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晶 董朝陽 熊明明 馬寧


摘 要:根據天津市13個固定氣象站的觀測資料,分析2015—2016年冬季天津市的氣溫、日照、降水3個氣象要素的變化趨勢和特點,并與歷史同期氣候條件進行對比,分析冬季農業氣候條件對冬小麥和設施農業生產的影響,得出“整個冬季未發生嚴重災害性天氣,農業氣象條件整體較為有利。冬小麥帶綠安全越冬,設施農業生產正常”的結論,同時提出相應的農事生產建議。
關鍵詞:冬季;農業氣象; 冬小麥;設施農業
中圖分類號:S16 文獻標識碼:A DOI 編碼:10.3969/j.issn.1006-6500.2016.05.020
Analysis of Agro-meteorological Conditions in the Winter of 2015—2016 in Tianjin
GUO Jing,DONG Chaoyang,XIONG Mingming,MA Ning
(Tianjin Climate Center, Tianjin 300074,China)
Abstract: According to 13 meteorological stations in Tianjin,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rend of temperature, sunshine and precipitation were analyzed and compared with the same period in history. Agro-meteorological conditions were analyzed and the conclusions as below: disastrous weather was not occurred during whole winter. Agro-meteorological conditions were positive. Winter wheat lived through the winter safety with green. The production of facility agriculture keeps normal. The suggestion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were proposed in the last.
Key words: winter;agro-meteorological;winter wheat;facility agriculture
1 2016年冬季氣候概況
2015—2016年冬季,全市平均氣溫-1.1 ℃,較常年偏高0.8 ℃;各區縣平均氣溫-2.3(寶坻)~0.6 ℃(市區)。季內氣溫呈“U”型變化,受強冷空氣影響,2016年1月23日全市平均氣溫-14.1 ℃,各區縣-13.0(靜海)~-14.8 ℃(寧河、北辰),大部分地區為1961年以來最低值。其余時段氣溫較常年偏高。
全市平均降水量18.1 mm,較常年(10.4 mm)偏多約70%,各區縣降水量14.4(寧河)~22.8 mm(市區)。季內降水前少后多,其中2月僅12—13日出現一次雨雪天氣過程,全市平均降水量15.6 mm,較常年(4.2 mm)偏多2.7倍,為自1999年以來的第2位。
全市平均日照時數530.1 h,各區縣日照時數473.5 h(西青)~581.5 h(寶坻),日照前少后多,總體接近常年略偏多。其中2015年12月全市平均日照時數121.8 h,較常年偏少43.6 h,列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低值第3位。
2 2016年春季氣候預測
預計2016年春季(3—5月份)天津大部地區降水量比常年同期略偏多,氣溫略偏高。全市季降水量為70~90 mm(北部地區多年平均76.5 mm,東部地區多年平均72.0 mm,中南部地區多年平均68.1 mm)。季平均氣溫為14 ℃左右(北部和中南部地區多年平均13.7 ℃;東部地區多年平均13.1 ℃)。
季內,3月、5月平均氣溫較常年略偏高,4月接近常年。3月、4月降水量較常年略偏多, 5月略偏少。
3 2016年冬季農業氣象條件分析
2015—2016年冬季全市氣溫較常年偏高,整體呈“U”型變化,1月下旬發生強降溫天氣過程,其余大部分時段氣溫偏高;降水較常年偏多70%,時間上前少后多,空間分布均勻;季內前期出現幾次霧霾天氣,后期天氣晴好,日均日照時數5.2~6.4 h,光照充足,農業氣象條件總體較為有利。
3.1 設施農業
今冬的氣象條件對設施農業生產較為有利。天津市總體晴好天氣多,未發生持續性的低溫寡照天氣,日照較為充足,加之氣溫偏高,使得溫室內部保持良好的光熱資源條件。據溫室小氣候監測結果顯示,保溫效果良好的溫室內部日最低氣溫90%高于8 ℃(喜溫果菜正常生長的下限溫度),光熱條件能夠較好地滿足設施作物的生長需求,提高作物的光和效率,利于提高蔬果的品質和產量。
1月21—24日,天津市出現強降溫、降雪天氣過程,23日最高氣溫達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最低值。據溫室小氣候監測數據顯示,此次過程中,天津市典型磚后墻溫室的室內最低氣溫為4~6 ℃,但此次過程持續時間短,降雪量小,降雪時間集中在夜間,白天天氣晴好,溫室內熱量得到及時補充,對設施農業生產影響較小。據氣候中心1月25日實地調研顯示,溫室內番茄、辣椒等果類蔬菜生長未受明顯影響。
3.2 冬小麥
2015年11月,天津市氣溫較常年偏低,尤其是下旬氣溫達-6~-4 ℃,受低溫影響,冬小麥于11月20~23日進入越冬期,較常年提早10~13日。冬前積溫未達壯苗標準,麥田群體較小,個體偏弱。入冬后,氣溫整體偏高,光照充足,小麥帶綠越冬。1月21—24日的強降溫過程,天津市主要農業區縣最低氣溫降至-16~-18 ℃,未達到冬小麥的凍害指標,加之21日麥區普降小到中雪,麥田有2~3 cm積雪覆蓋,起到很好的保溫、增墑作用,故此次強降溫降雪天氣未對冬小麥產生明顯不利影響。2月的雨雪過程,有效補充麥田墑情,利于小麥返青生長和苗青升級。
4 2016年春季農事生產建議
(1)3月上旬全市冬小麥將陸續返青。目前麥田表墑良好,氣溫平穩回升,利于冬小麥返青生長。小麥返青起身期仍需注意低溫、干旱等氣象災害,及時澆灌,保證齊苗壯苗。
(2)春季冷空氣活動頻繁,提醒農戶注意應對大風、連陰雨天氣,保證設施農業生產安全。另外,進行春提前栽培生產的農戶更需注意倒春寒影響。
參考文獻:
[1] 黎貞發,劉淑梅.天津農業氣候[M].天津: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
[2] 古曉紅,馮瑞云,王慧杰,等.山西省50 a來氣溫變化趨勢特征分析[J].山西農業科學,2015(9):1160-1164.
[3] 趙霞,王宏偉,謝耀麗,等.豫南雨養區夏玉米產量與氣象因子的關系[J].河南農業科學,2010(3):18-22.
[4] 程延年.氣候變化對北京地區小麥玉米兩熟種植制度的影響[J].華北農學報,1994(1):18-24.
[5] 郭晶,陳躍浩.天津市2015年夏季農業氣象條件分析[J].天津農業科學,2015,21(11):109-111.
[6] 何守法,董中東,詹克慧,等.豫中補灌區主要氣候因子對小麥產量的影響[J].河南農業科學,2009(7):47-49, 53.
[7] 許昌燊.農業氣象指標大全[M].北京:氣象出版社,2004.
[8] 郭瑞,季書勤,王漢芳;等.氣候變化對河南省中、北部冬小麥播期和越冬的影響[J].河南農業科學,2011(1): 37-40.
{9] 張金幫,孫本普.氣候條件對高產小麥生長發育的影響[J].內蒙古農業科技,2005(S2) : 184-185.
[10] 蘇喜福,李芬,張岳軍 .氣候變化對忻州玉米氣象產量的影響[J].山西農業科學,2013(6):599-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