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年年底舉辦的“全國縣級醫院腎科核心能力建設與規范化培訓班”上,專家們指出,目前國內慢性腎臟病的患病率已經高達10.8%,針對這種現狀,如何防治腎病迫在眉睫。與會的腎病專家特別提醒,對南方人而言,老火靚湯不宜天天煲,一周一次才合適。
慢性腎臟病高發高危
慢性腎臟病是威脅人類健康的一類重大疾病,其發病率高,危害大。尤其是終末期腎病患者死亡率高,醫療費用昂貴,已成為繼心腦血管病、腫瘤、糖尿病等之后的高發病,嚴重影響民眾健康。
全國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目前我國成人慢性腎臟病的患病率為10.8%,總數高達1.2億人,意味著中國平均每10人就有1名慢性腎臟病患者。但是,目前只有10%的患者,也就是1 200萬人得到過科學規范的治療。結合中國高血壓患者超過2.5億人,糖尿病患者超過1億人,老年群體不斷擴大的情況,專家預測未來中國尿毒癥患者或將超過100萬人。
預防腎病要做到五點
一是飲食要適當控制,不可暴飲暴食。尤其是兩廣人喜歡的老火靚湯,動物蛋白分解充分,可以讓營養物質更容易被人體吸收。但是頻繁喝老火靚湯會導致攝入的高嘌呤過多,導致高尿酸、高血脂、高血壓、肥胖,容易對腎臟造成負擔,應當予以糾正。平時還要注意多吃青菜,多攝入粗纖維均衡飲食。
二是養成適當運動的好習慣,增強體質,提高機體抵抗力,防止感染細菌、病毒后免疫反應性損害的發生。
三是注意天氣變化。腎病的發生與上呼吸道感染密切相關,比如受到風寒、風熱、風濕等。所以預防腎病應注意天氣變化,適度增減衣服,避免陰雨天外出,避免汗出當風、涉水冒雨、穿潮濕衣服,時刻警惕外部風寒的侵襲。
四是注意日常生活的勞逸結合,按時作息,減少熬夜、吃夜宵的習慣。因為生活無規律、睡眠不充足、暴飲暴食、酒色過度、勞累過度,均可降低人體對外邪的抵抗力,增加患病的機會。
五是一年進行一次體檢,體檢項目要驗尿。此外,皮膚的瘡癤癢疹、上呼吸道感染、扁桃體炎反復發作等都有誘發腎病的可能,因此,有病早治非常必要。
煲湯喝湯講究多
南方人鐘愛長時間熬制的老火靚湯,認為煲的時間越長,越能達到“進補”的效果,許多飯店也拿“老火靚湯”作為滋補的招牌。不過,廣東省的研究顯示,常喝老火靚湯可能會增加患腎病的危險。2012年,廣東省流行病學專家隨機抽取了以廣東廣州城市及珠海農村人群為主的7 000余人作為研究樣本,得出了上述結論。研究發現,廣東慢性腎臟病的發病率為12.1%,高于北京的11.3%。《2009年廣州城市居民健康白皮書》項目組也提醒廣東市民,老火靚湯久熬其實并不養生。
北京朝陽醫院營養科營養師宋新表示,廣東民間提倡煲湯要“煲三燉四”,即煲湯3個小時,燉湯要4個小時,這其實并不科學。由于燉煮的時間過長,湯中嘌呤、脂肪含量非常高,易引發高血壓、痛風等疾病,“三高”病人,尤其是腎臟有問題的人,都不宜經常食用。燉湯中如加入綠色蔬菜,煮得太久會使蔬菜中營養素流失,而湯中鉀和草酸鹽含量都會增高,慢性腎病患者喝了會增加患腎結石的風險。此外,如果湯內有動物內臟作原料,其中的甲狀腺、性腺等含有激素的物質也會進入湯內,不適合孩子食用。
天津營養學會理事長付金如認為,煲肉類湯1個小時左右即可,最長不要超過2個小時,特別是以魚類為食材的湯,時間應控制在1小時之內。每周喝煲湯不應超過3次,食用時還應多搭配其他素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