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秀華
一個幾年沒有聯系的詩友給我發消息:保持低調。人最難保持的是出名以后的低調和苦難時刻的堅守!
讓我一直困惑不解的是:怎樣的態度才是低調?不吹牛?吹牛本身就是打誑語,而有的人根本沒有打誑語的天賦。當然吹牛就不一定不低調了:比如我說我的一棵月季開了三種顏色的花,其實我根本沒有種月季花。我就這么說了,與別人有關系嗎?吹牛的人都是心虛的人,我從來就沒有什么好心虛的,往往覺得吹牛是一件費力不討好的事情,只對陌生人有用,而陌生人與你從來就沒什么關系,以后也恐怕沒什么關系,何必浪費這樣的熱情呢。
我在別人的眼里是出名了,雖然不是一點用沒有,但總歸是一件烏龍事情。生活是由一個個具體到不能再具體的事情構成的,而名氣在這樣的細節里起不到任何作用。一些人看重名氣是因為對名氣的本身缺乏思考。而且他憑什么擔心我出名后就不低調了呢?根本沒有任何邏輯嘛。難道那些名人一個個都是趾高氣昂的?難道那些沒有成名的人里面就沒有趾高氣昂,就不配趾高氣昂?
當然,出名是太不容易的一件事情。憑什么保持低調就一定是正途呢?還是沒道理嘛。我就高調起來,我就不可一世,與人有害嗎?只要我不違法亂紀,不傷害別人,我愿意熱熱鬧鬧地活著,這又會怎么樣呢?當然這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比如我現在如果說誰誰的詩歌不好,他如果心胸狹窄,跳起來說我對他指手畫腳,我就無可申辯了。不過我堅決不會因此說他的詩歌好了,我不愿意違背我的心去博取一個低調的好名聲。人嘛,就這一輩子,有的人愿意活在別人的看法里,我也愿意所有的人對我的看法都是好的,但是好像有限制,有限制的事情一定會累人,我又經不起累,只好作罷了。
低調本身就是一個偽命題,是別人看自己的眼光,也是自己看別人的眼光,與本人的關系已經不大了。一個人應該思考怎樣活得正直,快樂。而不是去思考什么低調高調的問題。一個人如果知道什么是低調,而且刻意保持了這樣的低調,這樣的人不說有一些虛偽,至少有一些世故。反正違背了本性的東西都沒有持久性,他可以一年兩年低調,然后呢,不會有人關注你了,你低調給誰看?
低調不應該是一個人的生活態度,而應該是一個人的道德修養。低調的人一定是了解生命了解自然的,而且對它們充滿敬畏。有敬畏之心的人自然是低調的。這不是為人處世的世俗的修煉,而是一個人本身由內而外的情操滲透。
我也許沒有對具體的事物懷抱顯而易見的敬畏,但是我明白一些淺顯的道理:比如殺人放火是不行的,弄虛作假是要被發現的,虛情假意是會被自己討厭的;路邊的錢包不要隨便撿,也許有炸彈;偷雞摸狗也不能做,跑不快就會被捉住。這些我基本做到了,我對自己很滿意。
我一直以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的出生是暫時和自然隔離開來,我們要做的事情是用一輩子走回到自然里去。如果認識了這些,一個人再怎么高調也是有限度的高調,溫暖的高調。
(摘自“鳳凰讀書”微信公眾號 圖/亦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