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嵐 王大為 冷超 王曉磊


摘要:文章通過問卷調查法和專家訪談法對黑龍江省部分中小學體育教學環境進行調查研究,分析黑龍江省基礎教育體育教學環境現狀,根據基礎教育事業改革發展目標,提出優化體育教學環境的策略,為黑龍江省基礎教育體育教學可持續發展提供理論依據。
關鍵詞:黑龍江;基礎教育;體育;教學環境
體育教學是在一個開放的環境中進行的,與其他課程相比更易受教學環境的影響,重視體育教學環境的優化和可持續發展,是學校體育改革的一個關鍵環節。本文隨機抽取了黑龍江省部分中小學作為調查對象,進行實地調查研究,分析黑龍江基礎教育體育教學環境的現狀,并根據黑龍江特定區域的實際情況提出體育教學環境的優化發展策略。
1黑龍江省中小學體育教學環境的現狀
1.1體育教學環境的內涵
毛振明主編的《體育教學論》中提出體育教學環境是指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影響“教”和“學”的條件總和,包括物質環境和心理環境。體育教學的物理環境是體育教學中各種有形的、靜態的硬環境部分,主要包括體育教學場地和設備、自然環境等。體育教學的心理環境是體育教學中無形的、動態的軟環境部分,主要包括學校體育的傳統與風氣、體育課堂常規、體育課堂教學氣氛、體育教學中的人際關系等。
1.2黑龍江省基礎教育體育教學物理環境現狀
1.2.1體育場地現狀
體育場地器材是進行體育教學必備的物質條件,通過隨機抽取黑龍江省部分中小學,在對其體育場地情況的調查過程中發現(表1):體育場地普遍用地緊張,占地面積也相對較小,沒有任何一所學校具有建設全部種類場地的條件和規模??傮w來看,籃球場地建設相對較多,每所學?;揪邆湟粋€及一個以上籃球場地,而其他的一些種類場地設施,只有一些省市級重點中小學才具有,均不能滿足學生課中和課外所需。很多學校只有一塊操場,學校的體育競賽、體育教學活動都在這里進行。課堂內外在體育場地活動的人群密度較大,學生體育活動空間小,各項體育技能的訓練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1.2.2 體育器材現狀
通過走訪調查研究發現(表2),大多數學校的體育器材類型比較齊全,但是數量有限,特別是一些易于開展的學生較喜歡的項目,如籃球、排球、足球等球類項目器材不足,影響了學校體育工作的開展。一些中小學采取學生自己帶球上課的辦法來緩解這一問題。在走訪中還發現一些學校體育器材管理不當、整修不及時、裝備不完善等,比較常見的是籃球球框不牢固、地面破損、足球場地不夠平整等,這些問題為體育教學埋下安全隱患。為保證學生擁有一個安全舒適的體育學習環境,管理人員應加強體育器材的采購、管理和維修。
1.2.3體育設施布局和配置現狀
通過走訪調查發現,大部分學校體育環境布局比較科學,但也有一些學校體育設施布局有待完善,需要進一步和校園整體格局形成科學合理的規劃布局。部分學校體育場地和教學樓之間距離過于緊密,體育器材之間相互干擾,個別體育器材配置過于成人化,不太符合中小學生的身體特點。部分學校體育場地基本都是水泥地,過于堅硬,中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于生長發育時期,骨骼肌肉并未發育成形,并且自我保護意識和安全意識較為薄弱,一些體育器材不符合他們的年齡特性。而學校也沒有對體育運動過程提供相應的安全保障,在體育活動中易發生安全事故。
1.2.4 體育教學自然環境現狀
人類無法避免自然環境的影響,體育教學又是在相對開放的自然環境中進行的,受自然環境的影響較大。走訪發現,部分學校地處較繁華的市中心地帶,校園綠化面積較少,受到噪音、大氣污染等方面的環境影響較大,學生的身體健康易受影響,同時噪音容易分散學生的注意力,影響體育教學效果。此外,黑龍江地處東北地區,夏季多雨,冬季漫長而寒冷,對一些沒有體育館的學校的體育教學會產生不利影響,妨礙了體育教學工作的正常進行。
1.3黑龍江省基礎教育體育教學心理環境現狀
1.3.1學校體育活動的開展現狀
體育活動開展的多少,決定了全校師生的體育運動參與意識。據調查,校運動會是每所學校每年必須舉辦的大型年度體育活動,其次是組織和訓練校運動隊(籃球隊、足球隊、健美操隊最常見),參加一些省市體育比賽,還有一些沒有列為常規性的體育活動,如跳繩、拔河比賽等。
1.3.2學校對體育的宣傳現狀
學校對體育的宣傳力度,直接影響全校體育氛圍的形成。走訪調查發現,學校對體育宣傳的形式多樣,大多數學校設立學校體育宣傳欄,體育塑像、班級體育主題黑板報、學校體育網頁、學校體育獲獎表彰等,提高了學生對體育的認識,培養學生的體育參與意識和興趣。
1.3.3 體育課堂教學氛圍現狀
體育教學因其通常在戶外教學的特殊性,要求體育教師在保障學生安全的前提下,不斷活躍課堂氣氛,避免學生受外界環境的干擾,提高學生的注意力和學習興趣。目前,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學手段過于單一,教學內容枯燥乏味,不能有效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生的注意力,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不濃,教師無法達成預定的教育培養目標和任務。因此,體育教師應不斷更新教學方法和手段,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使體育課程形成自己鮮明的特色,既能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效果,使學生的體質、體能、運動技能以及心理健康各方面得到全面發展。
2體育教學環境優化策略
2.1加大體育場館、器材經費的投入
體育器材的配備,體育場館的建設布局對體育教學活動的開展和教學效果的提高是至關重要的。教育部門要根據中小學教學規模和學生人數需要,按照教育部體育器材配備目錄相關要求,盡可能增加體育經費投入,提供充足、優良的場地器材條件保障,為學生創設良好的體育運動環境。
2.2構建良好的體育教學心理環境
營造良好的體育教學氛圍是優化體育教學心理環境的重要條件,也是提高體育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體育教師應不斷更新教育理念,改變傳統“講解—示范—練習”的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靈活地選擇運用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學引導,關愛學生,尊重學生在體育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多為學生提供相互交流、團隊合作的機會,形成和諧融洽的體育教學集體和師生合作的教學氛圍。
2.3增強對體育自然環境的保護意識
為學生營造良好的體育運動環境,應增強對體育自然環境的保護意識。學校應盡量在戶外體育場地周圍種植各類草木,增大綠化面積,這樣可以凈化空氣,降低噪音污染的強度,保護學生的身心健康。合理規劃體育場館建設布局,使場館空氣流通、光線明亮,各類體育器材的擺放要科學合理,器材規格應符合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和教學基本規律,為師生創建一個良好的體育自然環境。
2.4結合學校實際,突出辦學特色
體育教學環境的創設,必須結合本校的實際情況和經濟條件,因地制宜,充分挖掘和利用現有的環境條件對體育教學環境進行改善。一些空間狹小的城市學校,體育教學環境建設應考慮盡可能利用有限的空間,建設多功能的體育場館和設施。針對東北地區冬季寒冷漫長的氣候特點,沒有室內體育場館的學校,應以冰雪為主題對體育教學環境進行設計和優化,根據自然環境的變化靈活選擇教學內容、方法、組織形式。精心設計、充分挖掘,創設出具有自己鮮明特色的體育教學環境。
參考文獻:
[1]張若谷.福建省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環境現狀分析與改革建議[J].福建體育科技,2012,(2).
[2]歐佩.天津市中學體育教學環境現狀調查與優化研究[J].內蒙古體育科技,2012,(3).
[3]王軍.甘肅普通高校體育教學環境現狀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5,(10).
[4]王莉莉.新疆普通高校體育教學環境現狀調查[J].河田師范專科學校學報,2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