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冠任
世界上有許多民族喜歡喝酒,但是他們又不斷地禁酒。
猶太人認為酒是一種好東西,但是對于喝酒,他們有自己的看法,“早晨的酒是石頭,中午的酒是紅銅,晚上的酒是白銀,三天喝一次的酒則是黃金”。猶太人一面介紹飲酒的樂趣,一面告誡飲酒之害。
酒和猶太人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猶太人的小孩子從小就清楚葡萄酒的味道,酒是安息日不可或缺的歡悅之一。此外,《圣經》中也反復說明酒的功用,并且時常用之比喻事情或豐饒的物產。但是,相對其他民族來說,猶太人酩酊大醉的概率要小得多。
猶太人是把酒當作生活一樣慢慢地品嘗。
因此,很多猶太人能在適度的飲酒之后,翻開書本來充實自己,或是傾聽優美的音樂,來松弛一天緊張的生活。
猶太人并不主張禁欲,卻十分強調對欲望的節制。從飲酒這一點上,完全可以看出猶太人性格中崇尚節制的一面。
在《圣經》中有一個關于酒的故事和告誡:當諾亞整理葡萄園的時候,撒旦出現在他面前。“你在整理什么?”撒旦問。“一個葡萄園。”諾亞回答說。“它是什么樣子的?”撒旦問。“它的果實總是很甜蜜,不論新鮮的還是曬成干的,可以用它來釀酒,使心快樂起來。”諾亞回答說。“讓我們在葡萄園里找個伴吧。”撒旦提議。“很好。”諾亞說。
撒旦干了什么呢?
他牽來一只羊羔,在葡萄樹下把它殺了。
然后他又帶來一頭獅子、一頭豬和一只猴子,把它們都殺掉,使它們的血滴落下來,滲進葡萄園的土壤里。
在這則故事中,猶太人通過撒旦在人面前的做法,暗示喝酒之前人就像綿羊一樣簡單,像羊羔一樣安靜;當他喝了適量的酒,他就感覺像獅子一樣強大,認為世界上沒有人和他一樣強大;當他喝了更多,他就像一頭豬,在污泥里打滾;當他徹底喝醉,他就變成了猴子,四處跳竄,散發著猥褻的氣息,一點兒也意識不到自己在干什么。
但是,猶太人并不因為這些就一味地反對喝酒。《猶太法典》中有這樣的教誨:“如果飲酒適量,有很多好處,可以使身體保持健康,治療多種疾病。但是大多數人都不知道這一點。他們只想喝醉,醉酒導致損害。少量有用的酒須在胃里空了的時候喝。小孩子要遠離酒,因為酒會對他們的身體和靈魂帶來損害。對于年齡大些的人,酒是有好處的。老年人最需要它。”
飲酒要適度,堅持平衡適度是猶太人對待酒的態度和生活智慧。
(摘自《智慧財富》 圖/廖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