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部刮痧與保健
中醫認為,“頭為諸陽之會”“腦為元神之府”,人體的所有陽經都上達于頭部。因此每天刮拭全頭,可以暢達全身的陽經,疏通全身的陽氣。陽氣通達,則人體精力旺盛,能迅速消除疲勞,并能增強人體的抗病能力。刮拭頭部具有改善頭部血液循環、疏通全身陽氣等作用,可預防和治療腦血栓、記憶力減退、頭發早白、感冒、脫發等癥狀。
方法與部位 因頭皮部分有毛發覆蓋,為達到刺激效果,宜用刮板凸起面邊緣或角部大力刮拭,至頭皮感到發熱為宜。刮側頭部時,從頭兩側太陽穴開始,由鬢角向耳后呈弧形刮拭至風池穴;刮全頭部時,以頭巔百會穴為中心,向四周呈放射狀刮拭。刮拭完后,對重點穴位太陽、頭維、百會、風池等,用點按手法予以加強刺激。
頸、肩、背、腰部有關經穴刮痧與保健
督脈有總督一身陽經的作用,在靠近督脈內側的膀胱經上有五臟六腑的俞穴,這些俞穴是經絡、臟腑在膀胱經上的反應點。刺激這些俞穴,對經絡、臟腑有良好的調控作用,還可使經絡及五臟六腑的穢濁之氣泄排于體外。經常刮拭這些部位,及時清理經絡及五臟六腑的代謝產物,可以調整經絡、臟腑的功能,排除隱患,保持體內環境恒定。幼兒及青少年經常刮拭腰背部的督脈、夾脊穴及膀胱經,有助于健脾養胃,增進食欲,改善營養不良,促進生長發育。
方法與部位 用刮痧板厚邊進行刮拭,刮拭線和面盡量拉長,用力均勻。頸肩部從風池穴開始,刮拭至肩峰端;背腰部刮拭背部正中線,從大椎穴開始,刮拭至長強穴處;刮拭膀胱經,從大杼刮拭至白環俞,即脊椎旁開1.5寸的足太陽膀胱經循行的第一側線;刮拭夾脊穴,與督脈大椎刮拭至腰陽關相平行的雙側夾脊。
胸腹部刮痧與保健
根據中醫經絡學說,胸、腹部有任脈、腎經、胃經、脾經、肝經、膽經的經脈循行,任脈有統領一身陰經的作用,其他經脈各與相應臟腑相關聯。刮拭這些部位可疏通上述經脈,加強新陳代謝,促進五臟六腑的功能活動,對五臟六腑的疾病有預防和治療作用。
方法與部位 胸部用刮痧板角部自上而下進行刮拭,腹部用刮板的整個邊緣自上而下進行刮拭。刮拭胸部正中線時從天突穴開始,由上向下經膻中刮拭至鳩尾穴;刮拭胸部兩側時,以任脈為界分別向左右兩側沿肋骨走向刮拭;刮拭腹部正中線時,以肚臍為界分段刮拭,先從鳩尾刮拭至水分,再從陰交刮拭至曲骨,從上向下刮拭;刮拭腹部兩側時,從不容穴刮拭至氣沖穴,即腹部的足陽明胃經循行部分,從上向下,從左向右進行刮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