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炎是發病率最高的消化道疾病,幽門螺桿菌感染、藥物、煙酒、不良飲食習慣等,無一不是胃炎的病因;但很多人不知道胃的“左鄰右舍”——食管、肝膽、胰腺以及大腸和小腸也可以為疾病所累,而這些器官疾病的癥狀很多又與胃炎類似。這幾方面的因素“攪合”在一起,要把“純粹”胃炎和那些“貌”牌胃炎準確區別開來,誠非易事!
一般疾病被誤診為胃炎,如果能發現,也許危害不大。但某些惡性疾病如果延誤了診斷,將會錯失寶貴的治療時機,留下極大的遺憾。
胃炎的診斷不難,識別“貌”牌胃炎卻要用心!根據多年來的統計,下面介紹幾類這方面的疾病,重點是它們特別的“面孔”與有效的診斷方法,使讀者能有所警惕及時辨別。
胰腺癌 胰腺癌的特點可以概括為“兩個進行性”,一是腹痛(或腹部不適)進行性加重,一般治療都難以止痛,這種腹痛常向腰部放射,像捆了一條帶刺的褲帶;二是進行性消瘦,嚴重時,1個月內體重可以減輕5~10公斤甚至更多!說明胰腺癌對人體營養狀態損害之劇烈。診斷方法首推B超,可惜影響B超準確性的因素較多,不少人還需要進行上腹部CT檢查或內鏡下胰膽管造影(ERCP)確診。血液腫瘤標記物測定有參考價值。
晚期肝病 肝癌大多從乙肝發展而來,患者多有乙型肝炎病史,常有右上腹部持續性疼痛,肝臟腫大、表面不平,甲胎蛋白檢查有重要診斷價值。 肝硬化也常有乙肝或長期飲酒史,自己能摸到左上腹部包塊(腫大的脾臟),而肝臟往往不大,也可以出現腹水與或腹壁靜脈曲張,肝功化驗白蛋白含量下降,球蛋白含量升高,有重要意義。這兩種疾病都可靠B超與CT結合臨床表現得到確診,個別病例要做肝活檢確診。
膽結石和膽囊炎 約半數膽結石患者的突出癥狀是上腹或右上腹部疼痛,陣發性絞痛,性質劇烈,常向右側肩背部放射和伴有嘔吐,疼痛多于進食油膩食物后發生。膽囊炎多和膽結石同時存在,而單純膽囊炎如果沒有全身重病。腹痛癥狀較輕。病程長的膽結石或膽囊息肉,要警惕發生癌變,應該定期復查。持續不退的黃疸則是癌變的重要信號。膽系疾病的確診首選B超,B超還能發現沒有癥狀的膽結石。不能確診時要做CT 或ERCP。
吸收不良綜合征 腹瀉和營養不良兩組癥狀并存,后者包括浮腫、口炎舌炎、夜盲、皮膚干燥等。大便檢查和特殊染色可發現未消化食物,特別是脂肪(油)滴。胃腸鋇透可見小腸黏膜水腫。膠囊內鏡有較高診斷價值。
其他全身性疾病 甲狀腺功能低下、腎臟功能不全(尿毒癥)、糖尿病、各型病毒性肝炎等,都可出現類似胃炎的癥狀,只要留心,分別進行甲功、腎功、血糖及各型病毒性肝炎免疫學指標檢查,結合臨床表現,不難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