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維佳
摘 要:對于線路運行部門而言,線路跳閘以及接地不良現象最難處理。當前,民眾各項生產生活都離不開電力。盡管電網規模持續擴展,同時輸電線路普及度持續加大,但是無論是線路安全運行方面,還是技術管理方面,要求均越來越嚴格。只有實現輸電線路的良好運行,才利于電力良好供應?;诖?,探討了輸電線路運行過程中常見故障的原因,同時闡述了故障查找策略。
關鍵詞:輸電線路;故障原因;查找方法;電力企業
中圖分類號:TM726 文獻標識碼: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6.08.141
輸電線路存在點多面廣、線路長等特征,這也就導致線路運行過程中經常發生跳閘以及接地不良現象的原因。只有充分明確導致線路跳閘的因素,才能及時發現線路故障位置,才能順利開展故障點查找。
1 輸電線路故障和原因探討
1.1 雷擊現象
站在線路氣候環境角度考慮,在較為猛烈的雷電作用下,輸電線路將產生相應雷擊跳閘。而對于不同地區,通常存在相應雷電活動周期,比如說高山丘陵以及那些較為復雜的區域,可能出現雷云以及暴雨天氣等。
從線路地理環境角度考慮,一些地區存在土壤電阻率高的特點,而一旦桿塔接地電阻較高,可能造成反擊跳閘現象。而那些山區線路導線,可能碰到雷電繞擊現象,山坡傾角會引起導線暴露弧面提高的現象,同時也提高了雷電繞擊發生的可能性。一旦發生雷電繞擊,將導致雷擊跳閘,所以它屬于較為關鍵的影響因素。
針對線路本體探討,一般面臨以下問題。
1.1.1 雷電日取值與實情未完全匹配
對于線路設計來說,在實際開展工程設計過程中,雷電日取值與實際情況相比,未必完全匹配。通常來說,雷擊跳閘次數與雷暴日存在一定的正相關關系。在進行設計過程中,一旦選擇的雷暴日比實際小,極有可能導致輸電設備耐雷能力不足,同時在設計過程中,雷電數據資料有所欠缺。
1.1.2 耐雷能力有待提升
就實際運行維護來說,對于絕緣子串,一旦存在零值,以及低值絕緣子難以充分判斷,通過絕緣子串閃絡作用,電壓出現下降,將容易造成耐雷能力不足。而一些地區為了防污,運用了合成絕緣子,一旦均壓環間距降低,同樣可能造成耐雷能力不足。
1.1.3 對桿塔接地電阻重視不夠
從基建角度來說,在實際開展施工的過程中,一些桿塔接地電阻未充分滿足設計規范,部分桿塔接地電阻,在開展降阻之后,暫時符合設計規范。然而,在線路運行過程中,降阻劑會流失,一旦開展基建工作,施工技術難以保障,可能將促進接地體腐蝕。一旦接地電阻較高,將引起雷電反擊。
1.2 覆冰現象
一旦發生覆冰,對線路造成巨大危害。具體來說,危害有以下幾種。
1.2.1 倒塔現象
所謂“倒塔”,一般指線路結冰之后,在實際荷載方面大于設計規范,所以造成輸電線路機械問題。而對于荷載,根據方向不同,一般包括垂直荷載類型、水平荷載類型和縱向荷載類型等。
1.2.2 導線舞動現象
受到風力作用,覆冰導線會出現搖擺。一旦導線覆冰難以保持均勻,受到斷面不對稱的影響。在風吹導線的過程中,可能引起空氣不穩定的現象。
1.2.3 樹障以及外力破壞問題
樹障問題屬于線路領域中一大難題,具備數量較多的特點。由于園林部門難以積極配合,還有一些釘子戶訛詐,樹障破壞了線路的良好運行。與此同時,由于近年基礎施工不斷開展,吊車還有一些大型車輛等導致的外力破壞問題不斷加劇,明顯影響了線路的安全運行。此外,一些線路因掛上異物導致故障出現,極有可能導致線路短路以及接地故障等。
基于此,為杜絕事故出現,實際開展線路路由勘察過程中,需要充分避開采石場還有礦區,避免對線路造成侵害。同時,供電企業應該對老線路進行巡查,一旦發現破壞線路的現象,需采取措施。
2 促進輸電線路故障搜尋成功的策略
2.1 科學了解定位數據
為實現故障科學查找,尤其一旦超過110 kV,變電站普遍配備動態監測設施,也就是故障錄播器等。而對于故障錄播器,在整定值方面,測距誤差應小于5%,同時沒有判相錯誤。這樣,將有效監督故障電壓電流,從而為故障巡視奠定資料基礎。裝置提供資料的準確性一般受到以下影響:①裝置接線是否正確;②裝置定值整定是否保持較準確③在線路改造之后,能否予以核相等;④在線路跳閘后,能否開展科學有效的事故探討。同時對于裝置定值,要進行校驗以及調整工作。只有做到了這一點,才能促進裝置今后的科學定位。
110 kV普遍存在微機保護。而對于微機保護設施,在故障數據精確率以及故障量方面,盡管不具備規范,然而遵循線路參數,予以科學定值計算以及整定工作,那么對于測距定位數據,同樣屬于較為關鍵的參考。
保護自動裝置僅僅能測出故障點的長短,但是不能確定故障桿號?;诖耍瑧摻柚€路臺賬開展工作,進行科學統計計算,將每級桿塔長短充分計算出來。只有這樣,才能利于故障點的科學判斷。
輸電線路故障普遍屬于單項故障范疇,因此掌握線路相位尤為關鍵。而我們如果只借助巡線前支持,那么對于巡線人員來說并不管用。因此需要給每個線路桿制作一個號牌。
2.2 分析故障信息,掌握故障情況
線路一旦出現故障,雖然理論上時間越短,故障檢出的成功率就越大,然而,實際上一旦接到調度命令,應避免盲目巡線,需要組織事故巡視人員進行巡線方面的準備,同時用較短的時間收集相關事故資料,科學分析故障。
2.2.1 借助于線路臺賬判斷故障點
應該向調度部門,索要故障測距數據和相位方面發數據,以及有關電壓電流的數據。這樣,才能按照數據信息,于線路臺賬部位判斷故障。
2.2.2 對潛在故障科學有效定性
對潛在故障科學有效定性,不僅很關鍵,而且很難。我們應該有效了解現場情況,充分借助事故數據分析的方法,并查找、參考豐富的知識,這樣才能最終確定。
電力線路短路屬于頻率較高故障形式,容易產生一定接地電流。而故障相電壓,減小比較明顯。
2.3 合理開展事故巡視
對于故障點查找,經過人最終實現。因此應組織合適的人員,需要把故障數據信息、相應的定性分析結果等認真交待給巡視人員,力求實現每個人都心中有數。在進行巡視過程中,不僅要關心重點,還要關心周邊環境。與此同時,需要詢問周邊群眾,發生跳閘的過程中有無爆炸聲音。一旦發現可疑物,需要收集起來。一旦排除可疑點,需要擴大巡視范圍,并進行內部交叉監督。
3 結束語
本文探討了輸電線路運行過程中常見發故障原因,同時闡述了故障查找策略。綜上所述,對于輸電線路而言,只有充分有效管理,同時不斷完善合理的巡視方法,才能充分判斷故障原因,才能有效縮短停電時間,才能利于國家經濟建設。
參考文獻
[1] 聶立新.特高壓輸電線路故障的產生原因及查找方法研究[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5(3):4412-4413.
[2]任達勇,王志濱,馮鶇,等.基于行波原理的直流輸電線路過渡電阻在線測量[J].中國電力,2010(3):23-26.
[3]王平,徐晉豫.農網10kV架空線路故障分析及預防措施[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2(29):132.
[4]彭向陽,李鑫,姚森敬,等.基于行波電流暫態特性的輸電線路故障原因辨識[J].南方電網技術,2012(5):57-61.
[5]黃奇.淺談架空輸電線路故障診斷及故障點定位[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3(24):12-13.
〔編輯:胡雪飛〕