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心軍
【摘要】 目的 觀察腦梗死后患者情感障礙的影響因素及臨床特征。方法 選擇20例健康人群(對照組)及20例腦梗死患者(實驗組), 對兩組研究對象的認知功能、情感測量進行測定, 并實施CT檢測, 對比兩組觀察對象的檢測結果。結果 兩組的高血壓例數、糖尿病例數、腦梗死體積及梗死數量比較,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腦梗死后情感障礙患者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焦慮、不安、失眠甚至抑郁等。結論 腦梗死后情感障礙的影響因素眾多, 患者的臨床特征表現明顯, 治療中應加以重視, 給予患者適當心理疏導, 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關鍵詞】 腦梗死;情感障礙;影響因素;臨床特征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0.037
腦梗死主要包括腦栓塞、腦隙性梗死及腦血栓形成等, 主要是腦血液供應障礙引起的腦部病變, 主要是由于血管壁本身病變、血液成分改變、不良生活習慣及遺傳家族史等引起的[1], 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腦缺血、高熱、昏迷、感覺障礙及顱內壓增高等, 嚴重威脅著患者的生命安全。本院為了觀察腦梗死后情感障礙的影響因素及臨床特征, 對收治的腦梗死患者進行了相關測定,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2013年11月~2015年6月的收治的20例腦梗死患者(實驗組)作為本次觀察對象, 并選擇20例健康人群為對照組。對照組中男12例, 女8例, 年齡30~72歲, 平均年齡(51.42±7.64)歲;實驗組中男10例, 女10例, 年齡30~70歲, 平均年齡(50.85±7.26)歲。腦梗死的診斷標準[1]:①CT掃描顯示患者伴有腦水腫、腦缺血病變的低密度陰影區;②患者臨床癥狀表現為吞咽困難、視力障礙、意識障礙、運動失調等;③腦血管造影顯示患者伴隨主干動脈狹窄;④實驗室檢查患者腦脊液呈現無色及透明狀。排除標準:①患者處于昏迷狀態;②心、肺、腎功能不足患者;③嚴重精神障礙患者。兩組研究對象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對兩組進行CT掃描, 選用德國西門子公司生產的多層螺旋CT掃描儀, 將掃描儀的參數設置為:電流150 mA, 電壓120 kV, 5 mm層距及層厚, 0.5 s掃描時間;觀察統計患者腦梗死具體部位、個數、腦梗死體積等情況。患者的情感障礙測定:給予患者焦慮及抑郁量表進行測評, 焦慮評分≥14分為存在焦慮障礙, 抑郁量表評分≥17分為存在抑郁障礙。
1. 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的高血壓、糖尿病、腦梗死數量、腦梗死體積、存在焦慮障礙及抑郁障礙例數。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 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對照組20例健康人群中, 患有高血壓5例(25.00%), 糖尿病7例(35.00%), 焦慮障礙4例(20.00%), 抑郁障礙2例(10.00%);實驗組20例腦梗死患者中, 患有高血壓12例(60.00%), 糖尿病15例(75.00%), 腦梗死病灶單發8例(40.00%), 腦梗死病灶多發12例(60.00%), 焦慮障礙13例(65.00%), 抑郁障礙11例(55.00%);兩組高血壓、糖尿病、腦梗死數量、腦梗死體積、存在焦慮障礙及抑郁障礙例數比較, 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腦梗死主要是由于腦部組織的血液循環出現障礙而導致腦部出現缺氧及缺血癥狀, 最終導致部分腦組織壞死的現象, 隨著人們生活習慣及生活環境的改變, 腦梗死的發病率呈現逐年增長的趨勢, 具有起病急、病情發展迅速、病情嚴重及死亡率高等特點, 患者腦梗死后加重了其情感障礙, 多數患者存在焦慮、抑郁等癥狀, 這種癥狀使得患者的心理調節功能缺失或紊亂, 極易使患者情緒低落, 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2]。腦梗死后情感障礙屬于腦梗死最為常見的并發癥之一, 主要與以下幾點有關:①因腦梗死后肢體偏癱、疼痛或失語等導致患者生活質量下降, 心理壓力大, 負面情緒較為強烈;②疾病、醫療費用及對未來生活的擔憂等使患者容易胡思亂想, 進一步加重抑郁、焦慮癥狀;③患者腦梗死后情感功能區出現缺氧、缺血癥狀, 局部組織出現壞死引起功能障礙, 直接導致發病[3]。
本研究發現, 實驗組腦梗死患者高血壓、糖尿病、腦梗死體積及梗死數量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這說明了高血壓、糖尿病、腦梗死體積及梗死數量是腦梗死后患者情感障礙發生的影響因素;且患者腦梗死數量越多、體積越大, 患者情感功能缺失越嚴重。且實驗組腦梗死患者焦慮、抑郁等癥狀出現的例數明顯多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 腦梗死后患者情感障礙發生的影響因素主要有:高血壓、糖尿病、腦梗死體積及梗死數量;腦梗死后情感障礙患者臨床特征主要表現為焦慮、失眠、抑郁、對未來失去信心等, 嚴重者還伴隨著認知障礙。在臨床治療與護理中, 應給予患者一定的心理疏導, 改善其心理狀態及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 劉春紅,姚恩生,唐娟, 等.腦梗死后情感障礙的影響因素及臨床特征分析.廣東醫學, 2011, 32(20):2703-2706.
[2] 馬曉平.腦梗死后情感障礙的影響因素及臨床特征觀察.中國保健營養(上旬刊), 2014, 24(2):636-637.
[3] 李趙梅,婁衛東,吳峰芬, 等.腦梗死后抑郁癥臨床特征及病因分析.浙江醫學, 2010, 32(12):1842-1843.
[收稿日期:2015-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