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麗麗
摘 要:甘肅省地處“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的黃金段,同時處于我國的西北域,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較低,金融業的相對落后。分析甘肅省經濟帶建設過程中金融發展的現狀及與其密切相關的貿易狀況,并在此基礎上提出幾點建議。
關鍵詞:金融支持;甘肅段;絲綢之路建設
一、引言
“絲綢之路經濟帶”是在古絲綢之路概念基礎上形成的一個新的經濟發展區域。甘肅省作為古絲綢之路的主要通道,是我國向西開放的門戶,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是我國為西部地區繼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以來的又一輪發展機遇,同時也為甘肅在經濟帶建設過程實現經濟的轉型與跨越、重現歷史輝煌帶來了難得的機遇。金融是現代經濟發展的核心,現代經濟的發展離不開金融,“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建設更離不開金融的支持。
二、“絲綢之路經濟帶”在甘肅省的黃金段定位及其建設內容
甘肅省是西北地區構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的重要交通樞紐,是建設的黃金地帶。據國家出臺的《絲綢之路經濟帶甘肅段建設總體方案》,將絲綢之路經濟帶在甘肅黃金段做了定位:甘肅在維護絲綢之路和諧安全、保障物流信息暢通擔負重要責任,作為全國重要的新能源基地、有色冶金新材料基地和特色農產品的生產加工基地,以及在促進各民族共同奮斗、共同繁榮等方面具有戰略的支撐地位。
絲綢之路建設關鍵在于“路”,經濟建設方面主要表現在設施的聯通、貿易的暢通以及資金的融通。設施的聯通主要包括交通設施的聯通諸如道路、民航以及輸油、輸氣為主的能源設施和現代通信網絡的建設;貿易的暢通主要是與經濟帶建設的沿線國家積極地開展貿易投資與合作,消除貿易壁壘,通過合作共同探討新的貿易方式、優化貿易結構、拓寬貿易領域。無論是設施的互通還是貿易的暢通都離不開金融的支持。甘肅省在積極融入“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的過程中,要積極的發展自身的金融產業,為經濟帶建設提供資金支持。
三、甘肅省金融業發展的現狀分析
甘肅省地處我國境內經濟帶的西北段,該地區的經濟發展相對較緩慢,金融水平也相對薄弱。
(一)甘肅省金融機構發展不平衡
根據甘肅省2014年的金融運行報告發現,銀行業金融機構中大型商業銀行占的比重較大,2014年占了29.4%,此外,甘肅目前還未有外資銀行,說明甘肅省在吸引外資的流入還存在著欠缺,在經濟帶建設的過程中要加強外資的引進建立外資銀行。在證券行業,甘肅省的證券經營機構和上市公司的數量相對也較少。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過程中需要多元化的融資市場,加強證券行業的發展能為經濟建設提供更為廣闊的資金平臺。
(二)融資結構相對單一
融資可分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2014年全省直接融資總量達到3138.6億元,債券融資的比例僅9.7%,而人民幣貸款的比例達到了71%,以間接融資的貸款仍然占較大的比重。但是經濟帶建設對資金量需求巨大,回收期限可能較長,作為間接融資主要來源的商業銀行,并不是主要的信貸對象。因此,間接融資作為資金的主要來源并不是長久之計,需要大力發展直接融資市場,優化融資結構。
(三)金融聚集度不高
區位熵在衡量某一產業部門專業化程度是很有意義的指標,在此以區位熵來衡量金融聚集度。區位熵計算公式如下:
Qi=ΔFiGDPiFGDP
其中ΔFi是i地區的金融增加值,F代表經濟帶金融增加值,GDPi代表第i省生產總值,GDP代表經濟帶生產總值,在此我們以西北五省為一個經濟帶。
2013年西北五省和京滬地區的區位熵
注:表中北京和上海以全國為經濟帶,計算區位熵時以全國的GDP和金融增加值算。
數據來源:根據國家統計局年度數據計算
從此可知,甘肅省甚至整個西北地區的區位熵都較低,金融產業聚集度不高。因此,甘肅省要在“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建設中充分發揮其金融的支持作用,可以和西北的其他省份共同合作加強創新力度,構建西北區域金融中心。
四、甘肅省對外貿易發展現狀分析
(一)貿易現狀及貿易結構
甘肅整體的對外貿易水平不高,自2010年至2014年的貿易總額僅在2013年突破百億美元、凈出口總額僅在2014年轉為貿易順差。甘肅省與中亞國家的貿易往來較為密切,向中亞出口的產品主要為聚乙烯、聚丙烯等包裝物以及機電、紡織品和服裝、農產品等;從中亞國家進口的產品主要為銅礦砂和精砂。據統計,2015年1至8月,甘肅向哈薩克斯坦出口額已經達到1.73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4.4倍,對吉爾吉斯斯坦出口額也同比增長7.1倍。可以預計,在經濟帶建設的過程中,甘肅省和中亞五國的貿易將不斷地增多。
(二)甘肅省的貿易發展與金融支持
金融發展程度的提高不但能夠優化一個國家出口商品的貿易結構,像發達國家出口產品主要集中于技術密集型產品;而且金融發展能夠影響國際貿易的規模,金融發展程度高的地區和國家外部融資能力較強從而帶動貿易的規模經濟效應,同樣對于一個國家和地區也是如此;此外,金融發展程度高可以分散對外貿易的風險,如運用期貨市場規避現貨貿易的風險。
貿易自由化能促進金融市場的自由化并且加強商品和資本在各個國家和地區的自由流動,從而為金融自由化創造條件。同時,國際貿易頻繁會帶動國家和地區間的對外投資,從而活躍一國和地區的金融市場。
甘肅省在“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中,對外貿易特別是與經濟帶沿線國家之間的貿易尤其重要,貿易的提高離不開金融的支持,需要加強與貿易國金融機構之間的合作,創新金融產品,同時積極探索更多的金融擔保方式以吸引外資,開拓以蘭州市為中心的區域金融中心。
五、提高金融支持“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甘肅段的建議措施
首先,擴大金融機構規模,優化融資結構。擴大金融機構的規模主要是增加金融機構的數量,特別是在甘肅省內積極地引進外資銀行;優化融資結構主要是大力發展直接融資市場。
其次,積極尋求區域間的金融合作。西北五省目前的金融聚集度相對較低,但是這五個省份又處于經濟帶建設的中心位置,因此可以齊心協力加強合作、共享金融信息,互相協調經營戰略,共同打造西北金融圈。
最后,還要完善貿易結算制度,擴大人民幣經常項目的自由兌換和結算范圍,以實現甘肅省跨境貿易和投資的便利化。可以尋求相關的政策來支持銀行開立境外機構人民幣結算的賬戶,使其銀行能夠更多的辦理跨境人民幣國際結算業務。(作者單位:蘭州大學)
參考文獻:
[1] 李忠民,劉妍.金融支持“新絲綢之路經濟帶”構想的戰略路徑研究[J].人文雜志,2015(2)
[2] 王曙光.金融發展理論[M].北京:中國發展出版社,2010
[3] 羅玉冰.適應新常態迎接新挑戰金融支持“絲綢之路經濟帶”甘肅段建設[J].甘肅金融,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