前會保持“低調”。
但是,新安保法難以擺脫“違憲”的先天缺陷。要甩開這一致命弱點,自由行使集體自衛權,需要修改日本憲法。上海交通大學日本研究中心主任王少普表示,安倍想以新安保法為基礎,為把自衛權寫入憲法第九條鋪路。但在安倍想把自衛隊擴建為國防軍一事上,美國態度仍有所保留。
復旦大學日本研究中心主任胡令遠分析稱,新安保法將使日美同盟體系更為全面化、機制化和深入化。雖然安保法剛起步實施,日本還會謹慎行事,不可能一下子配合美軍在全球的戰略,但對中國臺灣海峽、南海以及西太平洋的戰略投入無疑將進一步加強,這些才是最符合日本戰略利益的優先領域。在臺海方向,未來日本可能效仿美國對臺授武以及日菲軍事合作的模式,向臺灣租售巡邏船等設備,并開展情報共享、反潛等合作,提高這一區域武器系統的通用性。在南海方向,安倍一面向菲、越等南海聲索國提供巡邏艇和政府開發援助,一面在國際場合扮演“吹鼓手”角色,譴責中國在南海的所謂“改變現狀”,未來還將擴展和深化與東盟國家外長和防長(2+2)磋商。在太平洋方向,日本將主要通過在沖繩島嶼部署軍事設施、與美國共享情報等方式,強化島鏈部署對華施壓。最后,新的《日美防衛合作指針》也讓日美聯合作戰的干預能力和威懾力大大提升,特別是近年來多次舉行的大規模“奪島”演習使釣魚島海域充滿不確定性。
亞太地區的另一玩家韓國對日本實施新安保法的態度也相當重要。目前來看,朝鮮半島的緊張局勢,給美日韓同盟的整固創造了契機。日本共同社近日報道,安倍謀求在4月初美國核安全峰會之際實現日韓首腦會談。共同社則稱,去年年底就慰安婦問題達成協議后,日韓兩國在應對朝鮮問題上保持著協調。如果能實現會談,將加強安全領域的合作,包括與韓國盡快簽署《軍事情報保護協定》等。
分析人士認為,韓國的態度是喜憂參半,一旦朝鮮出現危急事態,有日本的協防和支援固然省心不少,但作為與日本有歷史積怨的國家,韓國更對日本能否堅持戰后和平發展路線抱有警惕,也不愿看到半島生亂被日本染指。
日本新雷達站威脅中國
在很多中國的觀察家看來,日本在與那國島的雷達站以及自衛隊的軍地直接指向的就是釣魚島和東海。那么,在與那國島上的雷達站上面安置的究竟是什么樣的雷達?那么軍事基地,包括軍事基地的配備,對于中國來講,它會造成什么樣的實質威脅?我們又有什么樣的反治措施可以用呢?
日本新建的雷達觀測站位于與那國島,該島距離釣魚島和臺灣島大約150公里,雷達站和傳感器將把日本的觀測網絡擴展至約300公里,范圍覆蓋從九州島到沖繩宮古島的廣大地區。
尹卓表示,這批設備和雷達上岸后,與那國島會成為日本在東海方向一個針對臺灣和釣魚島的情報中心,可向駐扎沖繩的美軍和日本自衛隊提供情報。不僅如此,該雷達的監視范圍還可覆蓋我國東南沿海的浙江、福建,以及江蘇部分地區,也能偵測到我國進出第一島鏈的飛機和艦艇。該雷達還可與日本自衛隊的雷達聯網,戰時引導飛機在釣魚島作戰;也可為美國干預臺海問題提供情報支持,對我國構成一定的威脅。
據報道,與那國島此前長期沒有駐軍和軍事設施。日本駐美國大使館武官山本政志透露,新修建的觀測站將由約150名日本陸上自衛隊隊員看守,為永久性設置,包括為自衛隊新設的營房。
山本稱,該觀測網絡是2013年日方批準的旨在應對緊張局勢加劇時的計劃第一步。第二階段,日方將部署一個快速反應步兵團,包括一個步兵連,一個迫擊炮連,一個裝備了新型機動戰車的機械化連。第三階段會在敵軍奪取島礁的時候被激活,屆時日本海軍將運送一個兩棲作戰旅奪回被占的島嶼。
此外,日本解禁集體自衛權的新安保法于3月29日正式施行,美日將加速一體化合作。
尹卓指出,日本加強西南島嶼防御是其實施新安保法的重大措施,有利于日美聯合作戰。日本加強西南島嶼監控能力后,一旦釣魚島方向有事,即使美軍不參加,日本自衛隊也會單獨采取行動。山本所說的針對釣魚島的三階段作戰行動,是日本早已籌劃好的,已經形成了作戰方案。
知名軍事評論員宋忠平表示:“從雷達的探測目標來看的話,那么至少臺灣全島全境都在它的探測范圍之內,對我們東南沿海會有一定的影響,所以確實可能會對我們構成實質性的威脅。但是我們要采取這種電磁干擾的方式,應該對它能夠采取這種先發制人的措施,對它進行致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